我国纺织服装出口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 技术应用
  • 2016-01-22 10:08
  • 来源:中国服装机械网
  • 作者:[db:作者]
  • 标签:
  •   在以下方面:规模优势。从产业规模来看,自1994年起,中国已成为世界纺织服装生产和出口**大国。目前,中国的棉纱、化纤、丝绸、服装等主要纺织产品的产量均居世界第1位。1990年,中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额占全球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的7.90%,其中,纺织品出口占全球的比重为6.90%,服装出口的这一比值为8. 90,。到2002年,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在全球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中的比重已经上升为17.52%,其中纺织品出口额和服装出口额占全球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达到了13.51%和20.56%.这表明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纺织品服装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和影响纺织服装贸易的重要力量。

      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我国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非常适合发展纺织服装业这类劳动密集型产业。不仅劳动力总量大,而且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

      2002年,在世界10大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国家和地区中,中国纺织和服装业的劳动力成本分别居于*低和次低的位置。对于纺织服装业这种对劳动力成本较敏感的行业来说,这种优势是获得国际竞争力的基础和保障。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劳动力成本仍将维持较低的水平,劳动力成本仍是中国纺织服装业参与国际竞争*突出的优势之一。

      纺织原料优势。我国纺织服装原料资源丰富,不仅品种产量大、品种较齐全,而且价格相对低廉。中国的棉花、化纤、亚麻、苎麻、黄麻、蚕丝等主要纺织原料的产量均居世界首位或前列。

      产业集群优势。近年来,我国纺织服装业的区位优势和产业集群效应日益凸显。我国纺织品和服装主产区的广东、浙江、江苏、福建、山东、上海等地,围绕着专业市场或出口基地形成了产业的综合竞争力,这些地区纺织服装业的区位优势和产业集群效应日益凸显。产业集群是现阶段我国纺织服装业的重要组织形式。这些纺织产业集群分布在全国各地,在沿海各省市已形成极有活力的纺织集群经济带,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三角洲这三大经济圈为幅射中心,全国规模以上纺织工业中,76.38%的纺织企业,60.79%的从业人员,86.04%的出口交货值都集中在这里。

      我国纺织服装业出口面临的困难2005年我国纺织行业运行中反映出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世界纺织品自由贸易回归,既有利于中国纺织工业发挥比较优势,同时贸易摩擦也明显增加。其中一些发达国家坚持贸易保护主义立场,是妨碍我国比较优势发挥的主要因素。中美、中欧就部分纺织品出口数量达成限制协定,这一事实告诉我们自由贸易并非一帆风顺,还需加倍努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面对的世界经济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多。中国入世以来,伴随产业融入全球化进程加快,除贸易摩擦外,企业面临的汇率、利率、税率、原料和区域政治因素的风险加大。应对石油价格波动、国际性汇率变化、区域政治变化,已成为影响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愈发表现出产业创新能力、原创自主品牌、高附加值对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

      国内市场化环境进一步完善,对提升中国纺织工业的国际竞争力至关重要。以棉纺织业为例,由于种种原因,使中国纺织企业用棉价格高出国际市场20%左右,使其竞争力遭到明显削弱。同时,生产规模增长过快,出口企业增多,竞争不断加剧,出口增长仍以“数量型”为主,出口单价不断下降。

      出口市场,相对集中。由近几年找国纺织服装出口市场看,我国出口市场范围略有扩大,基本稳定在210到220家左右。但出口市场前十位就占整个纺织服装出口的七成左右。而出口纺织服装前三位市场一直是香港、日本、美国把持。我国纺织服装出口过分依赖传统市场的格局并没有改变。2004年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创汇前三个市场分别是香港、日本和美国,出口创汇占整个出口的近一半,占到47.66%.纺织服装企业普遍粗放经营,竞争手段单调。加入WT0以来,虽然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大幅增长,但纺织品服装的质量和档次仍然较低。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国纺织服装企业主要采取价格竞争的方式,国内企业之间竞相压价,致使纺织品和服装的出口价格不断下降。在国际市场上,中国吨纤维制品创汇水平仅为发达国家的一半,出口服装单价仅为发达国家的1/3.中国纺织品服装**竞争不仅成为制约我国纺织服装业国际竞争力提高的关键问题,而且也使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屡遭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反倾销等贸易制裁。在新形势面前,也进一步暴露2006.1对外经贸实务39我国纺织企业在自主创新、原创品牌和现代营销管理、产业整合能力等方面的不足,使大部分利润控制在中间商、品牌所有者和市场垄断者手中。

      三、进一步提高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竞争力的对策研究国际舆论虽然一致认为中国将成为‘’后配额时代“的*大赢家,但‘’后配额时代”纺织品贸易的发展环境复杂多变,中国纺织服装业的前景也并非一片光明。为此,应立足于现有优势,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促使我国由纺织服装大国转变为纺织服装强国。

      以原料优势、人力资源优势为依托创造新的竞争优势,提高国际竞争力在常规产品领域,在同等质量的条件下关键是成本的竞争,而初加工产品中原料成本占50%以上,如果原料价格没有任何优势,那么制成品的优势也不会存在。我国已经形成完整的纺织工业体系,目前正处于产业调整和升级的关键阶段,要注意培育和构筑新的比较优势,尤其要挖掘生产要素的综合优势,使我国纺织工业的整体竞争力有明显提高。现代纺织服装产业已不再局限于生产传统的纺织品和服装,而是凭借科技的手段研究和开发系列独具特色、科技含量高的产品;更注重发展纤维产业,提高差异化产品在出口中的比重,使产业升级,努力提升整个产业链的质量。这是我国在一体条件下保持和提升纺织服装国际竞争力的必要选择。

      加强纺织服装自有知名品牌建设企业应积极实施品牌战略。作为竞争力的主要来源,纺织品服装的品牌不仅是技术和营销优势的集中体现,而且还是文化、时尚潮流以及消费模式等多种元素长期积淀的结果,现在是品牌竞争时代,品牌已成为划分*终消费品市场的重要砝码。这种情况下,企业品牌知名度越高,其占有市场的份额就越大,得到的收益就越多。企业要围绕着品牌建设,提高我国纺织服装业的技术水平和国际营销能力,逐步改变中国纺织品和服装“大路货”的市场形象,与我国纺织品服装的价格优势相结合,形成高、中、低档完整的出口市场格局。

      加快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升级,提高集群竞争力尽管中国纺织服装业的产业集群已经获得了较快发展,但现阶段的纺织服装业集群大多数还处于40对外经贸实务2006.1集群的研究力度,并提出了产业集群升级的方法,已经初见成效。在产业集群的建设中,我们要为纺织服装业大跨国公司对华投资创造条件,在跨国公司的全球布点中,争取获得其产品价值链的关键环节,从而优化产业链,进一步提高我国纺织服装业的国际分工地位。

      扩大对外投资,转移部分生产能力我国目前棉、毛、麻、丝的生产能力全面过剩,其中一部分加工能力完全可以利用我国的比较优势,逐渐将初级产品转移到国外拥有丰富廉价劳动力的地区和国家,发挥一条龙生产优势,带动部分上、中、下游产业前往海外投资设厂,发展境外加工贸易。

      目前,巴基斯坦、越南、柬埔寨、土耳其等国家和地区的纺织服装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发展基础,而且具有原材料、土地、劳动力成本等方面的优势。到这些国家和地区投资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其资源及优惠政策,而且还可以利用它们与发达国家签定的区域性或双边贸易协议,绕过贸易壁垒,扩大纺织品和服装出口。

      建立适应市场的快速反应机制目前,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零售、服装、纺织工厂之间普遍建立快速反应体系,如国外某服装厂需要一定批量的牛仔布,当纺织工厂接到指令后,12小时后就能提供所需要的面料,我国的一般企业需要12天左右。我国大部分纺织企业还没有建立起适应“小批量、多品种、快交货、高品质”的快速反映机制,也缺乏复合性的人才。我国纺织企业必须在这些方面多下力气充分利用WT0平台,积极推进全球纺织品贸易自由化进。

      从长远来看,纺织品服装配额的全部取消符合贸易自由化的发展方向,也符合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利益。只要加强国际协调与合作,‘’后配额时代“必将成为全球纺织品贸易高速增长的契机以及各WT0成员共赢的时代。作为纺织品服装出口**大国,我国应在加强行业自律和有序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利用WT0的平台,加强与印度、巴基斯坦等纺织服装大国的合作,共同推进全球纺织品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为我国纺织服装业未来的发展营造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

    相关资讯
    • 新版本昆仑通态组态软件McgsPro免费提供
      昆仑通态McgsPro版组态软件持续更新,##版本软件如有需要,可免费提供,致电我公司西安昊普瑞电气自动化有限公司,表明来意便可[详细]
    • 你随手一画,我便能锦上添花
      或许在以往的认知里面大家会觉得DIY绣花是一件复杂的事情田岛每年在每个地方举办的DIY绣花活动都向公众展示了个性化DIY绣花其实[详细]
    • 研磨泵的速换机构
      本技术背景为研磨泵的速换机构是一种集破碎、分散、解聚、混合、精细、均质、乳化、输送为一体的高性能超细均质泵核心之一,是化[详细]
    • 低温胶体磨能够在24小时连续研磨低于常温状态下精细粉碎
      能够在24小时连续研磨到冰点至低于常温状态下处理来实现精细粉碎,低温生物学是研究低温条件下生物生命现象的特征和规律、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生物体保存的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详细]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