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直补利好新疆 白色经济渐别“卖买”两难
  • 行业资讯
  • 2016-01-25 09:30
  • 来源:中华纺织网
  • 标签:
  •   新年刚过,棉农艾山·麦海提就从乡政府领回了近万元补贴,这些额外的收入,足以让他种棉花不亏本。

      家住吐孜鲁克喀什村的艾山·麦海提,是新疆麦盖提县农民,每年他全家的大部分收入来自他种的22亩棉花。艾山·麦海提说,“自从国家给了补贴,我的棉花再也不愁卖了。”

      艾山·麦海提只是国家实行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以来的受益者之一,在过去两年中,这一政策让新疆数百万棉农躲过了巨大的市场风浪。

      从2014年9月开始,国家在新疆实行了棉花目标价格,根据种植成本制定出目标价格,确保棉农能获得一定的收益。按照这项政策,在艾山·麦海提交售棉花时,如果市场价低于目标价格,国家将按照差额补贴给他。

      艾山·麦海提2015年卖棉花的收入还不到5万元。他说:“要不是国家补贴,就亏本了。”此前,每次遇到市场波动,这样的风险他只能自己扛。

      他们也许不知道,近年来,连种植成本都收不回来的交售价,折算成加工后的棉价,每吨都要比美国和印度卖到中国的棉花高2000多元。这让国内的纺织企业深感“吃不消”:因为进口配额有限制,进口棉,买不上;新疆棉,又用不起。

      新疆棉花产量占全国总产量一半以上。近年来,中央和自治区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纺织产业的政策,一批棉纺织集团纷纷西去,在新疆设点布局,形成了以阿克苏、石河子南北两大纺织城为中心的“两城七园”格局,承接国内纺织产业转移。

      然而,由于国产棉花价格远高于进口棉,下游纺织企业原料成本压力不断增加,新一轮“东锭西移”大潮,也因此经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速度一度放缓。如今,国家给的补贴,让新疆数百万棉农的收益有了保障,而他们的“下家”--那些快要“用不起”国产棉花的纺织企业,也终于松了口气。

      由于在新疆实行棉花目标价格试点的同时,政府不再干预市场价格,我国棉花价格进入了完全由市场供求来决定的阶段,国内外棉花价差随之迅速缩小。

      对国内纺织企业而言,虽然还不能自由地在国际市场上采购棉花,但原料成本压力已开始明显减小。据新疆纺织行业管理办公室提供的数据显示,2015年,当地纺织规模超过1000万锭。按照这一速度,新疆纺织规模有望提前实现2000万锭目标。 

    相关资讯
    • 解决特种缝纫机常见问题的有效措施
      特种缝纫机在各个行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由于长时间使用或操作不当,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本文将介绍特种缝纫机常见问题,并[详细]
    • 工业用缝纫机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工业用缝纫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纺织行业的机械设备,它以其、的缝纫能力在服装制造、家居纺织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介绍工[详细]
    • 珠边机选型注意事项及技巧
      在珠宝加工行业中,珠边机是一种常用的工具,用于将珠宝饰品的边缘进行修整和打磨。在选购珠边机时,我们需要注意一些关键因素,[详细]
    • 埋夹机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埋夹机是一种常用于建筑施工中的重要设备,用于埋设电缆、管道等。由于使用环境复杂、工作强度大等原因,埋夹机常常会出现一些问[详细]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