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服装出口贸易形势与对策分析宋东霞随着“无配额”时代的来临,我国服装出口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但是由于一些条款的限制,服装贸易摩擦不断,而且受人民币升值影响,服装出口形势日益严峻。针对这种状况,政府和企业要联手合作,把中国从一个服装大国打造成为服装强国。
装出口;贸易形势;贸易摩擦;出口对策年份金额(亿美元)同比%2005(、我国服装行业出口贸易现状自古中国便有“衣冠王国”的美称。而今,服装行业作为纺织品行业的支柱行业,在拉动整个纺织品的经济效益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也是国内消费市场上的热点,服装行业更是我国出口贸易中获得贸易顺差的主要产业之一。
服装行业出口额增长迅速进人20世纪之后,中国的服装行业出口额增长迅速。
尤其是2001年12月11日我国加人WTO之后,随着配额制度的取消,我国服装行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见表1)。
表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数额及同比增长状况表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统计数据服装出口所占全球份额迅速增长根据公布的2004年世界货物贸易数据,中国是世界第三大进口国和世界第三大出口国,仅次于德国和美国。其服装出口能力见。
2004年全球服装出口总额为2581亿美元,同比增长11%.其中,欧盟、中国、中国香港分别位居服装出口的第1、2、3位,出口额分别是749.2亿美元、618.6亿美元和251.0亿美元,占全球份额的29%、24%和9.7%,同比增长分别是9%、19%和8%.如果把香港的服装出口额并人中国的出口额,则中国在全球服装出口总额中位居第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2004年世界贸易发展与2005年展望》二、我国服装出口贸易面临的困难(一)《中国入世议定书》与《中国入世工作组报告》对服装出口的限制产于中国的产品在进口至任何WTO成员领土时,其增长的数量或所依据的条件对生产同类产品或直接竞争产品的国内生产者造成或威胁造成市场扰乱,则受此影响的WTO成员有权在防止或补救此种市场扰乱所必需的限度内,对此类产品撤销减让或限制进口;直到2016年,在进口方针对中国产品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时,可将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体。
认为《纺织品与服装协定》所涵盖的原产于中国的纺织品和服装产品自《WTO协定》生效之日起,由于市场扰乱、威胁阻碍这些产品贸易的有序发展,则该成员国可请求与中国进行磋商,以期减轻或避免此市场扰乱。提出磋商请求的成员可对磋商涉及的一个或多个类别的纺织品或宋东霞:我国服装出口贸思形势与对策分析纺织制成品实行限制服装贸易摩擦频繁欧盟、美国是我国服装出口的*主要的两个市场,但这两个地区也是贸易摩擦频繁的地区另外,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对中国服装出口设限。
欧盟于2005年4月发布了基于*242条款“制定的《对华纺织品特别限制措施行动指南》,规定了对来自中国纺织品进行设限的条件和程序,并先后对10余种中国纺织品启动了设限调查。5月27日,决定对来自中国的亚麻纱和T恤衫提出正式磋商请求。6月10日,对10类中国产的纺织品和服装重新实施配额限制。
美国纺织品协议执行委员会于2005年5月13曰作出了对来自中国的棉制针织衬衫、棉制裤子、棉及化纤制内衣采取纺织品特别限制措施的决定。5月18日,又以衬衫、化纤制裤子、棉及化纤制梭织男衬衫和精梳棉纱采取纺织品特别限制措施的决定。5月23日,再次对4类中国纺织品实行进口配额限制。
(三)人民币升值引起服装出口竞争力趋弱经国务院批准,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
人民币的此次升值,极大地影响到了服装行业。根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人民币每升值1%,服装行业全面受损程度为行业利润下降6.18%.本次人民币升值,虽然仅仅升值2%,但利润率下降,极大地择低了服装出口贸易的竞争力,对我国许多服装企业,特别是部分出口企业更是雪上加霜,可能直接导致许多低附加值产品,**竞争的中小型企业难逃厄运。一些竞争力不强,特别是T恤衫、普通衬衣、大路货面料等低附加值产品的中小企业将面临严峻的生存挑战,可能会受到设限和因无法承担成本压力而被淘汰出局。
三、我国服装出口贸易应采取的对策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积极参加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一方面,我国政府应积极参加新一轮纺织品与服装贸易谈判,维护中国服装出口企业的利益,为中国服装出口企业争取到*有利的结果和更多的权益。另一方面要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区域经济合作。同时,应重点与那些与我国有服装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达成双边贸易安排,针对具体的摩擦问题应该由政府出面进行协调,为服装出口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出口环境。我国政府已经且正在这方面进行努力。如2005年9月5日,中国与欧盟签署《磋商纪要》,妥善解决了《备忘录》执行中出现的滞港问题。2005年11月8日,中国与美国签署了《关于纺织品和服装贸易的谅解备忘录》,较好地解决了2006~2008年中国的纺织品和服装的出口问题。
(二)加择宏观管理和监控,建立健全服装行业协会我国政府应加强对服装出口的宏观管理和监控。在规范企业行为方面,政府应该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国内标准与质量认证体系。建立针对服装出口贸易环境的监测预警系统,加强对服装贸易环境的监测工作,限制盲目数量扩张,纠正**恶性竞销,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一旦国际服装贸易环境有变,应提醒我国的服装出口部门和企业做好准备。同时,还应通过举办各种会展、洽谈,为企业出口创造更多的多元化开拓市场的机会。
同时,我国政府还要建立并健全服装的行业协会。
发挥行业协会的规范作用,增强行业组织在政策推介、信息收集、风险预警、市场开拓等方面的服务功能。例如在应对国外的反倾销等调查时,可以由行会牵头,组织和协调企业积极应诉。
(三)走品牌化道路,提高服装附加值一方面,由于我国很多企业主要从事“贴牌生产”,加工利润相对微薄;另一方面,由于我国人民币升值后,资源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因而造成了我国服装行业的利润率极低。我国的服装出口现状是:出口贸易额很篼,嫌取的利润率极低,服装贸易摩擦频繁。
针对这种现状,我国的服装企业要走品牌化道路,提高服装附加值。服装市场是品牌竞争的市场,而我国是服装生产和出口大国,培育、扩大自有品牌服装出口是提高我国服装行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必经之路,也是使我国由服装生产出口大国转变为服装生产出口强国的必经之路。从企业本身看:一要延长产业链条,加大对研发的投人,在面料、款式设计等方面应该有自己更高的定位和设计能力,创出自己的品牌;二要细分国外目标市场,在具体领域创出自己的牌子;三要在营销方面多下功夫。
(四)绕开冱易壁垒,建立境外服装贸易产业目前,欧美市场对我国纺织品与服装出口设置了贸易壁垒,但是其他广大的市场如东盟、中东、拉美、东欧和非洲还有待开发。除了东盟这些国家之外。我们也可以充分利用一些国家享有的贸易优惠条件,如墨西哥的产品可以自由进人美国和加拿大市场,地中海国家的产品可以零关税进人欧盟,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有贸易优惠安排等,在这些国家投资设厂,实现“曲线出口2005年1月1日,中国与东盟全面启动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这为我国服装出口企业建立境外服装贸易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廉价劳动力和便宜的原材料,在有条件的地方。如越南、柬埔寨设厂,或者收购他们部分纺织服装企业,以降低成本,拓宽出口渠道,分散市场风险。
张鸿。关于中国对外贸易战略调整的思考。当前世界经济贸易形势分析,2005,(9)。
王钰。战略性贸易政策、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