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纱疵的方法。
1前言转杯纱条干均匀、染色性好、透气性好、吸湿性高、膨松度好、结杂少,随着转杯纺纱机性能、工艺及技术水平的提高,转杯纺产品逐渐丰富多彩,纯粘胶转杯纱就是其中之一。
粘胶纤维除具有优良的吸湿性和解吸性能外,还具有较高的染色性、热稳定性、光稳定性,不易沾污,织物不起球加工中不易产生静电,没有棉花加工中危害人体健康的棉尘问题等优点。本文就纯粘胶转杯纱生产中的工艺路线、工艺要求、工艺参数及控制纱疵的方法作比较详细的介绍。
2转杯纺纯粘胶纱的工艺路线滚筒开棉机※036豪猪开棉机(自由打击)A092棉箱※076C成卷机A186D梳棉机A272并条机(头并)A303并条机(二并)F1603转杯纺纱机※打包。
3转杯纺纯粘胶纱的工艺要求3.1清、梳、并工艺由于粘胶纤维的特性与棉纤维相似,强力略低于棉纤维,杂质少于棉纤维,因而清、梳工艺与纺棉类似。清花工序“薄层快喂,自由打击”,尽量使纤维不受损伤,以确保转杯纱强力。梳棉工序因粘胶杂质少,故A186梳棉机盖板与锡林、锡林与道夫、锡林与刺辊之间的隔距比纺棉时略大。并条工序应选择合适的条子定量,在条子质量基本稳定的条件下,喂入条子的定量比纺纯棉时略轻。纺38.3tex粘胶纱时,棉条定量宜选择在17.内。表1为转杯纺粘胶纱半制品质量要求。
表1工序项目指标清花棉卷重量不匀率正卷率,棉卷含杂率,原棉含杂<2棉卷含杂应<1原棉含杂2.3棉卷含杂应<1.2原棉含杂3.5棉卷含杂应<1.5梳棉条干不匀率,重量不匀率,棉网状态中上中并条条干不匀率,重量不匀率,3.2转杯纺工艺1纺纱杯的直径与速度根据实践,纺中支纱时宜采用小直径纺杯;纺粗支纱时宜采用大直径纺杯。在捻系数小于340时,纺杯转速宜选用30000~35000r/min武汉裕大华股份有限公司在纺粘胶纱时,选择了35000r/min、066mm的纺杯。
2分梳辊的型号与转速纺制转杯纺粘胶纱的关键是分梳,分梳辊的型号、锯条质量和速度对成纱质量影响*大。F1603转杯纺纱机配有三种型号的分梳辊:OK36、OK37和OK40.对于棉型纤维的粘胶宜选用OK40型分梳辊,其工作角为65纵向齿距为2.分梳辊的转速必须满足以下要求:(1)*大限度地将棉条分梳成单纤维;(2)*小限度甚至不损伤纤维;(3)纤维顺利转移;(4)分梳辊线速和梳棉流速合理搭配。从6500~8500r/min分别实验,对分梳辊速度进行选择。速度太低时,梳理度不足,纱条呈竹节状;速度过高,不利于纤维从分梳辊针布上剥离、转移,导致成纱强力下降。结合所纺纱支,选用3.2.3捻系数和加捻效率粘胶纤维的卷曲度、油剂对加捻效果有直接影响,其加捻效率比棉纱低,见表2.选择不同捻系数则其加捻效率随之变化。随着设计捻系数的大粘胶纱加捻效率反而降低,而纯棉纱加捻效率对捻系数大小反应较小,这是粘胶纤维与阻捻盘间的摩擦作用不同于纯棉的缘故。转杯纺捻系数和加捻效率试验见表3.表2加捻效率单位纱号,tex粘胶棉表项目32.8tex粘胶纱设计捻系数实际捻系数加捻效率,3.2.4给棉板与给棉罗拉间隔距给棉板与给棉罗拉间隔距过小,对纤维损伤较大;隔距过大,对纤维握持不利,分梳能力下降,有时造成分梳辊抓取纤维不均匀,从而影响成纱质量。在纺58.3tex粘胶纱时,选0.08mm为宜。
3.2.5引纱张力牵伸引纱张力牵伸越大,筒子卷绕张力越大。张力过大,断头率高。即使没有断头,纱管受到张力超出它们所承受的正常范围,可能使纱条中纤维产生相对滑移而使条干恶化。如果张力过小,筒子卷绕成形松,削弱了纱条中纤维的抱合倾向,对成纱强力有影响。纺58.3tex粘胶纱时,张力牵伸以0.96~0.97为宜。以58. 3tex纱为例,其工艺和质量指标:转杯速度3.5万r/min;分梳辊速度7700r/min机械牵伸67. 0;引纱速度47.5m/min给棉速度55.0m/min;捻度40捻/10cm;捻系数315;条干不匀率11.26%;细节0个/km;粗节12个/km棉结5个/km;单强630. 6cN;断强4纱疵控制措施4.1粘胶纤维纱虽不存在纺杯积尘问题,但亦含有异状纤维、硬块、并丝、粉末等,也不能忽视纺杯的清洁工作,否则可能产生规律性条干不匀。
4.2定期对所纺纱条的捻度进行测试。根据各台车纱条捻度情况调整引纱速度。在换纺纱杯传动龙带时,应尽可能使机身两侧龙带的宽度和厚度一致,以防止因龙带传动效率不同而造成捻不匀。对纺纱杯轴承要按规定补加润滑脂,同时对轴承进行检查,发现损坏应立即更换。
4.3为筒纱编号。若发现某个筒纱有粗节,就可以根据机台号和纺纱杯号及时查找原因,进行分析,直至解决。保持分梳辊齿条的锋利和引纱通道及其零件的光洁。隔距、压力、钳口等参数应符合工艺要求。为防止飞花落到筒纱上,按时清扫纺纱杯和疏通各补风通道,以防粗节产生。
4.4因粘胶纤维对分梳辊磨损较严重,纺制一段时间后,针尖磨损,成纱易产生粗节;若再出现缠分梳辊的现象,则成纱易产生竹节。所以,日常维护中应定期逐锭检查,运转中发现异常应及时检修,同时作好分梳辊上车使用情况记录,根据周期更换或重新包覆分梳辊,以保证转杯纱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