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群本身就是一个区域品牌,创建让人广为认知的区域品牌是集群经济发展的好途径,受益者首先是集群内的广大中小企业。在强化区域品牌形象的同时,继续抓好企业自主品牌建设,也是对区域品牌的有力支撑。
产业集群发展到今天,单打独斗已然不能适应当前的发展。集群之间加强协作,有利于集成创新、产业互补、错位发展、降低成本、拓宽市场、扩大销售,共同提升竞争力。为了集群的稳步发展,各集群地付出了诸多努力。夏令敏强调,集群的转型升级、区域品牌推广、公共服务平台的完善、人才的合理使用以及集群间的协作仍是新常态下各纺织产业集群发展的重中之重。
因此,广大集群应基于本地特点,深入关注国家密集发布的“一带一路”战略、京津冀一体化战略、长江经济带战略以及国家在新疆发展纺织业解决百万人就业等战略,研究集群内外的原料结构、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资本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方向。中纺联及所属各专业协会、事业单位等的下一步工作重点,就是努力起到桥梁作用,把上下游产业的集群串联起来,促进产业链的有机结合,实现价值的链接。
面对当前形势,许多集群以清晰的思路、果断的措施,正在进一步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把完善产业链配套与协同创新作为提高集群地区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正在总结各地区转型升级的新思路、新做法,并将经验推介给纺织产业集群地区,促使产业集群开拓思路,理清各地区纺织产业今后努力的目标、路径和具体措施。
目前,产业集群地区已深刻感受到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对集群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因此,各地区纷纷从实际情况出发,投入资金、人力、物力,加大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力度。随着形势的发展以及企业的实际需要,公共服务平台的内容也逐步扩展,包括产品开发、质量检测、职业培训、人才培养、信息化、电子商务、物流、融资担保、专利保护、媒体宣传、商务会展、品牌培育、指数发布等。这些公共服务的实施,为产业集群地区的提升创造了有利条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人才是一切发展的根本。当前,东部集群地区异地就业人数众多,人员流动性大,屡现招工难、留人难,中西部集群地区也开始出现用工紧张情况。同时,行业也面临着青年人择业观念以及服务业分流就业等多方挑战。此外,技术研发、设计、市场营销等专业人才的供给,离企业实际需求还有较大差距,与先进国家相比也存在一定的差距。创新人才不足是造成这些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面对这些困难,集群地需结合实际的人才需求,加大多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力度,通过学校教育与市场应用结合,大力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让集群的发展更加平稳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