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麻单纤维在胞间层物质的黏结下交织成网状,且纤维细胞还与半纤维素等呈化学键结合。汉麻单纤维较短,长度和细度整齐度较差,不利于纺纱,且细特纱难度更大。我公司利用汉麻纤维嵌入纺纱技术成功开发精梳棉汉麻纶40/ 30/30145ex成纱质量以条干CV值小、断裂强度高等满足了后工序的织造要求。利用该纱生产的145/14.5523.5/275.9190.5平布以及精梳棉7.3/精梳棉汉麻涤纶14. 282五枚三飞不规则锻条布以其独特的穿着舒适、无刺痒感、吸湿透气、天然抑菌、卫生健康、防紫外线辐射、耐热、耐晒、耐腐蚀、抗静电等功能特性,在市场上备受青睐,取得了较显著的经济效益。
1汉麻纤维的性能汉麻纤维属韧皮类纤维,细度在3.3dex~12. 5dex单纤维长度在15nn25nn由于单纤维长度短,纺纱过程采取的是束纤维形式,以每束2根~3根为宜。汉麻纤维的化学成分:纤维素53.2%半纤维素17. 24%水溶物11.83%木质素6.38%,果胶5.54%灰分479%,脂肪蜡质1.02%.汉麻纤维木质素含量较高,含胶率高。
各汉麻脱胶厂的脱胶程序不尽相同,给纺纱带来困难,因此在与棉混时要进行预处理。对纺纱使用的汉麻纤维原料进行了物理性能检验。长度分21.5n及以下N/dtx伸长率4率3.6%.该汉麻原料长度和细度离散度较大,17.5nn以下短绒率较高,且纤维较粗,在棉纺设备上生产难度较大。
2棉花的选配料进行优选,以确保成纱质量满足织造要求。脱胶前的汉麻纤维应不含有麻根,以保证纤维细度的均匀性。汉麻纤维要进行适当的脱胶,既要保证汉麻纤维脱去部分麻胶,又要保持汉麻有一定程度的束纤维存在,从而保证纤维长度,改善纤维的可纺性。要选择细度适中,疵点较少,短绒率可适当较大的原棉,以保证原棉和汉麻细度差异不至于太大,同时又能保证成纱截面纤维根数,保证成纱强力。选用237长绒棉,主体长度35. 6mm品质长度38. 7均匀度1227短绒率13.4%细度1.43dtx马克隆值3.74断裂比强度32.6cN/ex含杂率2 6%回潮率7.13% 3纺纱工艺流程棉花与预处理后的汉麻在圆盘抓棉机采用原料混和,在细纱采用嵌入纺加入涤纶长丝。具体工艺流程如下:A2D型抓棉机一>A)06B型混棉机一>A)36C型开棉机一>A092型给棉机SXF338型条卷机SXF1348型并卷机>F266型精梳机一>FA303型并条机俩道)一>A454型粗纱机一>FA506型细纱机一>AC338RM型自动络筒机。
4各工序技术措施1汉麻的预处理由于汉麻纤维刚性较大和散湿较快,进行纺纱前要补加软麻油剂,提高纤维的柔韧性和可纺性能。采用对纤维有良好的铺展性及渗透性、能加纤维的平滑性和柔软度、能有效地降低梳纺过程中纤维的摩擦因数、同时能减轻梳麻对纤维的损伤、使纺纱顺利进行的软麻给湿油剂是必须的预备工作。我们按照汉麻纤维量6%的软麻油剂与水的混合溶液对汉麻进行均匀喷洒,养生24h以上生产,效果较好。
2开清棉由于我们使用的汉麻纤维是短纤寐长度整齐度较差、短绒多,在清棉工序采取多松多加大清棉各设备的落棉刻度,尽量去除较短纤维。
又因其纤维强力低,要尽量缩短流程少用打击方式以减少纤维损伤。清棉主要工艺配置为:率90%以上;A036C型机打手采用梳针打手,打手转速为450rmn给棉罗拉转速根据运转效率确定为69rmn以保证多松少打;A)76C型机打手速度为810rmn棉卷设计定量为350g/m棉卷设计长度为30.6m棉卷伸长率为1%,重量不匀率为1. 43梳棉梳棉工序的主要任务是梳理、落短麻和去除纤维疵点。棉和汉麻中的细杂、短绒、棉结较高,仅靠精梳不能满足成纱质量要求,梳棉要为精梳分担一部分,才能保证精梳条质量。为防止损伤纤维,减少短绒,锡林速度采用330rmn刺辊速度为660rmn由于汉麻纤维中棉结及较硬的超长纤维较多,应采用较大的盖板速度204r/min同时配备较密的P2型盖板针布,加强梳理。由于汉麻纤维平均长度较短,抱合力较差,在保证棉网不掉网的情况下张力牵伸应偏小掌握,一般为1.085倍。梳理隔距应尽量减少,活动盖板和锡林之间的隔距为0. 0.18 0.20mm棉条定量设计为20g/5m生条质量指标:条干CV7.58%,棉结38粒/g杂质44粒/g44精梳精梳准备采用的是条卷、并卷机。因汉麻纤维在生产过程中易产生静电,条卷、并卷各牵伸胶辊要用抗静电涂料轻处理后使用,以减少生产中产生的静电,使生产顺利进行。
精梳重点在于梳理,同时合理掌握落棉率,同时由于汉麻纤维品质长度较长,牵伸隔距要适当放大。精梳锡林和顶梳规格采用纯棉用较稀齿密,减少损伤同时又梳理掉较粗长的汉麻纤维。精梳胶辊也要经过抗静电涂料轻处理后使用。工艺配置为:牵伸隔距10mm落棉刻度8质量指标:条干CV4.38%,落棉率24. 45并条机打手速度为抓棉机著转趾利利铺维行少粗节由于汉麻纤维长bookmark1并条工序以改善纱条内在结构、提高纤维伸直平行和条干均匀度为目的。因汉麻纤维含有较多的麻胶、木质素等,因此我们选用了具有绒布清洁装置的FA303型并条机。工艺上采取“重加压,大隔距,中定量,低速度”的原则,确保纤维的牵伸平稳,提高条干均匀度。牵伸配置采用顺牵伸,即头道总牵伸倍数略小于并合数,末道并条总牵伸大于并合数,后区牵伸头道大于末道,这样有度离散度大,平均品质长度长,罗拉隔距应适当放大,保证正常牵伸的情况下尽量减小前区隔距。经过调试,头道隔距采用12mmX20mm末道隔距采用12X 18由于汉麻纤维平均长度较短、短绒率较高,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都要保持低速,并条速度不大于300m/mn质量指标:条干CV2.71%重量不匀率0.68% 46粗纱粗纱工序的关键是粗纱捻系数。捻系数过大,汉麻刚性大到细纱牵伸不开;过小,汉麻和棉抱合力小加退绕断头和意外牵伸。因麻棉混纺粗纱强力低,断头多,生产困难,因此,在选择粗纱捻系数和粗纱定量时都应偏大掌握。粗纱卷绕张力要适当减小,并严格控制大纱和小纱张力差异。
其捻系数要比常规纯棉纺纱捻系数高10%~20%,引纱卷绕速度要适当降低。粗纱工序主要工艺参数:粗纱定量3.5g/10m捻系数120后区牵伸1.18倍,罗拉隔距25指标:条干CV458%,重量不匀率0. 47细纱细纱是关键工序,采用嵌入纺纱技术。需要在FA506型细纱机上进行改造,加嵌入纺纱架装置。将两根粗纱从后罗拉同时喂入,经过后区、前区牵伸后从前罗拉输出,另外在前罗拉输出部位加两根长丝,同时从前罗拉输出。这样,两根粗纱须条与两根长丝混合后从前罗拉输出纺成一根细纱,加了成纱强力,提高了成纱条干,降低了断头。
由于是四根纱条混纺制成一根纱条,所以四根纱条的相对位置至关重要。两根粗纱的喂入喇叭口选用双喇叭口,并根据所用原料纤维的长短确定喇叭口的开档。本次使用汉麻与棉混纺,采用4.0开档的喇叭口。两根长丝的相对距离要与两根粗纱的相对距离相匹配,相对距离过小嵌入纺效果差,条干、强力等质量指标也达不到*佳状态;距离过大,与纤维长度不能匹配,纤维损失较大,易产生细节,影响成纱质量。本品种导丝轮选用连体双槽导丝论,中心距为6mm工艺上采取“低速度,重加压,小后牵,大捻度”的原则。
因成纱含有四根须条,在操作上比较难,因此要选用较低的锭速,细纱锭速应控制在14000以内;选用较小的后区牵伸倍数和较大的后区隔距,同时前区使用2.5mm带压力棒的隔距块来减少细节、粗节和棉结,降低强力弱环。通过重加压来稳定牵伸,控制浮游纤维。罗拉隔距18.5mnX38mm后区牵伸1.21倍,捻系数420.成纱质量指标:条干CV17.06%细节8个/粗节482个/km棉结856个/km单纱强力298.5N单强CV6.% 8络筒由于汉麻纤维较短,成纱强力较低,生产过程中容易磨毛和碰断,因此,络筒要采用“小张力,低速度”的工艺原则。通道要保持光滑,同时纱线卷绕密度不能过大。络筒速度不大于800m/mi为宜,张力要小,以保持原纱的物理机械性能,减少断头、伸长及毛羽。
5结束语生产实践证明,通过棉纤维与汉麻纤维混和,并采用嵌入式纺纱技术加入涤纶长丝,可有效地解决汉麻纤维长度短、细度整齐度差、可纺性差的问题,纺制出成纱质量较好、具备麻纤维优良特性、服用性能良好的混纺纱,满足后工序织造要求。首先要对汉麻纤维进行软麻油剂预处理,采用棉与汉麻原料混和工艺;开清棉要多松少打多落;梳棉要合理配置梳理工艺,减少纤维损伤;精梳锡林与顶梳采用较稀齿密;并条合理配置牵伸工艺;粗纱采用较大捻系数;细纱机要进行嵌入纺纱架改造,合理选择喂入喇叭口开档和导丝中心距,采用较低速度和较大的捻系数;络筒采用低速度、小张力。通过这些工艺技术措施的实施,提高了汉麻纤维的可纺性,改善了半成品和成纱质量,成功地纺制出强力较高、条干较好的精梳棉汉麻涤纶40/30/30145ex混纺纱,满足喷气织造要求,生产出风格细腻、服用性能良好的麻纤维混纺织物,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