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塑料bookmark0 PUU-RRIM制品中玻璃纤维的取向姜志国江海红高宇周亨近(北京化工大学,北京100029)张士林(浙江巨圣氟化学有限公司,瞿州324004)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聚氨酯脲(PUU)体系增强反应注射成型(RRIM)制品中玻璃纤居的取向和分布规律。发现在流动横截面上玻璃纤居非均一分布,其中规则取向区域与杂乱堆积区域交替存在,呈现多层分布结构。建立了充模过程流体流动方程,应用速度分布方程,对玻璃纤居多层分布结构进行了理论分析。
0刖言聚氨酯脲体系是反应注射成型(RIM)新的原料体系和加工技术。PUU-RRIM技术较RIM在设备、材料和工艺诸方面都有长足的发展,可以高效率成型大截面制品。
常用的增强材料是玻璃纤维。PUU-RRIM制品因综合性能优异,特别是突出的抗冲击和耐热性而广泛地用做汽车零件(例如保险杠、仪表盘、侧护条和挡泥板等)。玻璃纤维在制品中的分布情况是影响PUU-RRIM制品力学性能的关键因素。制品中的玻璃纤维呈分布状态,传统的看法是均匀态,对不同的流动层面没有区别对待。
1,自行设计。
恒定流量把原料混合后注入到模具中;恒温水浴控制模具温度为552C. 1.3实骤步骤和原料输送管线,称取各原料,加入到贮料槽中,对物料加热并搅拌2h.在加料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不要把水分带入设备内,特别是异氰酸酯组分的贮料罐还应用干燥的氮气进行保护,防止水汽侵入。
箭头指向试样的表面(Z方向),圆圈是RRIM制品中常常见到的微孔气泡。比较玻璃纤维的电镜照片。中棒状物为玻璃纤维。分析发现,试样表面附近的玻璃纤维平行表面规整排列;距离表面较远的区域玻璃纤维在照片中较难发现。
为了更清楚地了解玻璃纤维在试样中的分布情况,在厚度方向上(Z方向),从表面到中心对X―Z横截面进行观察,得到的扫描电镜照片见、和。
中较粗的箭头是原料流动方向,较表层附近的玻璃纤维分布模具长度远大于模具厚度,L>>H忽略“入口效应”;模具宽度远大于模具厚度,WH,忽略侧壁对流体的影响。
商品化RRIM机是恒容量柱塞泵输出,充模过程为恒流量充模,可保证恒流量假设。
芯部玻璃纤维的分布细的箭头指向试样表面(z方向)。综合考虑~7的玻璃纤维的分布情况,从试样的表层到芯部,玻璃纤维经历了沿流动方向高度取向、无规分布和芯部取向3种状态。从整体上看,玻璃纤维的分布类似“三明治”结构。
3理论分析3.1基本假设从聚合物流变学的观点看,RRIM材料的充模过程首先表现为连续介质的性质,其中填充了长径比较大的玻璃纤维。可以建立连续方程、动量守恒方程及能量守恒方程。
坐标如所示,设定模具型腔长度为L宽度为W高度为H,直角坐标系的原点处于H/2和W/2处,X方向平行于流动向(L),Y平行于宽度方向(W),Z平行于厚度方向(H)。
整个充模流动可依流动情况分为2个区域:一是主流动区域它只是X方向的一维流动;二是流动前沿区域它是二维流动区流体充模时间短(约几秒钟),凝胶固化反应时间长(约几分钟),反应程度很低,可以认为充模过程中流体属于牛顿流体;忽略在X、Y和Z方向的热传导、热容变化和分子扩散作用。
在主流动区域为一维流动。只有X方向的流动,而没有Y和Z方向的流动:在流动前沿为二维流动,既有X方向的流动,又有Z方向的流动:充模过程控制为层流状态。
原料配方中没有加发泡剂,反应前后密度变化小于5%假设密度恒定。
3.2方程建立(1)连续性方程因此,不可压缩流体连续性方程在直角坐标系中可表达为:在RRIM充模过程中,物料的流动伴随着动量的变化,因此,从动量守恒的角度,可域即有-X方向流动A也有石(方向felecftonicI以研究流变速蓖分布等流变性质。(在这方面www可利用者名的NavierStokes运动方程。DV对于连续性方程,其无量纲化为:一体积力(模具水平放置,Pp0)-压力P和剪切力T之和在直角坐标中,只有X方向存在分量,经简化后为:3.3方程无量纲化bookmark10的方法,进行无量纲化处理5~101.无量纲坐标分别是:流动变量无量纲化是:(无量纲粘度)(无量纲流速,Vx为平均速度)t=tf(无量纲充模时间)量纲压力梯度))(X方向无动量方程无量纲化经整理可得:由方程(8)可知:对方程(9)进行积分:整理式(10)和(无量纲化流量)厂=(无量纲化速度)速度为"Vx.Z 存在速度梯度,中心层(Z=0)流速*快,模具壁处(Z=H/2),流速*慢(Vx =0)。从中心区域流出的流体,不断地补充到模具壁附近,是典型的“喷泉流动”。长径比较大的玻璃纤维,在流体中由于速度梯度的作用发生取向,沿流动方向规则排列,因此在扫描电镜照片中,试样的表层和中心层玻璃纤维沿流动方向规则排列。“喷泉流动”中,中心部分的流体流速较快,到达流体“前端线”后由单一的X方向流动,变为X和Z2个方向的流动。一部分流体继续沿X方向流动;另一部分流体则向X和Z2个方向流动。在流体流速分量的变化过程中,有一部分玻璃纤维取向被破坏。由于流速分量的变化主要集中在试样的表层与中心之间,因此玻璃纤维的杂乱排列也处于同一区域。这就是试样表层、过渡区和中心层中的玻璃纤维排列呈“三明治”状排列的原因。 H这样的认识与以往的单纯均匀取向排列nie不同,从而有可能在通过改变工艺条件,控制玻璃纤维无规分布过渡区,探索一条减少RRIM制品力学性能“各向异性”的新路。
5结论品中玻璃纤维的分布排列,不是单纯的沿流动方向的取向。在表层和中心层玻璃纤维规则取向;两层之间存在玻璃纤维杂乱堆积的过渡区域,形成类似“三明治”的分布结构。
利用流体力学中的连续性方程和动量方程,推导出流速沿Z轴分布方程,说明RRIM的充模过程为“喷泉流动”。
根据“喷泉流动”机理解释了制品中玻璃纤维“三明治”分布的形成原因,指出有可能通过控制玻璃纤维杂乱过渡区,改善RRIM制品力学性能的向各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