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晚,华峰氨纶发布三季报,前3季度收入17.9亿元,同比增加46%,三季度单季收入6.5亿元,同比增加42%;前三季度盈利1.67亿元,每股收益0.23,同比增长666%,三季度盈利8729万元,同比增长72%,每股收益0.12元。
三季度毛利率大幅提升
公司三季度收入6.5亿元,环比基本持平,但毛利率达到26%,同比增加15个百分点,环比提高近8个百分点。氨纶行业经历3年的下行周期,从今年开始重新进入景气上行周期,从年初开始氨纶售价不断上调,三季度行业调价2次,各品种产品价格上涨幅度都在2000~3000元左右;而三季度是中旦丝,粗旦丝需求旺季,两者较细旦丝售价相差较大,因此公司三季度收入环比持平,而盈利水平大幅提高。
行业供需格局逆转,大气环保促使洗牌,两者共振景气向上
今年起氨纶供需格局发生逆转,氨纶新增产能趋于减少,而随着纺织面料个性化发展,对面料提出新性能要求,使得氨纶使用量不断上升,加上氨纶价格一直在不断下降,平民化趋势使得氨纶在不同衣服中都得到使用,氨纶总体需求规模一直处于高速增长中,今年增速预计超过20%以上,前几年也在15%左右。氨纶企业普遍满负荷运转,维持低库存,像公司这样的龙头企业基本是零库存状态。由于供需偏紧,氨纶在今年售价持续上涨,由于行业未来2年产能增量较小,预计本轮行情将延续到15年。
今年国家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压煤上气”战略,而浙江省为强化大气污染治理,从12年就开始关停各类工业用小型燃煤锅炉,推广天然气替代。氨纶作为高耗能行业,需要燃煤锅炉提供大量热量。氨纶产能大部分集中浙江省地区,小型氨纶生产企业的锅炉面临煤改气。由于天然气价格明显高于燃煤,小型氨纶企业“煤改气”后将面临生产成本的大幅提升,利好华峰氨纶这样的行业龙头。
公司在氨纶进入向上周期,在对手暂停扩张产能的真空期时,适时提出了重庆6万吨建设项目,积极利用西部的优惠政策,开拓新生产基地,产品规划为满足市场未来需求的差别化品种。由于当前各种原材料价格较低,重庆项目建设成本较低,加上西部地区人力和能源成本都低于氨纶企业扎堆的江浙地区,公司的6万吨项目**竞争优势。
维持“增持”评级
公司在行业内具有明显综合优势,预计公司13-15年每股收益为0.34,0.64和0.83元,维持“增持”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