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民间资本,推行国有企业改制,力争“破产不破产业、下岗不失业”,重振潢川纺织昔日辉煌。2009年,多方筹资达2.1亿元的民营企业—— 中国化纤网讯 引入民间资本,推行国有企业改制,力争破产不破产业、下岗不失业,重振潢川纺织昔日辉煌。2009年,多方筹资达2.1亿元的民营企业潢川荣丰纺织实业有限公司在该县产业集聚区开建。
重组新建的荣丰纺织公司,会有怎样的生产力?走进该公司厂区,记者看到两幢现代化的办公宿舍楼和宽敞明亮的厂房。生产车间内,扑面而来的是棉花的清香,映入眼帘的是雪白的棉花经过一排排新设备的加工,变成一条条白麻花,再变成千万根细细的纱线……
公司负责人介绍:以前棉条全靠人力搬运,现在全部通过管道自动输送,效率提高后,产能也今非昔比:破产前,原棉纺总厂在岗职工4000人,年产值2亿元;重组后,安置下岗人员就业500多人,年产值3.2亿元。
有了好设备才能出好产品。短短5年,荣丰纺织一期项目建成投产,其中,完成对原棉纺总厂2万锭设备的搬迁改造,同时,新增了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3万锭纺织设备,淘汰了落后生产设备。经过强筋壮骨的荣丰纺织逐步瞄准高端市场,使公司每吨纱的市场价格比中低档纱足足高了8000元,还获得了国际品牌生产商的青睐。
我们的成品棉锭直接供给广东荣昌纺织实业公司,用于生产出口的耐克等知名品牌的鞋面布,可以说,市场上近一半的耐克鞋面料都出自于‘荣丰’品牌。柯美顺介绍说。如今,荣丰纺织以生产高档面料纺纱产品为主,产品销往浙江、上海、广东等沿海地区,一部分还飞到国外,实现年税收600多万元,2011年、2012年连续荣获潢川县十佳纳税户称号。
棉纺总厂的破产,不仅没有破坏产业的生产力,还让重建的企业在逆境中实现凤凰涅槃!这些由荣丰纺织演绎的奇迹,也让潢川纺织甩掉沉重的历史包袱,重现辉煌的曙光。
记者感言
衰则变 变则兴
一路风尘,一路凯歌。与过去潢川纺织的辉煌相比,荣丰纺织的发展或许才刚刚起步,但实属不易。因为纺织业的内行人都知道,近年来,国内纺织行业市场乏力,不少民营企业纷纷亏损。然而,这期间荣丰纺织不仅成功完成了原棉纺总厂的破产重组,而且成为该县纳税大户。这样的奇迹,不得不让人惊喜。
奇迹的背后,实则是衰则变、变则兴的简易道理。潢川纺织历经盛衰,是社会不需要纺织产业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因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现代化的技术和设备,才导致了国有老厂年年亏损。纺织业要发展,就必须通过改制重新整合资源,推行技术改造,创新管理模式。
潢川县委、县政府看到了病根,也找到了出路:破产重组引入民间资本,实现国有企业改制。这无疑给了企业一次新机遇,让国有老厂摆脱旧体制的桎梏浴火重生,演绎出荣丰纺织发展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