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业低成本驱动模式结束 亟需新模式
  • 行业资讯
  • 2014-03-25 17:05
  • 来源:中国纺织机械网(中国纺机网)
  • 标签:
  •   2014年2月23日,在“中纺圆桌论坛”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下称中纺联)副会长高勇在报告中说,2013年,整个纺织行业GDP同比增长8.3%,主营业务收入63800多亿元,比2012年增长11%,行业利润3605亿元,同比增长17%.看看这几组数据,形势似乎一片大好。

      然而,这只是表象。多位行业人士表示,中国的纺织工业已经进入持续低速增长阶段。

      “打架”的数字

      高勇介绍,行业协会与国家统计局有不少数据“打架”。以纺织中占比重*大的棉纺产业为例,纱产量方面,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比上年有7.2%的增长,但是中纺联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下称中棉协)测算的数据是0.5%的负增长。布的产量也是如此,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比上年有4.6%的增长,而中棉协测算的结果则是仅增长1%左右。

      在行业协会的调研中,企业的感受普遍不好。有些老板甚至表示2013年比2009年的形势还要困难。2009年,由于欧美市场萎缩、国内贷款紧缩等多重因素作用,纺织行业掀起从中小企业蔓延到大企业的“倒闭潮”,被称为“史上*困难的一个纺织年”。

      2014年春节以来,中棉协一直在江苏、山东、河南等棉纺产业主要分布区进行调研,各地具体情况虽有差异,但销售不畅、国储棉质**高是行业面临的普遍问题。部分企业为了留住员工,在亏损状态下继续开工生产,江苏无锡和常州,很多小企业经营困难,甚至放假40天以上,关闭的小企业数量比上年有所增加。

      棉纺行业只是整个纺织工业的缩影。高勇介绍,在产业链下游,服装行业全年产量仅增加1.25%,已经接近零增长,这是历年来*低增长幅度。

      高勇表示:“在计划经济时期,工业GDP增长一定要远远高于全国GDP的增长,才能拉动全国GDP的增长;如今,尽管第三产业在快速发展,但全国GDP增速在7.7%,工业GDP增长一般也要在9.3%以上才足以支撑,但现在纺织只有8.3%,这个增长率已经不能够完全完成国家赋予纺织工业的使命。”

      纺织业“三驾马车”两驾乏力

      在投资、出口、消费这“三驾马车”中,纺织业去年就有两驾跑不动了。

      高勇介绍,2013年全国投资增长19.7%,纺织行业增长17%.过去行业投资总是远远高于全国投资增长,普遍超过30%,*高时甚至达到42%.高勇承认,17%的投资增长跟高增长时期比较,让行业感觉“很不好”。

      然而,纺织业去年真实的成绩单也不是一塌糊涂。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介绍:“在与其他制造业同样的政策环境和外需环境下,纺织品、服装、鞋类在2013年的出口增长率是11.5%,明显高于机电产品的出口增长率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增长率。”

      高勇也认为这是一个亮点:“去掉鞋帽,整个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额统计为2920亿美元,增长11.24%,远远高于全国7.9%的增长率,这是没想到的。因为前年(2012年)出口增长只有3.32%,是三十几年来的第二低点。”

      不过,中纺联在制订《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时,已经预测到出口增速将会放缓,希望能用内需弥补出口下降的部分。但是,纺织品内需增长不尽如人意,2013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1%,纺织只有11.7%,远远低于预期的15%.

      “在中国香港买一件纯棉免烫衬衣,400港币一件,人民币320块钱。可是在北京商场里买,差不多要上千元。”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姚景源认为,价格过高成为影响纺织品内需上升的因素。“中国人不是没钱没消费能力,而是都跑到外国消费去了。”他说。

      很多消费者也有这样的感受:曾经以**和快速反应为杀手锏打遍全球无敌手的中国服装,不再便宜了。走进商场,一件不起眼的外衣标价两三千元是寻常事,原料稍微高级一点,再加上点设计感和品牌知名度,价签就更让人望而却步。

      终端产品价格贵,是各种成本压力推升的结果:棉花国家收储政策造成持续的国内外高棉价差抬高了原料成本;大量新生劳动力从制造业流向服务业使企业不得不加薪留人;不断提高的节能减排标准对技术和设备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

      亟需新模式

      “过去35年低成本驱动、简单模仿的模式已经结束了,中国纺织不便宜了,也不年轻了。”张燕生提醒,纺织正在转向高成本的增长模式,要探索出在这种模式下取得竞争优势的路径。

      张燕生说,纺织工业从上世纪90年代砸锭(重组)开始,砸出来了以民营企业为主的一片新天地,也砸出了面料、印染等关键环节取得重大突破的新阶段。到现在,这些真要结束了,下一步必须转向高品质、小批量、定制、电商等新模式,学会用无线互联网的机遇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对于“新模式”,行业已有探索。从电商平台诞生时,家纺、服装服饰就一直是网络交易的生力军。高勇估算,去年这几项的网上零售额可能会超过5000亿元人民币。在2013年23.4万亿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纺织品服装占11%,有2.5万亿~2.6万亿元,如果网上销售额达5000亿元,意味着纺织服装工业中有20%的终端产品是在互联网平台上交易的。

      此外,打造品牌、加大科研投入、全行业节能减排……纺织工业也在全身发力,试图挣脱困境。

      姚景源认为,在新一轮改革中,纺织业能应对。“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只不过是纺织工业的又一个发育期:“那些依赖行政垄断、依赖特殊资源的行业会受到严峻的挑战,纺织本来就是从市场中摸爬滚打过来的,面对的环境只会更进一步优化。”

      对眼前的形势,高勇分析,在去年23.4万亿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城镇人口消费了20万亿元,农村人口仅消费了3万多亿,而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40%,对于服装、家纺类的消费品来说,不提高农村消费水平,内需就很难上来。他认为,随着中央强调的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未来内需能被持续拉动。

    相关资讯
    • 解决特种缝纫机常见问题的有效措施
      特种缝纫机在各个行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由于长时间使用或操作不当,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本文将介绍特种缝纫机常见问题,并[详细]
    • 工业用缝纫机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工业用缝纫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纺织行业的机械设备,它以其、的缝纫能力在服装制造、家居纺织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介绍工[详细]
    • 珠边机选型注意事项及技巧
      在珠宝加工行业中,珠边机是一种常用的工具,用于将珠宝饰品的边缘进行修整和打磨。在选购珠边机时,我们需要注意一些关键因素,[详细]
    • 埋夹机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埋夹机是一种常用于建筑施工中的重要设备,用于埋设电缆、管道等。由于使用环境复杂、工作强度大等原因,埋夹机常常会出现一些问[详细]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