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秀区建业大厦的火警向城市管理者们敲响了警钟,广州服装专业批发市场正掀起一轮*为严厉的消防安全整顿。日前,广州市政府也出台了《广州市关于推动专业批发市场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要求禁止中心城区新开办增量市场、规范提升存量市场,通过规划调整促进市场转型升级。
据不完全统计,广州专业市场有1500多家,经营面积2500多万平方米。然而,绝大部分专业市场都是自发形成的,在交通、治安、消防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建业大厦的两把火,重新点燃了广州专业市场开办者们对于转型升级的激情。作为广州市拟定的首批15个专业市场转型升级示范点之一,红棉国际时装城总经理卜晓强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并不是加多几个电梯,加多几个WIFI就是转型升级。转型首先市场管理者角色必须转型,要对“经营”市场,而不是单纯"做二房东"收取租金。红棉的转型升级提出了国际化、时尚化、品牌化、现代化的“四化”建设,使出多个创新“组合拳”打造展贸型的服装批发市场。
周末大特卖为商户回笼资金
对于红棉国际时装城来说,转型升级的中心主旨就是让商户利益*大化,在与卜晓强的谈话中,他多次提到这一点。“现在服装市场到了比拼快时尚的时候,以前做一个版可以卖一两个月,现在只有一周的寿命。”卜晓强解释,今年提出“周一至周五天天开大货,周六至周日全场大特卖”这种经营模式,就是周一到周五做批发,为了走量和新的款式;集中周六日特卖,就是为了商家处理货尾及时回笼资金。
“以前的服装专业市场都是一年两次促销,但等到那时,衣服已经过季不再值钱。”卜晓强举了个例子,“例如我们的衣服周一到周五卖到100块,周六日促销可以卖到70,但是等到一个季度结束的话就只能30多块钱了。一对比,就可以知道营销模式改变后的不同。”这样做卜晓强总结了三个优点,其一扩大商家的批发销售,加快商户资金回笼;其二周六日相对便宜的价格,会促使零售集中到周六日。其三,如果每天都有人搞特卖的话,看起来很乱,商场没有档次。
减少零售抑制“三现”交易
自2008年服装专业市场受金融危机影响后,为了给商户处理库存,许多市场纷纷增加零售比例,“三现”(现场、现金、现货)的交易模式也随之增加。广州市政府在这一轮转型升级中提出专业市场减少“三现”交易模式,逐步实现人货分离。红棉国际服装城也在逐渐减少零售比例,批零比例由前两年的6:4调整到现在的8:2.
“零售和"三现"交易模式是紧密结合的的问题,若减少三现,首先就要减少零售。”卜晓强强调,实际上,“三现”存在有一定的道理,它是*简单快捷的交易方式,在诚信严重缺失的情况下,这种交易模式还会长期存在。不过随着批零比例调整,“三现”也会逐渐减少。“所以,我们明确了红棉楼层的定位,将5~9楼定位为展贸经营模式,1~4楼定位为批零经营,零售的比例减少了,那么"三现"也随之减少。”卜晓强强调,“三现”完全取消需要一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