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鞋服等制造产业承压 目标向西转移
  • 行业资讯
  • 2014-07-01 15:21
  • 来源:中国纺织机械网(中国纺机网)
  • 标签:
  •   在人均GDP超过6700美元、进入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后,我国劳动力成本优势正在慢慢消失,正面临来自国际上发展高端制造业和周边国家吸引低端制造业的双重挤压。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促进产业转移和重点产业布局调整的政策措施,提出结合一路一带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引导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并在西部地区建设向西开放产业平台。

      近几年,受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我国制革、鞋服等制造行业订单开始转向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订单东南飞。亚洲鞋业协会调查结果显示,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制造成本节节攀升,东南亚鞋业已抢走中国约30%的订单。

      在此背景下,引导东部产业转移,不仅有利于短期稳增长,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更是调整产业布局、协调区域均衡发展的重大举措。之前,我国连续出台多项重大战略规划,引导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这些国家战略规划实现的前提和核心是引导产业向中西部转移,这也是建设新型城镇化的必然要求。

      常务会议提出,营造承接产业转移的硬环境和软环境,发挥市场主导作用。***总理强调,产业转移不能光由政府推动,更不能强迫企业去做。必须遵循市场规律,用低成本、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吸引企业自主转移。

      从微观层面看,企业是否转移往往考虑成本、市场等因素。中西部地区具有资源、劳动力成本、巨大内需市场优势,随着交通、物流、信息等基础设施改善,吸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加工组装产能有优势。未来将有更多企业沿着黄金水道和铁路等交通干线向内陆转移。

      在很多年前就有专家提出,与其将大批劳动力从内陆地区吸引到沿海地区就业,不如把工厂搬到内地,把工作岗位送到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地区,让就业者在本乡本土就能得到提高生活水平、谋求个人发展的机会。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内陆地区也不能有坐等就业机会的心态,应积极投入资源提升本地劳动力素质,让就业机会进得来、留得住。

      产业转移不是转移落后产能,而是与产业升级结合在一起。中西部很多地区环境资源脆弱,不可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沿海产业转移需与当地特色产业发展结合起来,例如,在西部推进煤炭和现代煤化工建设,在西南发展水电,在北方发展风电。

      与此同时,还需要注意中西部产业转入地区的经济结构均衡,而不是片面地壮大少数几个具有本地资源、成本和区位优势的行业,避免出现新的区域性、结构性劳动力过尸同时也能助长中西部地区消费能力的提升,促进产成品的就地消化。

      在一定程度上,产业转移是优化产业布局的过程。未来我国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沿海经济需发挥引领作用,实现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发展,发展高端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与发达国家竞争,而广大中西部地区需通过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并结合本地资源优势,加速工业化进程,缩小与沿海的差距。这样将形成产业梯度开发模式,无疑可大大增强我国经济发展回旋空间和后劲。

    相关资讯
    • 解决特种缝纫机常见问题的有效措施
      特种缝纫机在各个行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由于长时间使用或操作不当,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本文将介绍特种缝纫机常见问题,并[详细]
    • 工业用缝纫机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工业用缝纫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纺织行业的机械设备,它以其、的缝纫能力在服装制造、家居纺织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介绍工[详细]
    • 珠边机选型注意事项及技巧
      在珠宝加工行业中,珠边机是一种常用的工具,用于将珠宝饰品的边缘进行修整和打磨。在选购珠边机时,我们需要注意一些关键因素,[详细]
    • 埋夹机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埋夹机是一种常用于建筑施工中的重要设备,用于埋设电缆、管道等。由于使用环境复杂、工作强度大等原因,埋夹机常常会出现一些问[详细]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