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持续攀升导致中国纺织业的国际竞争力明显下降,从全球纺织工业的发展来看,产业升级是大势所趋,产业链将加速整合,业内企业将普遍面临转型的压力。我们认为未来中高端产能的技术升级、低端产能向东南亚国家转移是行业升级的具体路径;产业链的整合主要表现为低端加工制造环节向外转移、资源将向制造高附加值产品的企业转移,经过反复几轮的淘汰后,业内企业的转型将明显分化。
我国纺织业目前处于衰退阶段,产业升级势在必行
2001年~2005年是我国纺织业的黄金发展期
我国纺织工业的起飞阶段为20世纪50~70年代末,特征是计划经济体制;产品以天然纤维原料成衣为主;生产以满足国内需求为主;市场布局比较分散,生产集中度不高;50年代大跃进期间,虽然我国进口了纺织工业设备,但由于技术工人的缺失,加之三年自然灾害导致棉花的减产,纺织业关、停、并、转的趋势明显,生产规模大幅压缩,据统计数据显示,这一时期纺织行业产值、税收分别下降了1/3和1/2。
20世纪80~90年代末,我国纺织业进入快速成长阶段,典型特征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大批民营、外资企业进入;产品以大宗纺织品及成衣为主;大量产品出口,纺织经济向外向型经济发展;生产布局由分散布局向区域集中。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中国纺织业凭借廉价劳动力优势经历了一个迅速扩张的时期。据德国Werner International Inc公司对世界纺织业劳动力工资成本的统计,在2000年秋调查的54个国家中,中国列第48位,劳动力工资成本仅为日本的2.6%、美国的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