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服装业呼唤协同发展陈虹(五邑大学管理学院,广东江门529020)和市场反应能力。在纺织服装业中树立产品研发链的观念,重视和加强企业间的信息和业务的协同,是非常关键和重要的。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技术,达到快速的产品创新能力和市场反应能力。
院,主要从事信息信息系统管理和电子商务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近年来,纺织工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与竞争对手相比,我国纺织工业以技术创新为主要特征的行业核心竞争力明显不足。特别是行业内部上下游间、技术研究与产品设计开发间的配套衔接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纺织行业是一个有着明显产业特征的传统产业,行业多、产业链长,企业多、企业之间又有着许多业务关联和协作。如棉纺厂需要纺机厂生产的设备,印染厂需要棉纺厂的产品,服装厂需要印染厂的产品等。加强企业间的技术研究与产品设计开发的协作,对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市场快速反应能力和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纺织服装企业大多数属于小批量、多品种生产,其消费市场具有个性化、多元化、时尚性、流行快、周期短等特点。这就加大了新产品的开发费用与启动成本,也增加了市场预测的难度织终端市场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快速反应和创新是发展趋势,也是大多数纺织服装企业面临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时尚周期变得越来越短,纺织服装企业面临着个性化、短周期、小批量、快交货、零库存的敏捷制造时期。纺织服装企业要在高度竞争的全球市场中取胜,那就要靠不断创新的、多样的产品,持续与客户和设计师的沟通,以及全心全意了解并满足客户的需要。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企业利润的很大比例来自新产品。产品开发和创新离不开观念、方法、技术的创新。
1树立研发产业链的观念多年来,在中国的纺织业中,技术在产品开发中一直占据绝对的主要地位。人们认为时尚、流行是服装业应着重考虑的事情,忽略了流行的影响力,没有充分意识到时尚应该在纺织源头引进并创造价值。在近年来各种国际知名的纺织、服装展览会中,我们已经看到了这种趋势。如意大利的一些知名纱线生产商以流行色纱线,与知名针织服装设计工作室合作,以时尚的针织物展示自身对流行的强大引导力,塑造了创意的时尚纱线的产地形象,并有着强大的技术开发能力。这种将流行色纱线和服装设计的结合,充分体现了一切为下游服装、为市场服务的强烈意识。
仪征化纤建立产品科研开发链是另一个例证。仪征化纤建设纺织染装置,将产品科研开发链主动向下延伸一步,形成了化纤产业和织造产业之间的技术重叠区和复合带,为科研开发打造了一个新的技术创新平台。此平台可以使科研人员广泛收集面料流行趋势,及时了解国际市场原料、面料的*新技术,从而紧跟*终消费者的喜好来预测产品开发的目标和方向也使仪化科研开发手段更加完备,科研开发的反应速度得到加快,从而增强仪化的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信息技术的应用为促进纺织企业的技术升级和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如在纺织服装的设计和生产中应用CAD/CAM技术,来提高生产效率,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纺织品生产成本等。在国内已有不少成功的例子,如广东南海西樵轻纺城积极应用新技术开发面料新品,市场命中率高达80 以上,新产品成本下降70 ,开发周期由原来的15~20天缩短为3~5天。内蒙古鹿王羊绒集团利用织物仿真CAD系统制作羊绒围巾模拟纸样,使样品的花型选中率大大提高,并节约了试制费用哈佛大学纺织服装研究中心的专家认为,时尚化倾向使竞争力的体现不再是劳动成本,而是对流行市场的反应能力。产品创新不仅是设计和生产,还包括对流行趋势的把握,对消费市场的需求分析是否到位,以及相应的后续阶段,如设计方案、方案实行、开发过程追踪评估等过程是否衔接等。而这些都要求企业在整个研发过程中与其上下游间在信息(如计划、生产、市场、需求信息等)和业务上有密切的交流和协同运作。
2企业间的协同需要新的方法和技术传统CAD软件主要应用在产品的详细设计阶段,但是近年来,市场的需求越来越广泛,用户的需求也越来越趋向于个性化。市场需求的变化,使CAD在企业中所扮演的科技角色发生了重大变化, CAD已从单一的生产力提升手段发展成为整个产品生产各个阶段的协同部分。如英国特伦特大学开发的VirtuOsi系统,可以提供在线设计,顾客和设计师共同设计,利用人体三维服装模型进行二维服装片的设计等。这种支持协同条件下的产品创新设计将会成为市场热点和趋势。
在国外,这种支持协同工作的应用还有很多,如英国特伦特大学纺织服装系开发的FINS系统,是一个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纺织网络数据库,它将各种信息源收集到的有关纺织、服装的信息以多媒体数据库的形式放在网上,向各种用户提供实时的货源预测、市场预测等各方面信息。美国Lands end公司网站可提供网上虚拟模特。该网站可对顾客的身材进行扫描,然后获得3D电子模型,并带有皮肤色调和发型特征等数据,网站把所有服装都建立数据库,供顾客虚拟模特选择虚拟服装设计还可以用于网上销售服装。在美国,网上服装销售已经在服装的销售额中占到一定比重。这种将设计和销售虚拟结合的方式,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销售方式。厂家与顾客在网络上可以直接沟通,顾客面对一个能够360度旋转的人体模型,输入自己的身高、体重以及三围等数据,可以直接进行网上设计,并不断进行调整变换产品的款式、花型、配色等。它可以将顾客的需求和想象更好地体现在产品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生产,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为企业赢得商机。
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到,企业间的协同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而这种协同应用更需要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我国的纺织服装企业面对瞬息万变的国际市场,要想提高其产品创新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应重视和加强企业间的信息和业务的协同,建立协同研发链。
协同研发链是通过一个将产品设计、分析、外包(包括制造和采购)、销售、市场、服务和顾客连在―起的网络平台,使在产品商业化过程中承担不同角色、使用不同工具、在地理上或供应网络上分布的个人或团体能够协作完成产品的开发、制造以及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6],如图1所示。
协同研发链通过充分利用Web技术,为企业、供应商、分销商与客户的通力合作、协同研发提供协同工作环境,保障真正满足客户需求的创新产品通过建立合理的组织模式和团队,调动研发人员的创新积极性,并通过集成产品开发团队实施并行工程,按照规范的流程进行运作,确保研发的创新性产品便于制造生产和服务,同时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通过集成的产品信息管理,便于研发团队间知识的共享通过可视化工具,提供研发产品的全三维数字化模型,支持协同研发的高效交流、评价和仿真等。
3结束语建立协同研发链并非要推翻企业已有的信息系统,而是在充分利用已有系统的基础上进行集成,使其满足跨企业协作的需要。通过网络研发,使研发人员可以在**时间了解到市场和客户的要求,并让处于不同经营地点的研发人员在此基础上合作开发出*适合市场要求的产品通过与采购、生产以及售后服务系统的连接,有助于进一步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通过网络研发可以形成一个数字化的产品开发价值链,使企业可以获得全球市场不同角落的*新信息,进而轻易完成设计以及售后服务等程序,为企业带来真正的商机并能令客户真正满意。
协同研发的关键是协同,任何企业都应该有一个协同的战略。对于企业来说,首先,要重视面向协同的产品研发战略/规划、组织、流程的建立和管理。其次,要建设更加开放的企业文化,加强内外部信息的共享和业务的协同运作,从而形成敏捷协同的产品研发链。对于我国众多的纺织服装企业而言,应该认识到建立这种协同研发链的意义和重要性。这将有助于提高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市场反应能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郑秋生。纺织服装虚拟企业快速反应网络系统设计[ J] .计俞春华,陈维新。建设纺织染延伸开发链[ N] .中国石化报,数码纺织技术亟待在业内推广[ N] .云南经济日报, 2002闫怡,张瑞云,李汝勤。纺织CAD的网络设计发展趋势[ J] .
吴迪。纺织企业信息化需求评述[ EB OL] .中国国家企业网,[ 6]肖木。设计的协同[ J] .中国计算机用户,2002,(25):27.
[ 7]顾庆良。基于信息技术的纺织产业链整合与敏捷体系[ 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