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创造性思维看纺织面料设计的未来走向张蓓蓓(苏州大学,江苏苏州000)〔摘要〕创新是服饰面料设计未来走向的原动力,创造性思维是未来面料设计者获得成功开发设计的一件必备的法宝而生活方式、网络的普及又是主导未来服装面料的走向的因素之一,故着眼于目前社会、经济、科技的高度发展给生活方式、科技等方面所带来的一些变化及其对服装面料设计的要求,从设计手法、设计的观念和思维、图案和纹样设计等角度对服装面料设计的未来走向作了简单的预测。
〔文献标识码〕服装面料作为一种社会交往的特殊语言,悄然传递着穿着主体的时代意识、文化背景、生活情趣以及个性、爱好、气质等。作为一个时代时尚潮流的承载物,它无时无刻不在意味着一种生命的存在,一种常变常新的美,它永远处在这样一种永恒的运动中,即一种时尚取代另一种时尚时,又将让位于新的时尚,而丝毫不感疲倦。在服装发展历史尤其是在服装面料的发展历史演进中,依靠权威引导时尚的时代逐渐已被大批消费者创造时尚的时代取之代替。因此,在当代无论是服装企业还是面料设计师都无一例外地要掌握时代脉搏,顺应时代潮流,体察现实生活,面对大众选择。
美学家曾指出:如果在探索和创造美的时候,我们忽略了事物的材料,而仅仅注意它们的形式,我们就坐失了提高效果的良机。由此可见,服装设计尤其是服装面料设计的发展需要创新,需要满足穿着主体即大众那永远也无法满足的享受欲和好奇心,为此服装面料设计需要根据穿着主体从不同角度所崇尚的多极多元这一趋向着手。而服装从平面造型来看无非是长←→短、大←→小、宽←→窄、方←→圆、尖←→钝、高←→低、正←→斜的等等服装的立体造型无非就是厚←→薄、凹←→凸、平←→褶、空←→实、粗←→细等等而造型表现形态也无非只是软←→硬、皱←→挺、飘←→僵、光←→糙、轻←→重、亮←→暗、艳←→灰、素←→花等效果。服装造型在人们所追求新奇刺激心理的趋势下,在这些极端之间变来变去。所以本人觉得大胆创新将无疑是服饰面料设计未来走向的原动力,而创造性思维又是未来面料设计者获得成功开发设计的一件必备的法宝。
一、目前社会、经济、科技的高度发展所带来的变化数字革命、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的入世不仅给经济各领域带来良好的发展契机,同时也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服装面料是一个时代物质文明和精神风貌在衣着文化上的集中体现,也是一个时代生活方式在衣着文化上的折射。
可以说生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未来服装面料的走向。那么就先来看一下目前社会、经济、科技的高度发展给生活方式等方面所带来的一些变化。
1.生活方式日趋休闲化休闲是受到生活意识、环境意识、思想意识和文化意识的影响所形成的一种新型的生活方式、一种风尚和文化,而随意、潇洒、舒适、自然也成为了休闲的一种寓意或代名词。如今,随着人们对自身生活结构、活动结构、心理结构和生活品质的日趋注重,休闲养身的时间无形将会增加,休闲方式将日趋多样化,休闲形态也将更趋文明化,并且随着旅游、疗养、娱乐等这类休闲活动的增多无疑也将会对服装面料提出更高的和更具功能特色的要求。
2.纺织时代的数码化、科技化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数字化技术作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以其锐不可挡之势席卷了服装纺织业,为其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数码概念已渗透并延伸到服装的方方面面,如数码纺织就是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CAD/ CAM ) ,它为纺织生产提供了具有快速反应和应变能力的新技术和新设备。各种新面料的开发设计的速度将更快,水平也将更高。参与面料设计的人员,也将从专业的设计人员通过网络数码技术扩大到服装设计师,甚至是一般的消费者。
此外,由于妇女是穿着变化的主导,妇女社会化使她们对服装及其面料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地位的差别化使不同阶层文化对服装和面料的需要越来越趋向差异化、特色化、个性化生态环境的环保化使面料的环保问题显得尤其紧迫社会人口的老龄化、服装生产的国际化使人们对面料款式、颜色、图案及其功能性等越来越重视。
二、生活方式的变化对服装面料设计的要求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使其对服装面料的开发和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需求即导向,服装面料性能的需求是今后设计开发的主要方向,它需要采用许多高新技术,综合运用原料、纱线,织物以及后整理方面的各种新技术,其目的主要是提高感性性能等。因为今后对于面料的主要评价标准不再仅局限于手感,而应是感性。从触觉方面、视觉方面到生理方面的吸湿、放湿、透气、保暖等到健康方面的抗菌、保健等到安全方面的抗紫外线、抗辐射等都应是面料提高性能的重要范畴。比如*近,一种含有莱卡纤维的新型弹性皮革成为四季的宠儿,这种服装面料的出现应该说是科学和自然相结合的成功典范,用这种面料制成的服装不但具有很好的保形性,而且重量非常轻,同时还具有良好的手感,如果再加上新型的防水涂层技术,它还可以水洗。此外,据有关报道,一些更高功能性纤维如芳草效果纤维、随温度变化颜色纤维、可保持恒温纤维、远红外线放射纤维等也相继进入服装面料的领域。
我曾作过这样一个设想,如果面料的变化不再能够提供足够的差异,不能满足每个人的个性需求,那我们是否可采用非纺织的东西――电子产品如何虽然这只是一种设想,但我想只要通过不断的实验,攻克解决一些技术障碍难题,将电子产品技术融入服装面料或服装中,终有一日这也许就是一个能够实现的大胆的设想――面料开发设计与电子的结合。也就是说在未来可建立一种象手机网络一样的传导性的纺织网络,在网络中建立一种智能化装备使由用户(消费者)建立起来的个人局域反映个人所需的色彩、性能、图案、肌理、、款式、特殊外观效果等的数据、能量和控制)与服装材料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爱好或需要在网上自由地决定什么样功能的面料可满足他(她)的日常需要,从而通过网络的输入为其在虚拟空间定做相应功能面料的服装。如果用户满意的话,便可通过网络将这种功能插到身上,在不影响外观和美观的前提下,为用户提供所需的功能,这就是设计新型面料和服装结构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可穿着的电子产品。这种可穿着的电子产品不仅可以以电子方式来检测穿着者的健康、心情和运动,还可以自动产生抗菌、吸湿、透气、防紫外线、抗应力等性能。网络还可将传导性能稳定的传导线在织物构造和整理时加入到织物中,使织物不仅既具有用户(消费者)想要面料的外观,同时又拥有了PAN功能。
服装面料与电子产品结合的概念是介于想象与现实间的,如果能实现的话我敢预测这将是一种全新面料开发设计的趋势。因为这种趋势不仅可以为我们明确指出一种新型面料开发设计的新形式――多学科的交叉融合(纺织、电子、计算机、网络等学科) ,而且可以改变我们传统的面料和服装的设计生产的传统模式以及我们的生活方式等。
三、服装面料设计的未来走向未来服装面料设计开发的走向是与社会的发展、生活方式的变化、文化观念的改变是息息相关的。随着信息与网络的高速发展及经济全球一体化,未来服装面料的开发和设计将出现新的思路、新的格局和新的趋向。
在设计手法上将打破传统的在纸上徒手设计方法,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设计。
因为网络可以改变传统的手工及机械操作,可以打破地域的界线,企业个体间的界线,可以将人们的消费从现在的被动式(只能到商店去选择有限厂家已生产出来的产品)转变为主动式设计师也可利用网上*新的资讯、流行动态在异地、异国设计,并利用网络进行交流、修改、定稿等。消费者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双向特性,在网络上直接得到有关纺织品的所有款式、花型、配色等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个性、需要提出一定的面料设计方案,包括色彩、图案、织物、后处理效果等,从而参与到在网络进行设计、修改,然后经数码纺织系统的加工制成个性化的面料产品或是在网上预定某种类型、功能、花型的面料并委托某设计师进行设计,这样不仅可以为设计师提供一定的需求导向和参考方案,而且还能使设计师的设计更为完善、实用,符合市场或大众所需。也就是说通过网络面料的开发设计将市场、消费者、面料设计师融为一体,消费者不再是传统面料消极的选用者,而成为面料设计的参与者,甚至是直接设计者,且在设计中的任何环节都可以提出自己的特殊要求。为此,小品种、多批量就可能成为现实,传统纺织行业长期的量变也就能很快进入数码纺织和网络开发的一个全新的质变阶段。
在设计的观念和思维上将突破仅用一维空间的线、二维空间的面进行组合设计,充分运用三维空间的体积尤其是四维空间的时间观念和五维空间的意念的结合即大设计理念。因为在面对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化、纤维的多元化、织造技术的多元化、染整加工的多元化的趋势下,服装面料的开发与设计势必得走多维的路子,无论是从原料的采购到加工,从纤维到织物的织造,还是从织物制作成服装,这里面的每一个环节都得从美观、功能、经济、生态、心理、生理等方面,从消费者现有的生活方式等的角度着手考虑,了解现实中新的现象、潮流、动向,采用多维的设计思想和方法――从特定的需求、工艺特点等出发,综合运用抽象、联想、类比等形象思维、灵感思维、创造性思维,从而与科学技术相结合触动创思,产生新的设计方案,开发新的产品。
未来面料的图案和纹样设计将在视觉形态的几何形图案纹样、抽象无形和有形图案纹样、写实图案纹样及现有的一些有仿生效果、自然形态(如云纹、水波纹、虎豹、斑马等动物皮毛肌理效果)等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选择、取舍、变化,并利用印刷、摄影、手绘、拓印、喷绘、渍染、熏炙、拼贴和计算机技术创造自然界未有的肌理纹样,产生一种视觉上的新奇的装饰效果。如在原始生物图形上配以泼溅的色彩,表现一种旋涡般奔放的动态或用自然退晕过渡、发射、渐变、衔接转换的形式表现一种神奇莫测的朦胧和抽象效果。
未来面料的触觉形态将通过一定的工艺方法(如垫绣、雕空绣、盘绣等) ,在面料表面形成抽缩、皱褶、重叠、缉制等效果或用一些细小的物质(如珠子、亮片、绳带等)加在面料的表面形成立体的具有一定新鲜趣味性的特殊触觉形态,或利用色彩与光感的有机结合增强面料肌理的凹凸感,或利用光影效果表现空间的光的变化,使色彩产生抑扬及方向性的阶梯层次,形成立体效果。未来面料还可在装饰形态、服用性能尤其是生态环保性等诸多方面都有新的走向,在此就不再加以预测。
总之,未来面料产品在创造性思维的指引和创新原动力的驱使下运用新型原料(采用异形,中空,微孔等差别化纤维) ,利用独特的加工和后处理方法,利用新科技(网络、数码纺织等)等,向着舒适型、健康型、生态型、功能型、新风格型、艺术型、文明型等的方向发展。服装面料开发设计的未来发展前途将是一片光明的。
1.李俐。纺织面料和服装质量鉴别与选购。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 2002 2.刘静伟。服装材料的认识选用与应用。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3 3.朱松文。服装材料学。北京:中国纺织出4.龚建培。现代服装面料的开发和设计。成都: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些企业把培育企业精神,作为构建企业文化的内容来抓,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总之,人力资源管理,已成为提高纺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问题。我国加入WT O后,经济的快速增长,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已迫在眉睫。因此,我们必需认识人才在企业的科研、生产和经营中的巨大作用,努力营造尊重人才、任用人才、造就人才、激励人才的良好氛围,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不断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适应新时代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