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m即可称为深部。目前我国东部的一些矿区如开溧、北票、淮南、长广、新汶、徐州、鹤壁都己相继进入深部开采,根据世界上少数几个从事煤矿深部开采的国家如俄罗斯、波兰、德国、乌克兰的经验,深部岩石普遍表现出潜在破坏状态,且在浅部十分普通的岩石,在深部则可能表现出软岩的特征:易变形、易风化、流变性强、变形地压大。深部岩石的这种工程地质特征是由其力学性质决定的,研究表明,使锚喷支护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根据观测研究,发现普通的混凝土喷层常出现断裂、剥落甚至坍塌现象,这是由于普通喷射混凝土具有弹脆性的特点、不能很好地适应软岩巷道尤其是深部软岩巷道大变形的要求,因此深部锚喷支护的重要措施是改善混凝土的整体力学性能,使喷射混凝土能够适应大变形要求。通过在普通喷射混凝土中加入钢纤维的方法可有效地改善混凝土的整体力学性能,特别是提高混凝土喷层的抗拉强度与变形能力,何满潮,景海河,孙晓明。软岩工程地质力学研究进展。工程地质学报,2⑴0姜福兴,谭云亮,韩继胜等。巷道围岩动态工程分类技术研究。工程地质学报,1999,7(3):243248谭云亮,姜福兴,范炜林等。锚杆对节理围岩稳定性影响的离散元研究。工程地质学报,1999赵国藩等。钢纤维混凝土结构。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9,18(4):397401.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暨IAEG中国国家小组联席会议在成都召开2001年10月10日在四川都江堰市召开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暨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AEG)中国国家小组联席会议。
联席会议上专委会主任委员、IAEG理事长兼中国国家小组组长王思敬院士首先发言,介绍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近几年来活动情况和学术动向;国际岩石力学学会和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跨学科联合的进展;对中国工程地质学科发展、中国工程地质工作者特别是青年人走向国际学术舞台、办好《工程地质学报》等问题提出了要求。王院士指出,中国正处于大规模建设时期,工程地质学面临千年机遇,机不可失,应抓住机遇参与国家工程建设,发展工程地质学。会上许兵秘书长向委员汇报了专委会和IAEG中国国家小组一年来的工作情况,肯定了一年来组织地区性的学术交流会;倡议2003年在我国召开国际工程地质专题会议。
会上根据王院士的提议,委员们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关于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改为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学会的建议建立工程地质教育委员会建立几个学术工作小组专委会与中国土木学会土力学学会、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加强联络,促进学科结合和融合的建议争取2003年在我国召开国际工程地质专题学术会议,建议青年委员会申办2010年国际工程地质大会专委会建立工程地质信息网络专委会设立工程地质专项奖,优秀论文奖、杰出贡献奖,每两年颁奖一次进一步办好(〈工程地质学报》在工程地质专委会2001年年会上委员们就上述问题进行热烈讨论,达成共识。工程地质学是国家建设的需要,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委员们均表示努力进取、迎接大西北开发的高潮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