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论述实行结构调整加快技术创新开发内销产品一试论我国麻纺织工业的发展方向一成雄伟(中国麻纺行业协会苎麻专业委员会长沙市410007)1基本概况中国麻纺织工业是以韧皮纤维和叶纤维为原料的特色纺织加工业,按其原料和工艺设备特征主要分为苎麻纺织、亚麻纺织、黄麻纺织,其它麻类纤维还有大麻、罗布麻、剑麻、菠萝麻、椰壳纤维等十多种麻纤维资源。
麻纺织传统的工艺在中国历史悠久,苎麻纺织距今己有4700多年的历史,早在唐朝,苎麻夏布的生产就非常普及。麻纺织的机器加工始于十九世纪末,从1890年建立**个机器加工的麻纺织厂到1949年的60年间,仅发展了11家麻纺织厂,主要为黄麻、苎麻企业,亚麻企业基本空白。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里,我国麻纺织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己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和完整生产加工体系的特色纺织业。
表中国麻纺织工业主要加工能力发展状况单位:万锭代1949年前苎麻纺锭亚麻纺锭黄麻纺锭工业技术及发展研宄,现为中国麻纺行业协会苎麻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我国麻纺织工业具有显著的资源优势。
国土幅员辽阔,具有适宜各种麻类作物生长的土地、气候等自然条件和耕作传统。苎麻是中国独特的麻类资源,产量占世界90%以上,种植历史悠久,历史上*高种植年份为1987年种植面积达775万亩,主要产地为湖南、四川、湖北、江西、安徽、贵州、广西等省(区),原麻产量高达56 7万吨。进入90年代后,苎麻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到2000年止,全国苎麻种植面积为200万亩,原麻总产量为15万吨。亚麻种植主要集中在黑龙江省,吉林、甘肃、宁夏、河北、新疆、内蒙古等省区也有较快的发展,近年来,在南方尝试种植亚麻亦取得了成功,目前全国亚麻种植面积约为170万亩,原麻产量35万吨,位居世界第二。黄麻主要产地在安徽、湖南、湖北、河南、四川、广西、山东等省区,历史*高种植面积达1487万亩,原麻产量41.1万吨,仅次于印度、盂加拉国,居世界第三位。
苎麻、亚麻、黄麻等麻类资源的发展,为麻纺织工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料资源,促进了麻纺织工业的发展。随着经济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天然纤维纺织品的消费需求将会有较大的发展,加快发展以麻类纤维为原料的纺织加工业,可改善纺织原料特别是天然纤维原料的构成,符合绿色消费的发展主题,丰富了纺织品、服装的品种。同时麻类纤维资源的发展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对改善农业种植结构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是世界上麻纺织大国。从总量上来看,目前麻纺织生产加工量、出口贸易额均居世界前列。其中,苎麻纺织生产加工规模及出口居世界首位;亚麻纺织生产加工规模居世界第二位,出口居**;黄麻纺织生产加工及出口规模居世界第三位。要实现由麻纺大国向麻纺强国的转变,还必需在结构调整,技术创新,产品开发上狠下功夫。
22000年经济运行情况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统计中心提供的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231家纺织工业企业统计、海关月报统计和中国麻纺行业协会苎麻专业委员会、亚麻专业委员会、黄麻专业委员会调查资料的分析:21 2000年中国麻纺织工业经济平稳长,且幅较大,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全行业利润总额2.38亿元,其它主要经济指标亦明显好于前年。
2000年麻纺织行业产品销售收入70. 41亿元,同比加17.3%其中苎麻纺织产品销售收入33. 00亿元,同比长95.65%;亚麻纺织产品销售收入2480亿元,同比长1600%全行业利润总额2.38亿元,同比1.45亿元,同比长302 36%亚麻纺织行业利润总额0.93亿元,同比长35%.亏损企业亏损额1.08亿元,同比下降28.48%.且亏损企业主要集中在黄麻纺织企业。
22麻类纤维及纺织制品出口大幅加。
2000年我国麻类纤维及麻类纺织制品出口呈现稳定长的形势,出口金额7.21亿美元,同比长29. 92%.其中原料出口7979.65吨,同比长3658%原料出口金额882.67万美元,同比长55%;麻纱线出口32283吨,同比长39. 77%,麻纱线出口金额10197万美元,同比长31.36%;麻布出口24177万米,同比长29.78%麻布出口金额37788万美元,同比长37. 2000年主要麻类纺织产品出口平均单价亦有加,苎麻布平均单价提高了15.24%亚麻布平均单价提高了6.75%.*终麻类纺织品出口有较大的长,其中亚麻盥洗织物出口长150%麻制装饰纺织品长90%其它麻制*终产品出口长2000年国际市场对我麻纱、布需求在1999年长的基础上继续长,且长幅度超过全国纺织产品平均幅。2000年国内共出口苎麻纱线20874吨(1999年为14868吨)同比长40. 39%出口金额6530万美元(1999年为5008万美元),同比长30.38%出口苎麻布7908万米(1999年为5855万米)同比长35. 32%出口金额9550万美元(1999年为6126万美元)同比长长10-%其中中苎纺织行业利润总额‘游20874g吨中,输往亚州为r0738吨h霉港vw. 2000年苎麻纱布出口结构上仍然是以坯纱、坯布为主。在出口苎麻纱线20874吨中,坯纱为11409吨,占总量的54 66%在出口的苎麻坯布7908万米中,坯布为4217万米,占总量的53.33%.苎麻纱布的出口动向仍然是以东南亚为主。在出口的苎麻纱仍然是我苎麻纱线*大的出口加工和转口市场,输往香港的苎麻纱线为17442吨,占总量的83.56%.在出口的苎麻布7908万米中,输往亚洲为7374万米,韩国上升为我国苎麻布*大的出口加工和转口市场。
同比长41.97%出口金额4649万美元,同比长5498%出口亚麻布16269万米,同比长24.25%;出口金额28238万美元,同比长32.62%.我国麻纺织行业自1999年下半年以来至2000年一直处于产销两旺的势头,呈现近两年来少有的好形势。但自2001年以来,产品出口及价格均有下降,全行业产品压库,生产经营又面临新的困难。苎麻纺织产品具体表现在纯苎麻纱布出口下降,苎麻棉混纺纱布出口加,亚麻纱布出口则全面下降。2001年1~6月份,国内共出口苎麻纱线15793.4吨,同比长23.37%;出口金额4840.26万美元,同比长10. 32%;出口苎麻布500446万米,同比长17.05%;出口金额549 236万美元,同比长6.01%:出口亚麻纱线2060吨,同比下降45 %;出口金额1277.11万美元,同比下降4437%;出口亚麻布4153. 16万米,同比下降18.6%,出口金额8319.47万美元,与上年基本持平。
表二2000年苎麻纱布、亚麻纱布出口统计商品名称出口进口数量同比%金额同比%数量同比%金额同比%苎麻纱线其中坯纱纯色纱混色纱苎麻布其中坯布纯纺布混纺布亚麻纱亚麻布其中纯布混纺布单位:纱线:吨;布:万米;金额:万美元21190吨遍比长35.e%生产苎麻棉混23生产效益同步增长2000年苎麻专业委员会统计苎麻纺织生产企业32家,实际生产能力苎麻长纺锭20.6896万枚,比1999年长33. 16%;短麻纺锭22万枚,比1999年长37.5%;苎麻织机6490台,比1999年长33 07%.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8.4313亿元,同比长78. 48%;完成销售收入33.0074亿元,同比长95.65%:出口创汇1. 01亿美元,同比长63.30%:完成利税2788亿元,同比长93.61%;实现利润1.4517亿元,同比长302.36%.全行业共生产纯苎麻纱线纺纱30974吨,同比长12. 63%;生产纯苎麻布5535万米,同比长56.22%;生产麻棉混纺交织布4416万米。从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的长情况来看,经济指标的长速度明显高于生产指标的长速度。
3“十五”我国麻纺织行业发展思路21世纪,全球进入新的经济时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步伐加快,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将必然推动经济改革与开放的进程。
在新的形势下,我国麻纺行业必须抓住机遇,实行结构调整,加快技术创新,开发内销产品,以加快我国麻纺织工业的发展,实现产业3.1实行结构调整结构调整包括生产规模结构和产品结构。根椐我国麻类种植资源的构成,我国麻纺织工业的布局主体上应形成北亚麻、中大麻、南苎麻的格局。目前,我国拥有亚麻纺锭22万多锭,年设计纺纱能力可达3. 5万吨,但由于原料不足,实际年纺纱只有2万吨左右。现有亚麻种植面积为160万亩,可年产打成麻2万吨左右,能保证纺纱1. 3万吨,如果目前各企业都开足生产,则年需求打成麻为5. 3万吨左右,亚麻原料至少有60%依靠进口,近几年内亚麻原料短缺己成定局。因此,今后亚麻纺纱生产能力不宜再发展加。
苎麻纺织生产加工能力目前保持在25万锭左右,实际生产的为20万锭,主要分布在湖南、重庆、江西、四川、安徽、江苏6个省市。现有苎麻种植面积200万亩左右。原麻产量15万吨,能保证苎麻纺织工业用麻。
麻纺织产品结构调整,要大力开发麻类混纺产品,开拓内销市场,大力培育麻纺织名优品牌产品,不断推出麻纺新产品引导消费,推动服装、服饰、家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生产企业开发生产以麻为主要原料的深加工麻纺织产品,逐步扩大麻类纺织品的应用领域和市场份额,实现加快麻纺织工业发展的目标。
3.2加快技术创新由中国麻纺行业协会提出的我国麻纺织行业“十五”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项目确定,重点解决麻纺织产品染色难易起皱等技术难题,全面提高麻纺产品的质量大力进行产品开发,努力扩大麻纺产品在国内的消费领域。
这些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项目的具体内容是:麻类纤维加工与装备开发研制一体化的技术改革项目。
苎麻生物脱胶技术推广应用项目。
苎麻传统化学脱胶工艺对纤维损伤大污染环境严重,己成为制约苎麻纺织发展的关键技苎麻纤维的可纺性和制成率,可降低成本大大减少环境污染,从根本上改变了苎麻纤维脱胶和纺织工艺生产技术落后的面貌。该项技术的研究目前己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下一步主要是进一步完善和推广应用。
牵切纺纱新技术及装备开发应用项目。苎麻纺纱工艺一直采用纺和精梳毛纺生产工艺技术存在有一定的缺陷。牵切纺纱是一项全新的技:术可以减少麻粒和短绒从而提高了麻条的质量和制成率,是传统苎麻梳纺技术的革命,要加快苎麻牵切纺纱工艺技术与装备的研制,尽快形成生产规模和能力。
坚持纺机制造和工艺相结合的方针,利用和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加快亚麻、大麻纺织工艺与设备的改造。加快纺制高支纱粗纱机、细纱机、短麻螺杆并条机、带压粗纱煮漂线等先进亚麻、大麻纺织生产设备的研制。
运用现代纺织技术及绿色染整技术,充分解决麻纺产品面料刺痒、折皱和染色难的问题,扩大高档麻纺织面料的生产,提高麻纺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大力进行麻纺织产品的开发,扩大麻纺产品在服装、家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的市场份额。
3.3开发内销产品我国麻类纺织产品90%是出口,且品种单调,在国际市场上没有竞争力,一旦国际市场发生变化,给国内麻纺织工业生产带来波动。麻类纤维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能,其产品吸湿、散热、卫生性能妊产品外观粗犷、色调柔和大方,穿着舒适,是理想的天然纤维服饰面料。我们要大力力口强麻类混纺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克其短处,取其长处。扩大麻类纺织产品的宣传,使国人了解认识和喜爱麻纺织产品。
麻纺织行业是我国具有特色的纺织加工行业,如何充分发挥这一特色行业的作用,是摆在我们全体麻纺界广大同仁面前的重要课题。我深信,通过我们的努力,我国麻纺织工术问题4-苎麻生勿脱胶技术的碟了业的厉1定会迎来雕的蠢天。htip://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