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纱线弯曲刚度测量杨萍于伟东(东华大学纺织学院上海200051)分析了测试炒线弯曲刚度各种方法的优缺点,着重提出采用改进电子单纤居强力仪法,测量毛涤混纺炒的*大弯曲强力等参数,来求得弯曲刚度。同时探讨了炒线弯曲刚度与炒线混纺比、捻幅与细度的相关性。
细度服用纺织品的使用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弯曲特征,如服装穿着的适体、造型的自然、成形的不起拱和无折皱等。经常折叠的户外运动纺织品(如睡袋、帐篷等)和产业用纺织品(如承受气压力的气袋织物或各种传输带等),其弯曲性能也是至关重要的。而织物构成的*基本单元为纱线,织物的弯曲性能受纱线的弯曲性能直接影响,且在交织屈曲、针编成圈中亦受纱线弯曲行为的影响。因此,明确纱线的弯曲性能,对确定后道加工工艺,对估计面料风格特征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
己有的纱线弯曲刚度的研究主要在于对测量方法的研究。纱线弯曲刚度测试方法虽然较多,但因模型和实际弯曲存在差距,或试验操作困难,或实验误差较大,而难以实施。在实践中主要有以下几种:悬臂梁直接测试法1、,此法将纱线看作一弹性体和各向同性体,虽可测得纱线弯曲刚度数值,但存在明显不足,即纱线结构并非各向同性,且截面线密度并不均一,故与等截面的悬臂梁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KapJIeH(卡尔列恩)法,此法假设纱线为圆柱形,与实际存在差异,纱线两端处张力也难以控制,以及纯弯曲阶段的负荷感量太小,而负荷大时,纱线伸长特征会介入,所有这些因素都影响弯曲测量;定义法计算弯曲刚度,理论性太强,适用范围较小,只适用与变形量小,作用时间短的情况;M.Platt法因为是从纤维性质和结构来分析单纱的弯曲刚度,考虑到的参数有纤维尺寸、纤维刚度、纤维的弹性模量、加捻程度等因素,故而理论性很强而应用不广;而心形法。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1990,215~216王锦成,于伟东。毛涤混纺纱弯曲刚度的分析中国纺织大学学报,2000,26(2):8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