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工业大学学报加速信息化建设,改造传统纺织企业王晓红(天津工业大学教务处,天津300160)现跳跃式发展,应充分认识推进信息化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并结合信息技术在纺织机械机电-体化、纺织工艺、纺织企业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等领域的应用,提出了纺织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方向。
为实现新世纪的发展目标,纺织行业迫切需要加快技术进步,推进产业升级,而信息化建设是产业进步和升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国家将纺织行业作为全国企业信息化的工作试点,这对推进纺织行业信息化建设将是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
1充分认识推进信息化建设的紧迫性、重要性纺织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实质上就是不断扩大信息技术在本行业或企业中的应用,提高信息资源在行业范围内的共享程度。推进纺织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是改造纺织传统产业,加快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重要环节和内容。
进入新千年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在纺织领域推进信息化建设更显得十分紧迫和重要。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1.1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是纺织行业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迫切需要和必要保证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依赖和资源共享关系更加密切,产业的资源组织及产品分销越来越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由此形成的信息流、资金流、物流日益蓬勃发展,从而导致了网络经济的迅速崛起,而网络经济的发展又从高技术手段上促进了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国际性流动,大大推进了全球资源共享和国际经济大循环,进一步加剧了全球市场竞争,有力地加深了经济全球化的程度。
我国纺织行业,在加入WTO之后,随着国际纺织品贸易自由化体制的重新确立,将会有更多的机会利用全球资源,更大范围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而面对信息网络的时代,这种竞争不能只依靠低成本、**格手段竞争,更主要取决于谁在信息技术方面投入大、谁掌握的资源和信息多,谁就强大,这与以往工业经济时代fl收稿晷:2fflm0a6―A1aM简介字a红碰)女―fst市人副教授All的市场竞争有着本质区别。西方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重组调整、技术开发和市场拓展,无一例外地通过信息资源的深化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重新确立竞争优势,进而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大程度地做到趋利避害。相比之下,我们的大多数企业还未摆脱传统工业经济的竞争模式,对原料、劳力等要素成本的依靠很大,落后的生产经营管理手段与信息网络时代存在明显的“代沟”,如果不尽快推进信息化建设来改变这一状况,不仅难以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要求,而且“入世”给纺织行业带来的贸易利益也很难说就完全归己所有。
1.2信息网络时代的技术成果,为传统纺织行业实现跳跃式发展和发挥“后发优势”带来了机遇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作为信息技术硬件基础的微电子技术发展越来越快,芯片的运算能力和性能价格比呈几何级数长,功能日益强大。飞速发展的软件技术,成倍地扩大了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和功能。密集波分复用、宽带移动通信、卫星通信技术等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IP技术及其它网络技术的发展,使网上信息流量长每6~9月就翻一番。通信、计算机和媒体技术的融合,促使数字化电子信息产品不断涌现,传统电信网开始向新一代综合信息网演进,网络的内涵将更加丰富,外延将迅速扩展。
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在Internet.网络平台上,向各国无论传统或新兴行业还是大小强弱的企业,提供平等共享的信息资源并且产生互动的效果,这对我国传统纺织行业无疑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会。这个机会的精髓在于,可以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成果全过程改造自己,将信息技术与纺织生产经营要素紧密地结合起来,利用信息网络提供的交流平台,超越繁琐而且是高成本的传统方式,十分便捷地直接参与经济全球化趋势打造出来的国际经济循环,节省宝贵时间,提高调整和改造的效率,实现跳跃式长,*终发挥“后发优势”缩小与先进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差距,提升国际竞争力。对我国纺织行业而言,要想进一步寻求生存和开辟新的长空间,势必要积极面对信息网络时代赋予的发展机遇,要坚定地树立抓住机遇就跳跃的调整意识、错过机遇就淘汰的危机意识,要争取主动,趋利避害,加快信息技术在纺织行业中的应用。
2信息技术在纺织行业中的应用传统纺织的实践来看,信息技术在纺织行业中的应用可以说是全方位展开,具体包括下列领域:2.1在纺织机械机电一体化中的应用近些年来,国外纺织机械己经向自动化、计算机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绝大部分纺织机械配有微机,进行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和工艺参数显示,在发生故障时,可自动撤换故障部件和自动调整工艺参数,进而实现无人操作,并保证产品品质。采用了变频技术、可编程序控制、在线检测、反馈工艺参数等电子技术;在物料及成品搬运和装卸上采用了机器人控制;开发出多道工序连接组成的设备,*终实现工艺流程连续化、全自动化。
2.2在纺织工艺技术上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向传统纺织工艺技术的渗透,使棉纺、毛纺、麻纺、丝绸、针织、印染、服装等行业通过设备更新,大大提高了工艺技术水平,开发出一批高科技产品。如印染行业的电脑配色、计算机微处理控制印花、染整、制网、CAD在图案数据上处理、分色描稿、激光制版、喷射印花、自动给浆、全彩无版印花等,特别是数字化颜色,即用数字确定颜色来代替人的主观反应,由于人对颜色的记忆很差,用语言对颜色的交流往往很不准确,用数字的方法描述颜色的外观,可以准确地交流颜色而不用提供样品。又如服装行业大量采用CAD/CAM技术用于面料和款式设计、色彩搭配、自动样板放缩、直观样板修正、自动挑料、自动裁剪等121.今后缝纫技术的发展将通过C/M,将一台机器设置的工艺参数传送到其它机器上,通过传感器和控制技术的发展,使加工过程一致性,加工实现自动化。服装行业还引入了快速反应系统(QR),设计和组织不仅能快速反应各种要求,且具有随机性能和预测性能,以提高产品的性能和效益。
2.3在纺织企业生产管理中的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于生产管理中,从而根本改变了传统的纺织行业的生产管理方式及市场开发和贸易的操作方式。通过企业管理智能及自动化管理系统和软件,在信息收集(生产、经营和管理)、系统分析、企业规划和目标决策等企业管理手段上实现智能化和自动化,包括产品设计、加工过程、物料存储和输送、产品检测、生产管理及办公智能等都实现自动化131. 2.4在市场营销售中的应用国外纺织企业广泛应用网络远程通讯技术,其生产组织、装备、设计、营销等不再像过去那样一对一地进行,而是形成多对多的关系。企业领导通过“营销”来传统纺织向现代纺织转换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人发达国家运用“数码”纺织改造hing指挥企业生产gt产品设计尤其是电子商务的实现,瞬息万变的服装世界与纺织企业相联通,将消费与开发汇合在一起,当服装信息一旦从网上发出,服装设计、品版、服装文化、面料、服装企业等一系列电子商务活动就会同时行动,纺织企业可按订单快速组织生产,这种以消费者为导向的产业结构,使商业部门与纺织企业通过互联网建立起密切的协同合作关系,大大缩短了交货期,降低了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121. 2.5建立行业综合信息网络许多国家普遍重视信息化建设,其中包括建立行业性综合信息系统,不断扩大信息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和服务,提高信息资源的共享程度。该系统信息覆盖面普遍较宽,体现出信息的综合性质,并成为行业的信息枢纽:提供各类专家的“精品”咨询,为企业决策提供服务;建筑网上交易平台,提供中介服务等等。先进的行业信息系统要求信息资源高度的共享,这就要求做到信息管理标准化,主要包括信息加工标准,信息记录标准,信息检索标准,信息传递标准,质量管理和控制标准,由此才能保证共享网络的建立和运行。
3纺织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方向我国纺织行业受国家信息化水平的整体制约,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与发达国家同行业之间差距较大,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一是国产纺机设备信息化水平普遍较低,引进设备存在重硬件、轻软件的弊端,设备的信息化功能利用率不高;二是以信息技术为主体的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生产工艺的步伐缓慢,传统工艺在生产中依然担当“主角”,导致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普遍较低;三是企业内部计算机信息管理普遍较为薄弱,多数运用主要限于财务、工资、人事,由真正形成体系化管理很少,联网的就更少,建立ERP的企业犹如凤毛麟角;四是电子贸易尚处初创阶段,不少企业对电子商务知之很少,网上交易平台闲置较多,支付、配运及网络安全问题有待解决;五是行业信息网官味较浓,缺乏商业化运作,信息深度加工不够,覆盖面不宽,利用率也低,针对性信息服务有待加强;六是企业信息技术及网络人才匮乏,存在着招不来、留不住的问题111.目前,知识经济己在全社会引起广泛重视,行业内己开始研究和讨论这一问题,而发展知识经济的重点就是发展信息经济、网络经济,从而为推进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奠定了思想和理论基础。国家信息产业部己正式决定,纺织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被列为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试点行业,这是我们推进此类工作的一个重要契机。国家有关部门己经对“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络”进行了专家鉴定,一致认为,该网络达到了国内同类网络的**水平,是国内纺织领域*具权威、*有影响力的信息网络。此外,社会的信息网络人才供给目前也较为充足,只要机制有效,行业信息化建设所需要的人力资源应该能够保证。为此,我们应该把握纺织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方向,以推进纺织行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首先应加大纺织生产领域中设备、工艺的信息技术方式开发和利用。在设备方面,要重点围绕各纺织行业(棉纺、毛纺、麻纺、丝绸、针织、印染、服装等)的关键设备,通过科技攻关、自主开发、专项目引进、消化吸收、合资合作等方式,提高设备的机电一体化水平,使纺织机械技术与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自动检测等技术的紧密结合,并且在实际的生产中发挥作用。在工艺方面,要坚持走传统工艺与高新技术或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做到引进消化与自主开发相结合,并根据市场需要,开发更多技术含量高的产品。
同时要推进企业信息化基础建设,根据企业信息网络建设普遍落后的情况,有计划、有步骤推进企业ERP系统的开发和应用,*终形成整个行业信息化建设的网络基础。并积极稳妥地推进电子商务,完善纺织行业信息数据库建设,全面提高信息服务水平。要加强信息技术人才的培训,人才培训工作要从普及信息网络基础知识、重点培训企业技术管理人员、开展国际信息技术交流等多方面进行。
4结束语纺织行业的信息化建设,要善于结合本地和本企业的具体情况自主地开展工作,要走集约型建设的路子,加强与海外合作搞开放式建设,按照IT产业的机制,吸引和培养专门人才,这是信息化建设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