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体制改革强化管理创新江苏中恒纺织有限责任公司史家文唐灯亮我国加入WTO后,国有纺织中小企业在全球市场中处于劣势,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明显不足,加之多年来企业负担超过承受能力,问题较多,积重难返,依靠自身力量难以克服面临的困难,结果发展停滞,亏损加剧,导致破产解散。企业破产,虽有其积极的一面,但造成政府财政收入减少、银行及其它债权人的债务落空、职工生活无着落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后果是不可忽视的。造成国有纺织中小企业困难的原因,主要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企业制度、技术素质、组织结构等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管理原始,质量不过硬,产品老化。因此,党的十五大提出了“抓大放小”的大政方针。“抓大放小”,即对中小型企业,按市场经济规律,在体制和管理上进行根本变革。因地制宜,一要采取或租或售或股的形式,让其脱胎换骨,改变生存方式;二要加强内部企业管理,坚持管理、产品、技术、组织和观念五大创新,使中小型纺织企业跃人市场经济的大潮,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竞争主体。
一、国有中小型纺织企业的产权制度变革江泽民总书E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因此,制度创新就是改革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旧机制,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资产存量进行整合重组,如联合、兼并、实行股份合作制和公司制改造、出售、拍卖等方法;另一方面在产权归属不变的情况下,对企业经营方式进行改革,如划小核算单位、承包、租赁、委托经营等手段。通过改制、改变落后陈旧的运作方式,提高集约经营水平,实现经济效益*大化。
1、国有中小型纺织企业的租赁(包括承包经营)。对企业资产数额较大、包袱沉重的国有中小型纺织企业,在严格审核现有资产、摸清企业家底、严格审核审查承租“法人”资质和资格的情况下,制定一系列确保企业资产在承租或承包期内不得流失的具体办法,解决好租赁或承包后原企业债务和所有职工的养老保险等问题,实行租赁或承包经营。各级政府及部门必须依法保护承租人或承包人合法经营和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2、国有中小型纺织企业的出售(包括让大企业、中外合资企业乃至国外企业进行购买、控股或兼并)。对于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生产经营难以为继的国有中小型纺织企业实行依法破产出售,让大集团、大企业购买或兼并,或有偿转让给其它法人或自然人,减轻政府和社会负担,减少国有资产流失,维护社会稳定。具有生产技术、经营管理及营销市场优势的大企业通过购买、控股或兼并等方式,对相关联的小企业,进行资产重组,使之成为其成员或协作单位,扩大企业规模,或者优势互补,形成规模效应,取得规模效益。由中外合资企业或国外企业购买、控股或兼并,可以引进外资和国外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经验,确保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3、国有中小型纺织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对于一部分经济效益好、有发展前途的企业,由资产评估公司严格评估,将国有资产出售给企业职工,将企业改组为股份合作制,使企业职工具有出资者、劳动者的双重身份,增强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提高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也避免了失业。在当今市场经济发展不完善、资金短缺的环境下,这种股份合作制具有较为明显的体制优势。
二、国有中小型纺织企业改制过程中必须注意的事项国有中小型纺织企业在产权制度改革时必须重点解决好四个方面的问题。一要重点抓好企业的资产评估,必须确保由具有评估资格的中介机构,对企业资产依法进行评估,杜绝国有资产的流失。二要重点抓好企业改制形式的实现,必须严格按企业所有制形式,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切实制定具体的改制方案,严格审查“法人”资格和购买能力,确保平等竞争和择优选“人”,杜绝形式主义、表里不一和名不符实。三要重点抓好具体手续的办理和资产转让关,必须确保产权转让、工商注册、存贷款转移和房地产变更,保证企业售出款项、承租人租金、承包人风险抵押金或持股人股金按时足额收缴。四要重点做好企业社会保险制度的对接和党群组织关系的建设。改制企业必须解决好企业的社会保险如养老、失业、医疗保险等遗留问题,做好衔接。同时,要建立好党群组织,按其章程开展活动,继续发挥好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群团组织的纽带作用,保证企业的平稳过渡,促进社会安定……
三、国有中小型纺织企业的管理强化与创新国有中小型纺织企业的产权制度明晰后,其内部管理的好坏是搞好企业的关键。那种“一股就灵、一租就灵、一售就灵”的想法是不切实际和有害的。因此,改制后的中小型纺织企业强化管理和坚持创新是实现持续快速发展的**出路。
强化管理就是要贯彻科学管理的思想,在标准和方法上下力度落实。改制后的中小型纺织企业管理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形成自己的特色。在管理思想上,坚持以人为本,挖掘潜力,自我加压,争创一流,自觉追求效益*大化;努力提高班子素质,提倡艰苦奋斗,廉洁奉公,奖优罚劣,坚持厂务的公平、公正与公开,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创造“严、细、实”的管理特色,坚持走以提高内涵为主的发展道路,以少投人、短平快项目为主,实现集约化经营。在管理标准上,坚持规范化经营,保证企业各项工作走上正轨;严格执行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各项规章制度,瞄准国内外先进水平,高标准、严要求,狠抓落实、检查和考核。在管理方法上,坚持继承和创新,一方面要继续抓好“设备、工艺、操作”三大基础管理,另一方面根据市场需求,坚持走质量增效之路不动摇,强化内部管理,“眼睛盯着市场,功夫下在现场'所谓”眼睛盯着市场“,就是要根据国内外原材料市场、产品市场、资金市场的供求变化,抓住机遇,为己所用,过好市场关,使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体。”功夫下在现场“,就是根据纺织的特点和市场要求,在抓好设备安全、稳定、长周期、满负荷、优化运行的基础上,做到生产上”精纺细织“,管理上”精雕细刻“,技术上”精益求精“,财务上”精打细算“,努力降本增效,增收节支,减员增效,清债增资,低投多出,增强企业的抗御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提高盈利能力,争取*佳效益。
首先,管理创新要在思想管理上创新,要针对市场经济的特点、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和生产经营的实际,大胆探索,形成一套利于生产、激发经营、调动员工积极性的科学管理思想。其次,要在管理方法上创新。
在强化管理工作的同时,学习、借鉴国内外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结合企业实际。吸收、推广、实施目标成本管理、零缺陷管理、日清日高管理、精益管理等先进管理方法,促进企业素质和员工素质的提高。第三,打破计划经济思想的桎梏,消除“等扶持、靠政策、要优惠”的思想,克服畏难情绪坚持“三个有利于”的原则,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不懈追求卓越的目标开拓进取。第四,要在组织上创新,实行董事长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在运行机制上,根据责权利统一的原则,进一步划小核算单位,模拟市场运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同时,要按照市场规律建立营销、成本、质量、产品开发四个体系,以新的运作模式规范员工的思想和行为,达到运行有序、职责明确、权益兼顾。在用人制度上,对管理人员实行聘用制和末位淘汰制,对员工实行合同制,竞争上岗,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在分配制度上,引进激励机制,建立一整套公正、合理、注重使员工付出与所得相吻合的分配机制:对经营者推行年薪制;对管理人员推行职务工资制;对营销员推行按销售收人和销售毛利比例提取工资制;对技术人员推行项目工资制,成果、效益分成;对员工推行技能工资制,实行同工同酬,合理调整分配结构,激发广大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性。第五,要在产品上创新。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是要生产出满足用户需要和市场接纳的产品,中小纺织企业应吸取过去的教训,要根据自身的规模、装备、技术等实际,避开大企业的产品,放弃兄弟企业结构雷同的产品,积极研究市场,寻求新的途径,不断开发新品,走多品种、小批量的道路。产品创新,一要提高现有产品的适应性,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促进产品升级换代,拓宽市场;二要根据市场需求,积极开发适销对路、效益较高的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三要根据市场发展的趋势,积极研制新产品,创造自身特色,引导消费市场;四要搞好包装设计,注人企业文化,扩大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