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糠膳食纤维对NOI吸附作用研究胡国华(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上海200234)半纤维素B两种膳食纤维,在体外模拟条件下分别采用不同的分析测试方法测定它们对NOi的吸附作用,发现两者在pH =2和3时对NOS都有显著的吸附作用,在pH =2时吸附量分别为19.71|imol/g和6.25(imol/g,并由此就米糠胳食纤维具有的领防和抑制结肠癌作用的可能机理进行探讨。
1前言米糠膳食纤维主要具有抑制血清胆固醇上升和预防结肠癌发生两大生理作用〔1〕。不同的膳食纤维源产生这两种生理作用的机理很可能是不同的〔2〕,而到目前为止,对于米糠膳食纤维能预防和抑制结肠癌的作用机理还不很清楚。
通常只是认为结肠癌是由于某种刺激物或毒物停留在结肠内的时间过长所引起。食物中膳食纤维进入大肠被部分地分解和发酵而诱导大量有益好气菌繁殖,刺激了肠道粘膜并加快粪便排泄,使得致癌物随未被发酵的膳食纤维迅速排出体外,明显缩短了毒物与肠粘膜的接触时间,起到预防结肠癌功效。亚硝酸根离子能与仲胺、叔胺反应形成亚硝胺,后者已被证实是人和动物的致癌剂。动物实验研究表明,米糠膳食纤维能防止和抑制结肠癌的发生(1),因而作者推测米糠膳食纤维同NOT或亚硝胺之间有可能会产生某种作用。
本文就制备的米糠不溶性纤维和米糠半纤维素B对NO〗的吸附作用做了试探性研究,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证实了作者的推断,发现在胃液pH值条件下米糠膳食纤维对NOI具有显著的吸附作用。
2材料与方法2.1主要仪器与试剂离心机、旋转式粘度计、旋光仪、振荡器、氮气瓶、篼速粉碎机、恒温搅拌器、722光栅分光光度计、酸度计、透析管(截限分子量8,000,美国进口)耐高温糖化酶(无锡酶制剂厂)、木瓜蛋白酶(广州酶制剂厂)、t淀粉酶(连云港酶制剂厂)。
NaNOI,对氨基苯磺酸、盐酸萘己二胺、浓硫酸、苯酚、糠醛等均为国产分析纯试剂。
2.2主要材料2.2.1米糠不溶性膳食纤维制备‘称取lg已脱脂新鲜米糠(脱脂方法见〔3〕报道),加水l,000ml,悬浮2小时后,用稀硫酸调pH至5.0~5.4,55C保温搅拌持续4小时,后以NaOH液调pH至6.0左右,并升温至65C,加人0.8%(W/W)a淀粉酶,消化1.5小时后,加入固体NaOH使其浓度为1%,再升:20010912温至95~100°C,蒸发15分钟并不停搅拌,亚麻布过滤,并多次清洗,直至溶液为中性。*后放入烘箱中60C下干燥16小时,取出后磨碎得到22g60~300目之间的不溶性米糠膳食纤维粉。其理化特性见表1(溶胀力、持水力测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