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纤维和Lyocell纤维的物理指数如下原料主体长度mm线密度dtex干断裂强度cn/dtex回潮色泽竹纤维淡黄乳白竹纤维和Lyoceir混纺纱采用棉包混和,其工艺流程为:FA002抓棉机A006B混棉机A036开棉机A092双棉箱给棉机A076单打手成卷机FA212梳棉机FA303并条机(头并)-FA303(二并)A454粗纱机FA506细纱机1332M络筒机。
3、各工序的工艺配置及技术措施:竹纤维和Lyocell纤维成束状,纤维整齐度好,短绒杂质少,成包体积和重量差异不大,基本特性相似,故在抓棉机上混合。为了减少对纤维的打击、搓揉,减少棉结和短绒的产生,提高棉卷均匀度,清花工序采用棉包混和、短流程,以梳代打,多梳少打,减低打手速度的工艺配置。
将A036打手换成梳针打手,用弧形板将打手底部封死,梳针打手速度控制在450-480r/min,综合打手速度90r/min,同时注意风扇速度。为了减少静电,提高可纺性,除严格控制车间温湿度外,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喷洒一定剂量的抗静电剂与水的混合液。另外适当增大紧压罗拉压力,减少粘卷,稳定生活,将纺好的卷子用塑料布包好待用。
两种纤维的整齐度好,短绒含量少,所以梳棉以“低速度,大隔距,大速比,多梳少打,减少纤维损伤”为原则,使纤维得到充分的梳理和良好转移,适当降低刺辊速度,加大锡林和刺辊的速比,合理配置针布。锡林速度330r/min,刺辊速度790r/min,锡林和盖板间隔距为0.25mm、23mm、0.20mm、0.20mm、0.23mm.竹纤维和Lyocell纤维卷曲少,纤维间的抱合力较差,棉网易下坠,棉网转移困难,故适当设定生条定量,合理配置张力牵伸,道夫速度也不能太高,控制在18-20r/min,适当调整大轧辊压力,防止棉条松散,相对湿度控制在62-65%之间,防止粘卷及绕锡林,降低生条不匀率。
由于竹纤维和Lyocd丨纤维都比较蓬松,抱合力不是很好,生条中纤维伸直平行度差,有大量的弯钩纤维,并条工序对成纱质量影响较大,并合根数、牵伸分配都直接影响并条条千,因此,并条工序要尽量提高纤维伸直平行度,降低其重量不匀,我们采用两道并条、顺牵伸方式,尽量伸直纤维。头并用6根并合,二并用8根并合,适当放大隔距,调整好压力。为了减少因静电造成缠皮辊,车速不宜过高,选用抗静电胶辊,相对湿度控制在65%左右,保证熟条条干均匀。
粗纱采用低速度、大隔距、小后区牵伸倍数。后区牵伸倍数1.24,罗拉隔距25X35,粗纱捻系数偏大控制,一般75左右为好。抓好操作,严防开关车造成的细节,调整好张力,保证生活正常,粗纱条干cv%控制在5.2以下。
细纱工序是成纱的*后一道工序,其工艺的合理性对成纱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我们采用针织纱工艺,即“两小一大”:小后区牵伸、小钳口、大隔距,后区牵伸L25,钳口隔距3.5mm,罗拉隔距18X35.因粗纱捻系数偏大,加压要合理。同时注意钢丝圈和钢领的合理配置,适当降低锭速,减少毛羽。因竹纤维和Lyocell纤维较蓬松,极易堵塞笛管,所以要保证风量,降低断头,减少因堵笛管造成的质量波动。皮辊选用邵尔70度胶辊,相对湿度65%左右。成纱指标如下:条干cv%值13.2%,细节4个/千米,粗节32个/千米,棉结63个/千米,单强312.6CN,单强cv%值9.6%,毛羽指数4.76,重量偏差+0.5%,重量cv%值1.6%.我们在1332M型络筒机上生产。为控制成纱棉结和毛羽,适当降低络筒速度,低于9r/min为宜。同时注意滚筒无毛刺,通道光洁,探杆控制作用良好,严防磨断头。控制好电清参数:短粗160%X2cm、长粗40%X40cm、长细35%X40cm.另外,要注意控制捻结质量,打结后必须验结。
4.1竹纤维与Lyocell混纺纱产品的生产,主要以原料性能为主,重点解决混合、开松、分梳、转移等问题。为了防止静电造成绕皮辊、罗拉,各工序根据情况控制好温湿度。为了提高产品的制成率,需做好三基管理,减少断头,络筒工序更要注意成纱捻结质量,适应织物的外观要求。
4.2竹纤维与Lyoceir混纺绿色环保型纺织品具有光泽亮丽、手感柔滑、吸湿透气、穿着舒适等特点,并且具有抗菌功能,定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1、赵宗泽:竹天丝混纺织物的开发与实践;金生杯**届全国棉纺织行业中青年科技工作者论坛论文集(2005年)2、章友鹤:竹纤维的特性与纺纱加工技术;现代纺织技术(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