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
互联网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服装产业服务化,必将推进发展动力创新、产业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我们期盼在服装产业内部分化或从产业外部进入,形成一批新的信息、物流、金融、文化等专业化服务性的企业或平台化企业,从而能够适应和引导新的服装消费趋势。
服装电商企业韩都衣舍副总经理贾鹏告诉记者,韩都衣舍近几年的突飞猛进可以说与互联网信息化密切相关,积极利用大数据,不论是是服装的销售曲线,还是客户评价,都可以**时间采集并加以统计分析,迅速指导产品的研发和销售,整个供应链都做到有据可查,只生产消费者喜欢的款式,打造出了一个快速反应、柔性高效的柔性供应链仓储模式,对产品销量能够做出合理预测和有效规划,从而能够始终牢牢的把控市场动向,在完成销售目标的同时,可以保证较高的售罄率,避免了库存积压等问题。
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杰为记者介绍恒天集团将互联网技术和传统纺机制造紧密结合,利用新纤维材料,创造工业试点的产品,实现其数字化、连续化、自动化。我们将传统的纺织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跟互联网技术进行结合,推出中国版工业4.0的纺织成套产品,并在银川市落地建设了一个标准的12.5万吨的标准数字化车间,同等规模的工厂,原来至少需要一万名工人操作,如今,却只需要几百名工人操作电脑即可完成生产和管理,实现工业4.0的概念,张杰说。
传统品牌也应积极拥抱互联网 ,线上线下相互融通,实现从困境中突围。服装是衣食住行的生活基点,是美好感觉的时尚原点,要通过提升创意设计基础能力、研究发布流行趋势与色彩体系、加强创意设计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品牌内涵、品牌附加值和软实力。服装行业大规模制造、同质化生产、强推式铺货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已经过去。随着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可以预计,未来服装行业个性定制、智能制造和柔性生产将成为常态,诸多服装企业已经在这方面开展探索和尝试,将会带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产品升级换代。
纺服业格局变化会呈现怎么样的未来?
2015年纺织服装业在资本市场的表现抢眼,而在专业分析师眼中,行业开始发生变化。中金公司纺织和服饰行业分析师郭海燕认为,纺织服装行业需求端结构性变化显著。
从细分领域看,分析2016年纺织服装业的格局变化主要参见三个思路:
1)老龄化带来的对健康、旅游、运动健身等的需求;
2)女性收入提升带来的她经济需求;
3)90后平均消费倾向提高带来的粉丝经济、品牌电商发展等。
资本市场机构认为,目前纺织服装行业呈现三大趋势:
(1)专业化趋势,从商品转服务,从重资产转轻资产:行业分工趋于专业细分化,带来规模效率,轻资产服务型企业将占有一席之地。
(2)整合化趋势,平台化优势显著,行业整合者出现:行业进入过剩产能去库存化阶段,纵向整合、水平并购等方式是未来壮大手段之一。
(3)精细化分工,整合并购未来是做强做大的主要方式之一:分工细分化带给产业整合者机会,重构产业链价值体系,平台优势有助提升市场占有率。
未来五年服装网络购物市场继续增速
明年维持弱复苏态势,网购市场持续升温。纺织服装行业受到国内外经济不景气、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客观因素影响,终端消费与出口均未出现明显回暖迹象,但经过两年多的调整,企业去库存进展良好,盈利能力缓慢恢复。网络购物市场持续扩大,预计未来五年服装网络购物市场将保持20%-30%的增速,到2020年,服装网购市场规模将达到3万亿水平。
童装保持较高速增长,二胎政策刺激消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22015童装产业报告》显示,童装产业总产值年增长率可达25%至30%;预计今年我国婴幼儿服饰棉品和日用品的市场容量将达到2279.8亿元。
随着二胎政策的全面落地以及80、90后父母消费观念的转变,预计未来童装市场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2017年童装行业规模将突破3000亿元。且随着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中小企业逐步淘汰,资源向龙头企业聚拢,核心竞争力提升。
2015年上半年跨境电商B2C交易占比为8.1%,消费者多为25-30岁人群,未来随着这部分人群收入水平进入上升期,B2C交易占比将进一步提高,成长空间较大。明年跨境进口电商将会集中爆发,竞争局面进一步升级,进入混战模式,未来格局尚不明朗,但存在较多机会。
跨境进口电商新蓝海。目前跨境电商以出口电商为主,2015年上半年跨境出口电商占据84.8%,进口电商占15.2%。随着政策推动、物流成本的降低、清关环节的规范等因素影响以及海淘消费需求的旺盛,进口电商的占比将逐步提高。2014年跨境进口电商交易额为4762.9亿元,同比增长58.9%;08年至今复合增长率高达5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