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纱品种:C14 5e.配棉:品级3.7级,长度29mm纤维细度1.8dteS,马克隆值4 2设备调整、工艺配置及纺纱专件优化bookmark1作稿简期=华男,工程师,丨,434300开清棉工序要对所有的输棉通道,特别是转为了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我公司对部分纺纱流程进行了重定量、大牵伸工艺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减少了劳动用工,提高了生产效率。通过对工艺、设备调整及各主要工序纺织器材的优化配置,产品质量也得到了稳定提高。
1纺纱品种、配棉及工艺流程48回潮率8.3%含杂率1.短绒率16.1% A)02型抓棉机一A)06型混棉机一>FA104型六辊筒开棉机一>FA022型多仓混棉机>FA106型豪猪开棉机一>A)92型双棉箱给棉机>A)76型单打手成卷机>FA201B型梳棉机一>FA315型并条机俩道)~>FA458型粗纱机一>FA507型细纱机一>fo21C型络筒机向处,进行细致的检查,清除挂花,磨平毛刺,保证输棉时气流畅通、给棉均匀。对剥棉刀、尘棒、罗拉、输棉帘以及尘笼进行了砂光,确保表面光洁不挂花,原棉输送、转移顺畅。我们还对各处隔距进行精校,保证打手锋利,隔距正确。*后我们对多处光电、行程开关及自停装置进行了认真检查,确保灵敏完好。
成形变粗,原彩条布不能完全包覆,梳棉工序不能做到一个棉卷生产一桶生条。为此,我们将A076型单打手成卷机定长牙由原来的40齿减少为38齿,减少后棉卷计算长度为342m棉卷实际长度为355m正卷干重为15.8kg由于棉卷产量变化不大,清棉工序各机型开松、混和、除杂等工作负荷变化不大,但我们为了提高八)02型抓棉机运转效率,实现少抓、细抓、勤抓,特意将自动抓棉机刀片伸出肋条距离由4改为2mm使运转效率由88%提高到93%.我们在清棉工序严格实行“杂质早落、多落、少碎、多梳少打、充分混和”的原则,棉卷的伸长率、重量均匀度、正卷率均达到了公司要求。
22梳棉工序梳棉工序是纺纱流程的“心脏”,实行重定量必然会加梳棉各分梳元件的针面负荷。为确保棉网质量、生条结杂以及生条重不匀等质量指标稳定,必须保证梳棉工序的“五锋一正”,即锡林、道夫、盖板针布、刺辊齿条、固定盖板及预分梳板必须具有较好的锋利度、圆整度和光洁度,对纤维有足够的分梳力和穿透力。为确保各处隔距准确,我们加强平车和检查工作,修复和精校锡林、道夫、刺辊、给棉罗拉、剥棉罗拉、上下轧辊,保证其圆整度、平直度、同心度,确保工艺上车。我们还要求搭配好齿轮,减少机台振动,减少隔距走动,只有这样,在重定量条件下梳棉的分梳、除杂才会更充分,剥取、转移、成形才会更顺畅,质量才会更稳定。
5g/5m增加到24g/5m后,在纺纱器材不变的情况下,生条结杂由98粒/g上升到156粒/g棉网质量也难以达到要求。针对该问题,我们将锡林针布由AC2525X01550型改为AC2030X015401型,减小了针齿高度及针齿工作角,齿密达到了1075齿/(254mm)强了锡林与盖板间的梳理作用,42型改为MCH45P型,齿密达到450齿/(254mm)这种花纹型优质钢材盖板的针齿前稀后密,有利于对盖板与锡林间的纤维进行充分细致地分梳,有效排除棉结杂质和短绒,对降低生条棉结、杂质效果明显。道夫针布由AD4030X01890型改为AQ3830RX01880D型,齿密达到448齿八254mm)并且针布侧面有花纹,这样更利于棉网的剥取和转移。刺辊齿条由AT5610X05611型改为自锁式AT01005032VP型齿条,不仅齿密达到40齿八254mm)更能充分分梳较厚的棉层,而且自锁式齿条更具有抗挤压、抗冲击能力,设备安全系数更高。
采用新型前后固定盖板,将后面3根固定盖板选用BH140型,齿密为140齿八25能有效地对棉层进行预分梳,清除大的棉结杂质,更主要的是减轻了锡林盖板分梳区的针面负荷。前面3根固定盖板选用BQ20型,齿密为620齿八254mm)它能将经过锡林盖板分梳区梳理的棉层再次进行细致分梳,并通过机前棉网清洁器进一步排除杂质和短绒让棉网更清晰。经过以上分梳元件的优化配置后,梳棉棉网清晰度好,棉结、杂质下降到82粒/g生条重不匀稳定在28%左右,各项质量指标均达到要求。
23并粗工序为保证并条、粗纱工序条子重量准确、条干质量稳定,必须保证棉条在牵伸运动过程中有足够的握持力和牵伸力,这就要求我们在牵伸工艺上进行系统研究。我们对并粗工序的摇架进行逐台逐锭精校,并条前罗拉压力保证在333N以上,粗纱前胶辊双锭压力保证在176N左右。同时我们对并条胶辊、喇叭口、压力棒调节环、牵伸齿轮以及粗纱胶辊、喇叭口、集合器、隔距块、牵伸齿轮等均做了前期准备,以确保能生产出重量准确、条干良好、成形美观的粗纱。
针面更撼穿透力和分力。盖板针触trMmCk拉隔距为。篦真5为加强。牵伸区对纤维的etbookmark2我们在牵伸分配上也适当进行调整。将头并干定量由165g/5m大到23g/5m为避免堵喇叭口,我们将头并喇叭口直径由3 0mm增大到34mm为了让重定量棉条更好地牵伸伸直,我们将后区牵伸由1.9倍大到21倍,压力棒调节环直径为8mm在牵伸顺利的情况下,罗拉隔距仍然为5nX15mm将二并干定量由156g/5m大到22g/5m喇叭口直径由28mm大到32mm后区牵伸控制在1.2倍左右,罗控制力,二并压力棒调节环直径为7. 1mm前中后胶辊直径均选用385经试验,并条重量不匀率平均值为0 4g/10m大到6 8g10m喂入喇叭口径大为16mmx 4mm(宽X高)后区集合器口径大为12 X4mm(宽X高)前区集合器口径大为10X 4mm(宽X高)隔距块选用5 5mm后区牵伸选用1. 24倍。为避免细纱牵伸不开,粗纱捻系数控制在107左右,前胶辊直径在31mm以上,后胶辊直径在30以上。生产正常后测试,粗纱条干CV在5.5%左右,重量不匀率在09%左右,各项质量指标良好,为后工序产品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4细纱工序实行重定量、大牵伸工艺后,必须解决牵伸不开这一问题。要逐台逐锭校正摇架压力,前胶辊双锭压力必须保证在147N以上,前胶辊直径必须在29mm以上,还要适当大罗拉隔距,大后区牵伸倍数,以确保握持力与牵伸力的匹配。要加强细纱设备的基础工作,搞好日常检修,及时排除隐患。
4g/10m大到6 8g10m后,纺纯棉14 5e纱总牵伸在50倍左右,这就对设备、工艺及纺纱器材的配套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达到优质、高产、低耗的目的,我们采取了以下多方面措施。
优化细纱工艺。我们将细纱前胶辊直径调整到29mm以上,前罗拉双锭加压调整到147N罗拉隔距由原来的18 nX25mm调整为19mmX28mm后区牵伸由原1.17倍调整到1.25倍,前胶辊前冲4mm中铁辊由后移2mm调整为后移1mm优化细纱纺纱器材及专件。一是将原6833型上销改为RS6939S型细纱直板上销,主牵伸区变为曲线牵伸形式,缩短浮游区长度,有效控制浮游纤维变速点,加强对纤维的控制;二是采用新型曲面下销更换原曲面阶梯下销,减小了上托高度,缩短了浮游区,更好的稳定纤维变速运动,减小变速差异;三是采用耐磨性能良好的WRC965型铝衬套软弹性不处理胶辊;四是采用弹性好,变形小,握持性能隹抗静电性能优的LA-2型胶圈。
减少细纱毛羽。采用前胶辊前冲4mm缩小纺角区钢丝圈潘器隔距调整为」。
mm减少钢丝圈挂花。采用加工精度更高、使用周期更长的特制IG14054型高精度轴承钢钢领,采用走熟期短、耐磨度高、使用周期长、半圆截面形的BRACKER钢丝圈及超高耐磨的SB-9A型直径2.5mm小孔导纱钩。这一系列措施对减少细纱毛羽效果非常显著。
优化操作。由于粗纱产量加大,值车工换粗纱的次数减少,我们合理安排,将值车工原来换粗纱的时间用在做清洁、走巡回上。由于巡回清洁得到加强,成纱条干CV重量CV以及后工序的纱疵均达到了质量要求。
25络筒工序优化电清工艺,采取多倒筒、多对比、多研究、多试验的方法,做到该切除不保留,该保留不误切,重点加强对短粗节和长粗节的有效控制,追求用户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平衡。另外,我们严格控制筒子外观成形和绞纱袋装质量,采取多检查、严考核,把好*后一关。筒捻工序配备Uti电清检测头,该设备对号数偏差较敏感,只要号数偏差参数设置合理,异号纱以及重量CV值较大的纱线均能报警清除。
3质量水平实行重定量、大牵伸工艺后,成纱质量得到稳定提高。经检测,c145e成纱质量指标:条干CV145%,细节11个/km粗节145个/km棉结282个/km毛羽指数H45条干CV值及毛羽均达到Uti001公报25%以上水平,满足了用户要求。
4相关工作41加强温湿度控制实施重定量、大牵伸纺纱工艺后,温湿度要勤观察、勤调节,以免造成梳棉生条结杂波动以及造成并条、粗纱、细纱牵伸不开现象而引起条干恶化。在清棉到络筒整个纺纱流程中,除粗纱和络筒应为吸湿状态外,其余均须为放湿状态。各处回潮率控制:原棉及棉卷8.0%~8.5%生条及半熟条、熟条7.0%粗纱6. 42加强运转管理强度大幅下降,但质量波动的几率也随之大。
这就需要加强运转管理,严格执行清洁周期,认真巡回,及时排除质量隐患,让设备、运转均在良性工作情况下进行。
5结束语生产实践证明,要取得重定量大牵伸工艺较好的实施效果,必须在设备状态、工艺配置及各项管理工作方面采取一系列调整和改进措施。通过开清棉整修输棉通道,提高抓棉机运转效率;梳棉优选分梳元件,提高梳理效果;并粗细工序整顿摇架状态,合理配置牵伸工艺;细纱优选上下销、胶辊胶圈、胶辊前冲量、钢领钢丝圈及导纱钩等纺纱专件;络筒优化电清参数,加强对长、短粗节的控制;加强温湿度及运转操作管理,*终使C14.e纱实施重定量大牵伸工艺后成纱质量稳定提高,达到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在推行重定量大牵伸工艺方面虽有一定成效,但在器材的使用寿命、维护保养及使用周期上需要进一步去研究和完善,以期获得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