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持续推进“三品战略”实施,提升“中国纤维”这一公共品牌和一批“企业品牌”的竞争力和影响力,走注重差别化产品研发、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发展道路,是“十三五”期间我国化纤工业的重点发展内容。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纤维流行趋势发布”活动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为使化纤企业下游的织造、面料、终端服饰和家纺等企业能更好地了解当前我国化纤行业*前沿的一批创新纤维,自即日起,本报将对“中国纤维流行趋势2016/2017入围产品”展开巡礼报道。
“中国纤维流行趋势2016/2017入围产品”中,桐昆集团的“仿绒轻柔聚酯纤维”入围“纤·安全防御”篇章的“舒感纤维”种类。日前,本报记者就该纤维的详细性能特点、目前的销售状况、在下游市场的应用等话题,采访了桐昆集团生产技术部副经理李国元。
记者:请您详细介绍一下仿绒轻柔聚酯纤维的产品性能和特点。
李国元:仿绒轻柔聚酯纤维是一种经过特殊工艺及设备改进的涤纶半消光细旦多孔扁平纤维,通过采用日本TMT公司*尖端的纺丝设备,喷丝板孔型的特种设计,杯体逆向构造,攻破了物指变异问题的技术瓶颈。
通过采用风筒错位冷却的特殊处理,采用底部加热的独特缓冷技术,保证了喷丝板下方温度相对稳定,从而改善了丝束缓冷条件,改变了纤维分子内部取向结构,降低了分子结晶率。采用相对常规较低的纺丝速度和纺丝温度,使该产品具有断裂强度高、条干均匀、热应力大等特点,指标达到了行业标准。
同时,通过采用TMT独特的短程纺一步法卷绕设备,选用碳纤的陶瓷网络器及超低的网络压力,生产出来的产品有卷装密度大、容量高,在整个卷装宽度上硬度一致、无叠丝、内外层质量均匀的优点。所制得的预取向丝丝饼外观优美,内在质量好,内外层波动小,使产品易加工,张力稳定,产品风格柔而挺拔,手感细腻,吸色均匀,染色鲜艳,是一种高品质、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品。
记者:请介绍一下仿绒轻柔聚酯纤维的技术指标。
李国元:其技术指标为:1、线密度(dtex/F):230/192;2、线密度偏差率(%):±2.5;3、线密度变异系数CV值(%):≤0.80;4、断裂强度(CN/dtex):≥2.10;5、断裂强度变异系数CV值(%):≤6.50;6、断裂伸长率(%):120.0±6.0;7、断裂伸长率变异系数CV值(%):≤6.50;8、条干CV值(%):≤1.80;9、含油率(%):0.50±0.10;10、筒重(kg)≥4.0。
记者:这种纤维在下游的适用领域有哪些?能使织物呈现哪些特点?
李国元:仿绒轻柔聚酯纤维的风格柔而挺拔,主要应用于仿绒面料的制作,深受客户的青睐。该纤维还适用于生产高档服装面料,这类面料主要用于生产西装、西裤。面料柔中带刚,且呈现一定的亮度,穿着舒适,外观挺括,不易起皱,耐洗涤,耐起球,看起来风格独特,档次较高但成本又不是很高。
记者:仿绒轻柔聚酯纤维*突出的优势和特点是什么?
李国元:常规的聚酯纤维基本上都是采用圆形截面的喷丝板纺制而成,仿绒轻柔聚酯纤维*突出的优势和特点是,采用扁平截面的喷丝板纺制而成,不但具有保暖、柔软、手感滑爽的特点,而且所织成的毛绒面料的绒毛不易倒,柔中带刚。比如,与其他物品接触后,绒毛短时间内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竖立状态,非常适用于制成相应的毛绒玩具、车饰坐垫、仿绒大衣等。
记者:该纤维是哪一年推向市场的?目前的销售状况如何?对于企业的利润贡献怎么样?
李国元:该纤维于2014开始推向市场,当年平均售价(含税)比普通涤纶纤维高800元/吨~1000元/吨。2015年,出货量同比增长18.44%,平均售价(含税)比普通涤纶纤维高400元/吨~500元/吨,毛利率约12%。总体看,该产品的高附加值为公司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在常规涤纶纤维微利的市场条件下,该产品能为公司带来持续赢利。
记者:如何看待该纤维接下来的市场发展前景?
李国元:目前,桐昆集团的仿绒轻柔聚酯纤维已经进入全面投产阶段。产品初期投放市场后,经下游企业试用,获得了客户的认可。随着纺织化纤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面料风格的要求越来越高,风格独特、手感滑腻、色彩绚丽缤纷的产品将更多地走进千家万户,受到人们的青睐。用仿绒轻柔聚酯纤维织造的产品在整烫后具有手感柔软、滑顺,光泽亮度更强,颜色更鲜艳、柔和等特点,独特的风格将受到更多企业和广大消费者的关注。
从工艺看,通过大型的涤纶熔体直纺生产,可为企业实现降低成本,节能减排,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开发前景广阔。
整体来看,随着人们对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常规的纤维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差别化和功能性纺织品将迅速发展,也将是纺织品未来重要的发展走势。功能性面料与传统的面料相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某一项或多项性能指标高于普通织物。用仿绒轻柔聚酯纤维可以实现仿羊毛面料的生产,其柔软、保暖的特性可以取代天然羊毛制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天然羊毛的需求,所以,预计该纤维的市场空间将会日益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