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服装出口下滑外贸企业须重视
  • 市场分析
  • 2016-05-06 21:43
  • 来源:中国国门时报
  • 标签:
  •   我国是世界*大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国。据统计,去年我国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2839.79亿美元,出口额同比下降4.86%,在全国出口额超千亿美元的重点商品中跌幅*大。纺织品服装出口自2009年以来首次出现连续4个月负增长,持续下滑亟须重视。笔者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订单和生产线向东南亚双转移。我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用工、土地等成本差距,加剧了纺织品服装出口订单向东南亚国家流失,市场份额逐步被东南亚国家蚕食。去年日本从我国进口纺织品服装数量下降22.4%,而从东盟进口数量大幅增长45.2%,越南、印尼、孟加拉3国在日本纺织品服装进口总额中占比共计提高2.6%。

      技术性贸易措施日益严格,加大出口阻力。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以来,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和欧盟地区相继出台了14条有关纺织服装产品的禁令、标准、限量要求和标签新规等。例如,欧盟8月颁布NPE(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禁令,首次明确纺织品中NPE浓度大于等于0.01%(100ppm)时将禁止进入欧盟市场,该禁令影响近600亿美元的输欧纺织品及服装。质检总局去年对我出口企业受国外技术贸易措施影响情况进行调查发现,纺织鞋帽类企业因国外技术贸易措施遭受直接损失72.7亿美元,损失额在所有调研行业中居第三位,企业受影响的比例超过30%。

      棉价倒挂导致纺企用棉成本居高。我国棉花价格长期呈倒挂态势,今年1月13日,中国棉花价格指数(3128B)为12761元/吨,国际棉花指数(M)为67.84美分/磅,折合一般贸易港口提货价10638元/吨,每吨差价达2000元左右,年内*高差价曾达6000元/吨。同时,棉花进口配额不再增发,全年仅为89.4万吨,远不能满足企业纺织配棉需求,迫使纺织服装企业购买高价国产棉花,而棉花原料占棉纺织品成本的70%以上,直接导致纺织企业用棉成本高于国际市场,削弱了出口产品的价格优势。

      根据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广大出口企业应未雨绸缪,顺应形势,积极转型。一是要加强产品、技术和服务创新,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一方面,要淘汰落后产能,优化存量产能,抓住机遇进行生产线和机械设备的升级,通过大量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积极进行缝制工序的改良改善及流程再造,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另一方面,要主动从供货商的角色中转换,加大设计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品牌商提供增值服务,成为品牌商不可缺少的左膀右臂。二是要充分利用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机遇,加快推进全球布局。一方面可以通过绿地投资、合资合作进行生产力的跨国布局,打造中国+周边国家的制造基地布局模式,维持和提升在全球供应链中的**优势;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海外直接投资、并购,对全球范围内的优质原料资源、设计创新资源、品牌资源和市场渠道资源进行垂直延伸和掌控,带动行业整体向产业价值链的高附加值领域渗透。三是要善用政策助力,积极应对技术性贸易措施。充分利用中澳自贸区、中韩自贸区、中国-东盟自贸区等自由贸易方面相关优惠政策,发挥原产地优惠政策在降低企业成本、减免税费等方面的作用,利用好检验检疫系统区域通关一体化等便利措施,提升企业出口效率,同时积极关注进口国外贸相关法律法规,借力检验检疫部门妥善应对TBT/SPS等技术性贸易措施。

    推荐文章
    相关资讯
    • 我国化纤产业发展状况及发展方向分析
      目前纺织行业处于低迷中,而化纤行业却仍然保持逐年发展的状态下,这是什么原因?同时目前中国化纤前景一片乐观,那化纤行业者也应提高警惕,要努力想对策应对多变的市场环境[详细]
    • 我国化纤产业发展状况及发展方向分析
      目前纺织行业处于低迷中,而化纤行业却仍然保持逐年发展的状态下,这是什么原因?同时目前中国化纤前景一片乐观,那化纤行业者也应提高警惕,要努力想对策应对多变的市场环境[详细]
    • 我国纺机行业需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我国纺织行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短短几年时间大量新型机电一体化纺织设备不断涌现,受到用户欢迎。但也不可否认,纺织产业在经历了持续发展壮大的时期之后,总体形势[详细]
    • 我国纺机行业需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我国纺织行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短短几年时间大量新型机电一体化纺织设备不断涌现,受到用户欢迎。但也不可否认,纺织产业在经历了持续发展壮大的时期之后,总体形势[详细]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