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棉的“软肋”让行业走的很“吃力”
  • 行业资讯
  • 2016-05-19 16:27
  • 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
  • 标签:
  •   纺织市场低迷,而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品牌、安全性要求又不断提高,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副主任骆琳认为,现在需要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适应需求的有效和中高端供给,重点是提高棉花生产的质量和效率。

      今年是我国实施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政策的第三年,从试点看,棉花价格开始回归市场,棉农基本收益得到保障,纺织原料成本下降,改革效果初显。但是植棉成本居高不下、产能过剩及市场有效供给不足等问题依然亟待解决。中国棉花产业补品质短板、加快产业链融合的重任迫在眉睫。

      “去年我国棉花种植面积是近13年以来的*低值,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比较低的一个水平。”中国棉花协会常务副会长高芳告诉记者。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棉花种植面积5698万亩,比2014年减少10%;总产量560.5万吨,同比减产9.3%。尽管产量减少,储备棉库存量却达到历史*高位,2015年度储备棉库存超过1100万吨,几乎占全球库存量的一半。

      植棉成本居高不下。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调查,2015年内地植棉总成本为每亩1125元,新疆地方手摘棉种植总成本达每亩2185元。“棉花价格却以下跌为主旋律。”高芳说,棉花种植高成本、低收益,棉农积极性随之而降,“中国棉花协会前不久的调查显示,今年棉农植棉意向面积减少11.5%”。

      一方面库存高企、价格下跌,另一方面却是有效供给不足。“好棉花缺乏、差棉花堆积。”国产棉质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多年来都是下游棉纺织企业的一块心病。我国棉花品质与具有天然优势的澳棉、美棉相比本来就不足。近两年,棉花质量问题越来越突出,一些关键性指标与国外高价进口棉存在明显差距,而国内纺织企业正面临转型升级,逐步由生产中低端产品转向高端产品,对高品质棉花需求不断增加,供需矛盾凸显。

      推动国产棉品牌提升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创品牌就是实施品牌战略,有利于破解棉花产品成本高、溢价低的困局。”骆琳说,2010年中国棉花协会注册了“中国棉花”品质证明商标,通过举办推广活动、培训、网络及媒体宣传等方式,倡导“国产、优质、纯棉、环保”理念,追求中国棉“硬功夫”,推动行业提质增效,促进国产棉消费。

    推荐文章
    相关资讯
    • 解决特种缝纫机常见问题的有效措施
      特种缝纫机在各个行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由于长时间使用或操作不当,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本文将介绍特种缝纫机常见问题,并[详细]
    • 工业用缝纫机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工业用缝纫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纺织行业的机械设备,它以其、的缝纫能力在服装制造、家居纺织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介绍工[详细]
    • 珠边机选型注意事项及技巧
      在珠宝加工行业中,珠边机是一种常用的工具,用于将珠宝饰品的边缘进行修整和打磨。在选购珠边机时,我们需要注意一些关键因素,[详细]
    • 埋夹机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埋夹机是一种常用于建筑施工中的重要设备,用于埋设电缆、管道等。由于使用环境复杂、工作强度大等原因,埋夹机常常会出现一些问[详细]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