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勇:把安全防护用纺织品产业推向新高潮
  • 市场分析
  • 2016-06-30 16:35
  • 来源:中国针织网
  • 标签:
  •   为了扩大产业用纺织品在安全防护领域的推广与应用,6月17日,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发展部、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和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联合举办的纺织之光安全防护用纺织品技术及应用重点成果现场推广活动在西安举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理事长高勇,中纺联副秘书长、科技发展部主任、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副理事长彭燕丽,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李陵申,中国工程院院士姚穆,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教授级高工施楣梧等领导、专家,以及安全防护产业企业,相关纺织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技术及管理人员20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副会长郑俊林主持,有关专家介绍了近年来我国安全防护用纺织品技术及应用重点成果。

      高勇在致辞中指出,从十一五开始,产业用纺织品就被列入国家规划,这意味着十一五以来纺织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就转向了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十二五期间,产业用纺织品16大类领域中,8类获得了重点支持,安全防护用纺织品就是其中之一。近年来,安全防护用纺织品发展速度很快,从简单的劳动保护向安全防护转变,逐渐摆脱了人们印象中传统产品的形象,随着科技进步,安全防护用纺织品已经形成了一个产业。从十五开始纺织科技加大布局,进入十二五以来,纺织科技成果进入了收获期,此次推广的项目对于安全防护用纺织品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高勇透露,在即将于下半年公布的纺织工业十三五规划,以及纺织科技十三五规划中,产业用纺织品行业依然是重点。他希望行业一起努力,把安全防护用纺织品产业推向新高潮。

      姚穆在以《纺织产业创新驱动与绿色协调发展》为题的演讲中强调,对于纺织产业创新要重视原始创新,不能再一味依靠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方式。原始创新既要关注思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结构创新、管理方法创新、管理体制创新、人才创新等,也要关注思想方法创新、基础理论创新、机械设备创新、运行控制系统创新、工艺技术创新、产品指标创新、标准创新、检测技术和仪器创新、多学科协同创新。

      姚穆认为,纺织服装产业必须特别重视社会的需求,要特别关注安全防护问题,高性能、新功能是特种防护服装安全的关键性能要求。作为服装领域的一般安全防护重点有:一是高温工作场所、战场、火灾现场;二是防静电、引爆以及防电弧袭击等专用工作服;三是防固体撞击;四是有毒有害物质泄漏的防控;五是特种场所高能辐射的隔离;六是工作现场防止某些刀刃损伤的防割手套,尖钉地区行走的防刺靴等。以上功能都需要特殊的纺织材料。

      会上,四项重点安全防护用纺织品技术成果进行了推荐,专家现场解答了参会代表的提问。会后,与会代表参观了陕西元丰纺织技术研究有限公司和西安纺织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重点成果展示

      成果一:工装高强耐磨/单向导水/防透/阻燃等功能的实现

      推广单位: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

      成果介绍:目前,工装的功能性需求日益突出,在不同工况环境要满足个性化、差别化要求。在产品开发和应用过程中,可通过湿法加硼、减弱氢键、提高牵伸取向、减缓凝固速率、形成致密皮层等方法实现工装的低成本高强耐磨功能,应用于军队武警作训服面料、工装面料;可通过拒水剂印花加工、拒水丝/亲水丝交织、静电场控制下喷淋加工等方法实现单向导水/单面拒水功能。

      成果二:间位芳纶在安防领域的应用技术与发展趋势

      推广单位:烟台泰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成果介绍:间位芳纶是新型有机高科技纤维材料,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阻燃性、电绝缘性、化学稳定性和耐辐射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高速列车、消防服、作训服、耐热工装、大气环保、工业耐温材料、汽车胶管、高级音响弹波、电气绝缘等重要领域。间位芳纶生产工艺复杂,技术难度大,目前美国、中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拥有该产品的生产技术。烟台泰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的湿法间位芳纶短纤生产技术开发及其产业化项目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成果三:特警战训服面料开发技术研究

      推广单位:陕西元丰纺织技术研究有限公司、公安部**研究所

      成果介绍:项目根据我国特警工作环境需求,研究了芳纶等高新技术纤维应用技术,研制出阻燃耐高温、高强防撕裂、防静电、抗油拒水、防酸碱、吸湿速干等多种防护功能于一体,适用于春秋、夏、冬不同季节的新一代特种战训服系列面料,为特警在复杂危险环境下的战训作业提供了高效可靠的身体防护。项目产品经公安部特种警用装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纺织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军需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权威机构检测评定,综合技术指标高于同类产品。项目获得纺织之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

      成果四:热防护织物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推广单位:天津工业大学

      成果介绍:项目研究的新型环保热防护织物能够短期耐温1300℃以上,长期耐温500℃,遇热时释放的烟毒量低,可广泛用作建筑耐火材料、航空航天热防护材料、军事材料、电焊及炼钢炉前的防火花、铁水飞溅材料,高温管道及容器的隔热保温材料等,测试表明项目制备的涂层织物各项性能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项目关键技术:依据隔热材料的烧蚀机理,制备出具有耐烧蚀、隔热、不燃、拒液、遇热或熔融后能够保持形态完整且放出毒害气体低于致毒量的热防护织物;揭示了织物组织结构对玻璃纤维热传递性能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基于纱线结构参数和交织路径构建织物三维几何模型的方法;创建了热流在三维织物内传递的数值模型,为热防护织物的制备与性能评估提供依据。项目获得纺织之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

    推荐文章
    相关资讯
    • 我国化纤产业发展状况及发展方向分析
      目前纺织行业处于低迷中,而化纤行业却仍然保持逐年发展的状态下,这是什么原因?同时目前中国化纤前景一片乐观,那化纤行业者也应提高警惕,要努力想对策应对多变的市场环境[详细]
    • 我国化纤产业发展状况及发展方向分析
      目前纺织行业处于低迷中,而化纤行业却仍然保持逐年发展的状态下,这是什么原因?同时目前中国化纤前景一片乐观,那化纤行业者也应提高警惕,要努力想对策应对多变的市场环境[详细]
    • 我国纺机行业需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我国纺织行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短短几年时间大量新型机电一体化纺织设备不断涌现,受到用户欢迎。但也不可否认,纺织产业在经历了持续发展壮大的时期之后,总体形势[详细]
    • 我国纺机行业需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我国纺织行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短短几年时间大量新型机电一体化纺织设备不断涌现,受到用户欢迎。但也不可否认,纺织产业在经历了持续发展壮大的时期之后,总体形势[详细]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