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满圈跑,睡觉不能关手机,7乘24小时在线待命。绍兴柯桥的面料供应商张国发显得忙碌又焦虑。从事面料生意多年,人称发哥的他碰到过很多棘手的问题,但这一次他说,压力大了。
只有落后的技术,没有落后的产业。年初以来,这个红店铺,讲究当季款当季生产,通常的生产排期不会超过3个月。这让从不囤货的小赵破了先例。
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考虑囤面料的。面料就像服饰商家的弹药,但除非出现广州和柯桥均调不到现货面料,小赵才会考虑囤些坯布。
小赵有别的应对办法:压缩原本较高的面料采购频次,将3到5次的采购量集中在1到2次内完成,保证一定的现货面料即可。同时,采购和生产部需要一起做后期的生产预估。这对于销售有着很大的风险。
同在杭州的淘宝店铺蛋挞家和大喜自制则表示,目前已经将面料采购地更多地放在广州。当然这是一个连锁效应。某淘品牌商家的面料商虽都不在柯桥,但受集中备货的影响,连锁反应已经扩散到广州。
当柯桥进不到面料,大家都会转移到广州等地,使得广州的面料紧缺价格上涨,特殊时期特殊办法,这个时候就要舍得砸钱。该淘品牌创始人表示。不过,砸钱备货也有一定的技巧,例如以基础款为主,循序备货,降低风险。
而在发哥和更多商家来看,囤面料需要更大的勇气和底气,关乎到产品设计、成本挤压、工厂协调等一系列影响。这在服饰电商中,就像赌博,客户还是讲信用的,有翻单给我们的,也就是押宝。发哥感叹。
面料的上涨让生产成本水涨船高。为了不破坏已成体系的定价,小赵将部分产品的生产调配到淡季加工,以压缩加工费来控制成本。
大喜家则强调,涨价不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备面料已经打乱了原本的生产工序,让他更关心的是如何在面料期货不稳定的情况下,如何合理安排好工厂的生产时间,以免影响到接下来的正常销售。
风波之外
有趣的是,同在绍兴经营面料生意的李森似乎并没有被卷进这场面料风波。此时,他正在为要不要跟着市场的调价,抬高自己定价的事情而犹豫不决。
2001年,李森还在做坯布销售的工作,销售对象均是国营单位,这份工作带他跑遍全国的面料市场,以及面料生产的上下游工厂。这样的经历让他早早得看到,柯桥的印染模式并不适合他。
2008年,李森将生意的重心转变为色布的生产和销售,并将面料印染全安排在福建。为此,他举了两个例子说明:
首先,在柯桥拉1万米坯布染一个颜色,无论出1万米的布还是出2千米的布,甚至印染坏了,都和印染厂没任何关系,染费需要照付。而福建讲究一等品的合格率,超过的有权利拿下,达不到就要赔客户不足的数量。
其次,福建价格更透明化,报价通常是一等品的出厂价。相比而言,柯桥的印染厂则会告知染费价格、纸管价格、打卷价格、包装价格会被他们绕晕。李森对说。
正因没有将印染工序放在柯桥生产,李森和他的客户们算是躲过一劫。
据李森观察,G20峰会的召开,柯桥面料商并非毫无准备。因吸取苏州举办中欧首脑峰会的前车之鉴,部分面料商已经做了一定的准备,有的甚至在春节前就做了外迁加工的准备。
而在李森每年的订单量中,只有10%到15%的订单量来自电商。从2011年接触电商客户开始,他花了两年的时间摸索。在他合作的电商客户中,不乏年销量上亿的知名淘品牌,也有蛋挞家这类新兴的商家,均为面向较中高客单,或追求产品质量的客户。
当然,这和他主营的面料特色也有一定的关系。李森的面料均以棉类及棉与特殊纤维混纺的面料为主,且这样的面料更适合男装。
服装是贴身的,首先要亲肤。有的客户为了在网上以**吸引眼球,竟然给我支招,降低配棉、减少克重和染色工序减少等。李森强调,面料商保质保量保交期,那客户就要按双方约定的方式付款。
他正在用自己在行业积累的经验,帮助他欣赏的电商卖家,给现货产品,调整工厂交期数量等。*后,李森还是选择了不涨价,我只赚我该赚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