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平纳:智能技术让印染业节约用工70
  • 行情动态
  • 2016-07-11 23:58
  • 来源:中华纺织网
  • 标签:
  •   “目前,正与新疆库尔勒、阿克苏、浙江绍兴、江苏常州、河北保定、广东佛山等印染产业集聚地政府和企业洽谈合作共建。”在日前举行的全省纺织印染行业转型升级智能制造现场会上,康平纳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鹿庆福透露,依托在智能染色上的技术优势,康平纳计划在全国纺织服装产业密集区,利用当地纺织印染企业现有资源,由政府引导、以企业为主体,建设50家区域性染色智能工厂。

      康平纳样板

      以其智能染色技术装备获得国家科技奖的康平纳早已名声在外,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同行学习参观。当日,来自山东各地的印染企业齐聚泰安,亲眼目睹康平纳智能染色装备的高效环保和为工厂直接降低的成本支出。

      “看了康平纳的车间很震撼,智能车间已经不是梦,而是实实在在的效益。”来自潍坊一家印染企业的负责人陈永寿告诉记者,如果引入康平纳的技术,不但可以提高生产效率28%,吨纱节水60%、节电45%、节汽58%,关键还节约用工70%以上。

      震撼、激动、兴奋这些词不断从来工厂参观的印染企业负责人嘴中冒出。“智能制造和智能车间为印染行业打开了一扇窗。”一家来自青岛的印染企业副总经理许容全则这样形容康平纳之行的感受。

      许容全告诉记者,近几年纺织行业不景气也影响了印染业,企业这些年不断节能改造、环保改造,已基本没有潜力可挖,但环保、成本上升等压力仍压得企业喘不过气。

      陈永寿也告诉记者,随着日趋严厉的环保政策和产业升级要求,印染企业普遍面临劳动力成本增加、用人紧缺、用水紧张和环保等巨大压力,印染企业在种种压力下苦苦求生。

      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工业废水排放量205.3亿吨,其中纺织废水19.6亿吨,在所统计的41个行业中位列第三,而纺织废水中近80%来自于印染。

      据鹿庆福介绍,目前,我国年染色纱1000万吨,3000多家规模以上印染企业中有2/3需要改造升级,如果都采用康平纳集团自主开发的筒子纱数字化染色成套技术装备,粗略计算可减少废水排放9亿吨左右。

      生产模式转向智能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经济新常态下,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成为各地的主节奏。企业也有主动升级改造的意愿,但如何找到一条适合企业的路子是多数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备感压力的传统制造业大省山东,显然也在找寻适合于各行业

    推荐文章
    相关资讯
    • 电子元器件兴起,未来的电子行业在哪里
      电子元器件行业定义是指电子元件和电小型的机器、仪器的组成部分,其本身常由若干零件构成,可以在同类产品中通用;常指电器、无线电、仪表等工业的某些零件,如电容、晶体管、游丝、发条等子器件的总称。[详细]
    • 有极性之分的元器件,你知道的有哪些?
      半导体元件—二极管:想要完成整流功能,会用到具有单向导电特性的半导体元件:(整流)二极管,会留意到其用银环(或黑色环)所标注的阴极所在[详细]
    • 贴片二极管-汽车电子的重要电子元件
      贴片二极管被广泛地使用于汽车操作系统以及软件安装系统等应用。这些应用具有信息处理、通讯、导航、防盗、和娱乐等功能,能够充分感知驾车者和乘客的状况。[详细]
    • 汽车音响电容器在电路中的作用
      滤波:滤除电源中的噪声。电容器具有电极两端电压不能突变的特性,因此电源供应装置的噪声波被电容器吸收,在电源电路进入汽车音响的主机和放大电路之前被抑制。[详细]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