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每天都在发生,当变化积淀到一定程度让人眼前一亮时,带给人们的就是一种惊艳的震撼。这样的震撼来自内蒙古苏尼特右旗绒毛产业一年间的成果呈现。
苏尼特右旗位于内蒙古中部、锡林郭勒盟西部,北与蒙古国接壤,具有较好的口岸优势和资源优势,近年来,苏尼特右旗以绒毛制品、绒毛粗纺和毛针织服装为发展方向,着力打造绒毛产业这一新的经济增长点。经过近一年的提升,苏尼特右旗吸引了一批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后劲足的国内外知名企业相继落地,同时本土绒毛加工业也实现了设备和技术的升级换代,苏尼特右旗绒毛产业集“收、洗、梳、染、织、成衣”的一体化全产业链已基本形成。今年上半年,苏尼特右旗17户规模以上绒毛加工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6.8亿元,同比增加4亿元,增长31.25%。7月25日,当来自国内外100多家企业的代表和专家学者共300余人再次在内蒙古苏尼特右旗赛汉塔拉镇聚首,共赴2016中国·苏尼特国际绒毛节之约时,见证了绒毛产业带给苏尼特右旗的变化,着实令与会者称赞。
本届苏尼特国际绒毛节由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内蒙古自治区贸促会和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行政公署联合主办,锡林郭勒盟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商务局、口岸办、贸促会和苏尼特右旗政府联合承办。本届绒毛节旨在学习先进地区的经验,积极推进蒙古国、苏尼特右旗和国内同行业企业对接,探讨合作途径,寻找双方的合作点,进行产品展示、产品博览、招商引资、产业研讨会等,促进苏尼特右旗绒毛循环经济园区逐步发展成为连结蒙古国和国内沿海发达地区绒毛产业的桥梁和纽带、锡林郭勒盟向北开发的桥头堡。
蒙古国绒毛协会主席贝·钢巴图,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会长黄淑媛、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副会长朱晓红,内蒙古自治区贸促会会长刘廷山,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行署副巡视员张猛,苏尼特右旗旗委书记佈仁、旗长布仁金出席绒毛节。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秘书长刘焱主持会议。
黄淑媛首先介绍了2015年我国毛纺织产业集群的发展情况:2015年,16个毛纺织产业集群内共有企业23084户,其中规上企业1451户,全部从业人员65.15万人,比2014年略有增加;实现工业总产值1778.44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170.63亿元,占66%;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639.85亿元,出口交货值344.2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22%和4.36%,实现利润总额77.06亿元,同比下跌6.88%。整体形势基本保持平稳。
黄淑媛表示:“毛纺织产业集群在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拓展、区域品牌和创意产业带动引领、节能环保加快绿色发展等方面,都表现出不同以往的特色及亮点。毛纺织行业也应顺应改革,特别是在山羊绒加工领域,利用非常有限的珍贵资源,避免拼产能和**竞争,做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这一课题,转变经营思路和发展方式,共同维护行业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她希望借助绒毛节,让更多的人了解苏尼特右旗,了解旗内绒毛企业一年来的发展情况,加强沟通,创造商机、合作共赢。同时,她也希望苏尼特右旗绒毛纺织产业循环经济园区以绒毛初级加工为核心基础,在承接转移、区域合作、发展循环经济、打造民族特色品牌等方面进一步创新发展方式,协助园区企业加大技术研发、设备升级、企业管理、节能减排和绿色生产等重点领域的创新投入力度,使自主创新能力真正成为产业的核心竞争优势,成为园区升级新引擎。
佈仁介绍苏尼特右旗的经济发展情况时表示,苏尼特右旗有着丰富的绒毛资源和近60年的绒毛产业发展历程。2015年苏尼特右旗轻工业产业园被命名为“内蒙古自治区级绒毛纺织产业循环经济园区”。苏尼特右旗通过“中国•苏尼特绒毛节”平台,促进了苏尼特右旗与绒毛业界的专家学者和区内外企业家的深入交流与经贸合作,进一步推动了苏尼特右旗绒毛产业向精深加工、集群发展的转变。同时,苏尼特右旗制定出台了《鼓励绒毛产业发展办法》、建立了绒毛检验检测中心、公共服务中心,完善了绒毛纺织产业循环经济园区基础设施,绒毛研发能力进一步提升,为客商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吸引了蒙古国毛协会和一批区内外知名羊绒企业前来考察、洽谈与投资。目前,苏尼特右旗绒毛加工企业已达32户,现有梳绒机575台、大型联合梳绒机25套、纺纱机1.8万锭、电脑横织机800台、洗毛线4条,年可梳绒2225吨、纺纱1800吨,加工羊绒(毛)衫900万件、羊绒和羊毛被13万件,洗毛能力达到年处理原绒(毛)3万吨。2015年,实现绒毛产值21亿元,占锡林郭勒盟绒毛产值的近50%。今年,苏尼特右旗的绒毛产值预计将达50亿元。
贝•钢巴图对两国在绒毛产业间的合作十分看好,他表示:“实施两国领导层屡次见面达成的合作决议,发展中蒙两国产业合作关系,把中国先进技术与蒙古国羊绒资源结合生产优质绒毛产品,从而满足两国人民的需求,并达到世界水平,这将是中蒙双方合作的*终目标。”
致力于羊绒制品的生产、研发、销售于一体的江苏都市牧歌绒业股份公司于2014年3月成立内蒙古牧都羊绒制品有限公司,正式落户苏尼特右旗绒毛纺织产业循环经济园区,截至目前,公司已建成1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5400平方米的综合大楼,并新上了3条全自动梳毛生产线,30台单体梳绒机,200台全自动电脑横机及配套辅助设备,6条全自动精纱生产线,2条洗毛生产线。董事长李林表示,在“引进来”的同时,公司也在帮助苏尼特右旗当地企业“走出去”。谈及对苏尼特右旗绒毛产业园发展建议时,李林提出,建议产业定位区间、企业需要“走出去”、只有“走出去”了才能“接地气”、要思考如何进一步吸引投资。
在现场报告环节,中央民族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李曦辉在其《从地缘政治视角看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重要性》报告中谈到了苏尼特右旗绒毛产业的发展前景。他认为,苏尼特右旗地处国际铁路的重要结点,交通运输比较便捷,水资源较为充裕,具有产业发展优势,从内部条件看,我国长三角、珠三角目前面临着劳动力红利消失、环境的制约、资源的枯竭三重考验,如此一来,绒毛产业格局北上的趋势不可抗拒。在他看来,任何一个产业的转移是技术进步的结果,是地理空间格局影响的结果。所以,政府所能做的是添砖加瓦的推进工作,间接代行企业家的职责,化零为整,做到让人为的要素生根开花结果。
中国南讯集团高级副总裁王詠现场分享了互联网+苏尼特——大数据时代苏尼特畜牧产业发展思考。他认为,“苏尼特”是一张很好的城市名片,围绕城市产业资源,苏尼特右旗要营造自己的城市属性名片,不断提升城市品牌知名度,从而带动城市整体经济的提升。下一步,苏尼特右旗需要拥有城市品牌缔造意识,营造城市核心产业体系,构建城市资源整合平台项目,提升城市美誉度。他认为,苏尼特右旗可以建立社群化的商会体系,因为其可以更好地链接产品和市场资源。苏尼特右旗接下来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利用商会资源发展和建设社群经济,对接各类型商会及协会资源,为苏尼特右旗绒毛产业建设与发展奠定渠道基础。王詠希望让苏尼特产品跟随苏尼特人走出苏尼特。
据了解,本届绒毛节以交流研讨、产业论坛、产品展销、新品发布展示、洽谈签约等为主要内容,充分展示了苏尼特右旗丰富的绒毛资源、优质的特色产品、独特的人文魅力和灿烂的民族文化,目的在于通过政府搭台,实现资源互补、信息共享、产业升级、共谋发展。绒毛节期间举办的中蒙绒毛产业发展研讨会包括苏尼特右旗绒毛产业发展座谈会、苏尼特右旗绒毛协会与蒙古国绒毛协会座谈会、苏尼特右旗政府与国内绒毛企业座谈会,中蒙商品展,吸引了业界人士关注的目光,大家围绕绒毛产业共商发展大计。
绒毛节上,苏尼特右旗政府与河北省清县政府现场签署了区域性战略合作协议。苏尼特右旗绒毛协会与浙江省嘉兴市兔皇羊绒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开拓江浙市场的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