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7月26日,2015/2016年度储备棉累计出库成交153.71万吨,成交率为98.31%。本次轮出自6月28日起持续21个交易日的全成交,总让人联想到贸易商的高参与度。
竞拍企业:截至7月26日,累计成交的企业数量为814家。从成交量来看,贸易企业成交65.1万吨,占总成交量的42%;纺织企业成交88.57万吨,占比为58%,较6月30日占比下调5%。成交总量前二十名的企业中,贸易企业占80%。
价格方面:6月28日,成交均价进入上升通道,截至7月26日,累计上涨2236元/吨。此时,国内C32S、JC40S报价为23080元/吨、25620元/吨,分别上涨3290元/吨、2360元/吨,棉价上涨正在向后道传导。
投放量:截至7月26日,储备棉轮出共60个交易日,累计挂牌上市储备棉156.36万吨,平均每日轮出量2.61万吨。自7月11日起,每日挂牌数量基本稳定在3万吨,随后成交价格经过调整,于7月20日起逐渐稳定在15100元/吨。
2015/16年度储备棉轮出已近3个月,成交均价上涨,让纺织企业倍感压力,目前不少纺织企业已经开始限产、停产,更有纺企直接将竞拍的棉花转手销售,棉花利润比棉纱的利润更为可观。从7月份的市场形势来看,棉价一路上涨,棉纱价格跟涨,坯布价格在7月中下旬开始微涨,棉纺产业链的后道企业承担了棉价上涨带来的压力。产业链各方对政策的落实和调整,从5月信心满满到6月的甚感迷茫再到现在的坚持期盼,希望政府能够尽早释放明确预期,让企业3个月的等待终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