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国国际家用纺织品及辅料(秋冬)博览会举行
面对国际形势的动荡不安,生产要素成本的高位运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市场的快速洗牌......现今的布艺界必将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在新的市场秩序下,被其倒逼的传统布艺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很多企业感到迷茫,一时失去了前行的方向。面对这种局面,作为中国家纺行业的全貌缩影和风向指南的专业的展会平台,就显得非常重要,其积聚的新动能为推动布艺行业发展创造着难以估量的价值。
汇聚了海内外大批优秀布艺企业的2016中国国际家用纺织品及辅料(秋冬)博览会(以下简称“秋季家纺展”),将于8月24日~27日中午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盛大启幕。此次,秋季家纺展的展出面积将达16万平方米, 在4.1国际生活馆、4.2新锐势力馆、5.1魅力品牌馆、5.2多彩海宁馆、6.1时尚余杭馆、6.2双城优选馆六大展馆划分下,还特别开辟了“大家居天地”,在4.1和4.2馆内汇聚了家具展示区、遮阳窗饰潮流秀、壁纸壁布区(有求“壁”应)、辅料区(相“辅”相成)、饰品区(缤纷“饰”界)、地毯区(“毯”坦大道),以及皮革区(“革”旧从新)七大产品区域。展会现场汇集来自3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200家企业,预计观众将达45000人。
展会精准定位 布艺行业进入“跨界”时代
为了更符合企业采购需求,从今年开始中国国际家用纺织品及辅料博览会分为春夏和秋冬博览会。
春季家纺展,以床品为主,与服装、面料、纱线、PHvalue五展齐动,发挥春季大行动平台效应,联合兄弟行业,串联上下游。
秋季家纺展,则把准了行业发展脉搏,展会主要集中了国内优秀的软装布艺企业,举办跨界活动,打造“大家居”理念,倡导
“新家纺、新生活”。
当展会有了专业化细分化的精准定位后,无疑将引领布艺行业跨越式发展。
目前布艺行业面临的形势比较严峻。国内布艺行业产品抄袭、仿冒现象依然普遍存在,导致产品同质化现象加剧,在所难免地使企业进入价格战的泥潭中,为布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布艺行业一直处于没有管理、缺乏规范的状态,许多布艺企业老板还在用五年前的思维在做产品,盲目生产,这样抗风险的能力就比较弱,经营方式也很落后。同时我们的布艺产品使用范围过于狭窄,开发深度也不够,大大制约了行业的发展。
当前家居、装饰行业都在积极探索大家居道路,力图整合布艺行业,如果布艺行业还没有清醒的意识,很有可能被蚕食。我们的布艺产品在终端消费中能否成为刚性需求成为终端消费的主流产品,*重要的就看它能否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状态。布艺行业千万不能故步自封,要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人们的生活状态为立脚点,通过设计改变用途,改变生活方式,与家居、装饰行业实现跨界合作,打开通路,就能成为市场的主导。
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杨兆华一针见血地指出,大家居模式作为时代的产物,是家纺行业的发展趋势。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也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整体家居概念的出现,让许多消费者享受到了一站式购物的时尚与便捷。作为家居用品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窗帘布艺行业的整合是不可避免的,单一的窗帘布艺产品永远只是配角,行业要想发展壮大就必须整合资源。
整体家居是多行业联合打造的产物,展会理所当然担当起引导行业发展的重任,为此此次秋季展上,开辟出一片“大家居天地”,遮阳、窗饰、壁布、地毯、饰品、皮革、家纺辅料、智能化家居产品等,与装饰布艺共同展出,让企业尽情展示与众不同的特色产品的同时,为家居行业跨界融合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氛围。
在窗帘布艺行业中,已经有一些品牌将专卖店设计成了家居布艺生活馆,在店内售卖家具、壁纸、家饰品、床品、沙发等产品,使顾客在实际场景中体验家居生活。这种整体家居的营销模式对布艺行业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一是丰富产品的种类,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二是对营销模式的创新,通过整合资源,增加销售渠道。
除了布艺生活馆外,发展成立软装公司以及为软装公司提供衔接服务也是布艺行业整合家居资源的另一种形式。在未来新旧业态的转换过程中,软装企业的竞争力不是体现在公司的规模上,而是布艺企业与室内设计公司的整
合程度。
但,“跨界”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轻松,隔行如隔山,对于新“跨”出去的领域,布艺人更多的是不了解、不熟悉,以致很难做到行行精通、面面俱到。跨界营销的方式分很多种:产品跨界、渠道跨界、文化跨界、营销跨界、交叉跨界等几种方式。这其中的每种方式都有所不同,需要布艺人在“跨”出去之前事先找好自己的定位,整合好自己的资源。
而且大家居模式要将整个产业链打通,需要整合更长的产业链,特别是有些企业还会跨到家具行业,甚至涉及家具原材料,生产设备等家具行业上下游产业链,这对于我们单个的企业来说都是比较高的门槛,需要强大的跨界整合能力。
然而作为引领行业大踏步发展的家纺展会,进行全方位的跨界整合,引领“大家居”发展,无疑将为企业的发展注入诸多的活力。
我们一直都在说“大家居时代”这个概念,而真正意义上的“大家居时代”一定是在“跨界”过程中产生的。家纺品牌的跨界发展是未来的一个大趋势,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如果要更好的把跨界整合营销落到实处,通过家纺展会平台,把优秀企业聚合起来,合力打造整体家居模式,通过情景展示吸引眼球。
据了解,此次展会将以“跨”界为中心,邀请家纺、家具、卫浴、房地产和家装设计等紧密相关的五大行业,配合消费者打造**的家居体验,为消费者开创精彩的生活。此外,今年主办方还邀请3名整体家居及软装设计师领域的重要嘉宾,以及200名室内、软装陈列设计师和20家媒体参加展会的家纺软装跨界论坛。同时,与家具行业的合作也将继续深化,本次展会邀请了3家家具企业参展,并举办"生活无界,精彩无限"的主题论坛。
“跨界”通过行业之间相互渗透和相互融合,品牌与品牌之间的相互映衬和相互诠释,实现了品牌从平面到立体、由表层进入纵深、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认可、由视觉、听觉的实践体验到联想的转变,使企业改变了传统营销模式下品牌单兵作战单枪匹马易受外界竞争品牌影响而削弱品牌穿透力、影响力的弊端。杨兆华表示,布艺企业通过与家具、家居、家饰、室内设计企业的深度跨界交流,不仅加深相关行业的链接,还能实现资源共享,促进一体化营销渠道建设,使“大家居”真正坚实落地。
当然“跨界”不只是形式、方法的改变,对于布艺行业的“勇士们”来说,首先应该在超越自我的前提下,越出自己的“界”,突破思维的固化,这样方能打下“跨界”的基本。若不能做到,即便“跨界”了,事实
上你还停留在原来的位置上。要在行业将跨界深入进行下去,如何在“十三五”时期实现快速转型,进行结构调整,是目前需要解决的现实难题。为此,杨兆华指出,家纺行业在“十三五”时期,应紧紧围绕创新主导的《中国制造2025》和“一带一路”两大国家战略,加快建设新型家纺产业。加强“供给侧”改革,消化过剩产能,生产产销匹配的产品,提高产品的“有效供给”,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消费需求指导生产,以引导消费促进产业发展。倡导“新生活”,建设“新家纺”,大力推动新技术应用、产品研发、渠道创新、品牌建设和国际化进程,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渠道谋变 布艺行业如何具备互联网思维?
我们的布艺集中于传统渠道,触网的企业不多,新渠道的出现,比如电商,还有移动平台,对传统渠道将带来革新。互联网+是一个潮流,是一种趋势,不以我们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现在,如果布艺在电商上实现突破,对传统渠道将是一场变革,对代理商也将是致命的打击。它一出现就能占有全国性的市场,无区域、时间的限制,我们的企业一定要有渠道创新意识。如果渠道不突破,整个模式不改变,我们的明天在哪里?
对于窗帘布艺产品来说,想要在该领域开拓一片天地却并非易事。窗帘布艺商品与床品有所不同,它是半成品,床品有标准统一的规格尺寸,而窗帘布艺产品则需要消费者选定布样后,卖家根据消费者提供的窗户尺寸进行后期的加工制作,这就为窗帘布艺产品的网上销售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虽然窗帘布艺产品在网销上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是仍有一些企业针对该行业的特点,结合自身实力,正在积极布局互联网。杭州真北集团有限公司利用互联网技术以及VR技术开拓O2O平台。经过短短3个月的时间,真北集团已经初步完成了整个体系设计及建模过程。海宁金佰利有限公司也会在三年内将互联网所需求的大数据以及后台服务体系上,打好基础。
尽管利用互联网思维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需仔细考量是否符合企业发展情况,自身实力以及技术等是否支撑得住企业进入互联网时遇到的考验。面对互联网的冷静思考,有利于企业认识自身并制定更合适的发展策略,同时也维护了已进入互联网布艺企业的良好发展秩序。
很多企业认为在淘宝或者天猫开个店,建个网站,或是建个微信公众平台,然后再做做网络推广就叫转型,就叫与时俱进,实在是大错特错,这不叫转型,因为企业的本质一点没变,只是将互联网作为工具,这还是
一种传统的方式。当然布艺行业也出现了立足产业去探索全新互联网+发展模式的平台,比如“帘到家”,通过整合业界优势资源、开拓创新,打造窗帘产业云平台,突破线上与线下的鸿沟,让消费者获得更多的用户体验。以及由杭州大浪淘纱布业有限公司牵手20多家行业知名品牌,共同打造的全国家居用品网销平台48路也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甚至也出现了围绕设计群体创建的互联网平台,吸引了众多布艺行业人士的关注。
有业内人士强调,要成功运作互联网渠道,除了需要解决设计生态圈问题,还需要具备互联网思维。那么传统布艺企业如何具备互联网思维呢?
对实体产业来说,互联网思维是改造传统模式的一种工具。布艺企业需要利用这个工具,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通过进一步挖掘与用户之间的关系,对生产、销售、经营、渠道等方面进行重新定义和改造。
“互联网+”布艺产业,可以重构传统布艺产业的价值链。互联网+零售,诞生了网购;互联网+打车,诞生了打车软件;互联网+餐厅,诞生了团购和外卖网站;互联网+布艺又将诞生什么呢?杨兆华对此感触颇深,布艺企业若能插上“互联网”的翅膀,打通线上线下,激发各种创新创意,就能从根本上重构布艺产业价值链,提高整体效率,成为布艺产业发展的新优势。
以互联网为商业基础设施、由消费者所驱动、能够实现个性化定制的商业模式,在布艺行业和企业中悄然兴起。与传统生产方式不同,基于电子商务的生产方式是需求拉动生产,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将生产企业和消费者紧密联系在一起,使消费需求数据、信息得以迅捷地传达给生产者。过去标准化、规模化、刚性化、慢响应的生产模式,将逐步被个性化、多样化及快速响应的生产模式所取代。同时,这种个性化、多样化需求,正在持续传导给布艺生产企业,倒逼布艺生产企业改进生产、管理和流通方式,进而推动企业和产业转型升级,更好地满足大众对布艺消费的个性化需求。
“ 运用“互联网+”技术和思维,改造传统布艺产业,是加快现代布艺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杨兆华谈到,现在不少企业在传统渠道面临诸多困难,纷纷转向互联网渠道,但对于很多品牌来说网络销售增长并不显著,而微商,网红,直播等新渠道层出不穷,市场很乱,企业感到很迷茫,不知该如何在互联网道路上更好地前行,我们要真正做到展会与行业实现紧密结合,通过展会去真正实践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引领行业,为企业拨开迷雾,照亮前进的方向。2016年秋季家纺展将与阿里巴巴合作,将线上线下家纺信 息同步、客户资源开放、行业影响力等优势深度融合,将强化云计算及大数据领域的合作建设力度,充分发挥阿里在互联网经济领域立体化发展优势,开拓家纺展会新服务场景和提升服务质量。我们会让大家真切地看到展会如何真正做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互联网+家纺展"的付诸实践,将开创中国家纺展会互联网经济全新局面。
“阿里巴巴电子运营商,拥有雄厚的在线用户资源,”杨兆华谈到,家纺展与阿里的合作,将三方资源*大化整合利用,所产生的强大合力,使家纺展会得到全面升级,并推进家纺行业健康发展。
同时展会也会出现线上线下互动,通过一款展会平台让贸易商可以像在线挑选餐厅一样选择参展的交易方,在展会上见面谈判,回去之后在线上完成交易。
展会主办方将邀请多家电商开设相关活动,助力企业快速进驻电商,辅助线下展会功能深化改革,开创中国家纺展会线上经济全新局面。
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的结合已经成为了当前市场的一种流行趋势,更是一种主动转型适应市场的举动。随着不断的观察与发展,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的结合也更加的理性,更加符合自身的特点,布艺家具行业与互联网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行业的发展。相信随着线上营销模式的成熟,布艺家具行业也必将开启行业新视野、新方向。
工匠精神托举行业前行
在国内布艺市场上,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产品风格相互抄袭,同质化现象比较普遍。在如今行业洗牌加剧的情况下,如果布艺企业不适时进行改变,则很容易被市场淘汰出局,更别提生存下去。因此,不少有见地的布艺企业根据市场情况进行战略调整,不再单纯打价格战,而是通过扩宽销售渠道、提升品牌形象、兢兢业业做产品等品牌升级手段来抢占市场。
“现在布艺企业对待产品的那股劲,真是太难能可贵了,过去市场行情好的时候,工厂里根本看不到老板的影子,如今好多布艺老板几乎没日没夜地守在厂子里研发新品”,展会前杨兆华走访企业时,对此感触特别深刻。过去协会一直倡导要回归产品本身,把好质量关,如今企业很自觉地做到了,将工匠精神也发挥得更加充分。7月5日,CCTV发现之旅《工匠精神》栏目还走进了杭州柯力达家纺有限公司,用镜头记录下柯力达工匠精神的点点滴滴。据柯力达公司董事长尤恩校介绍,柯力达家纺一直都执行高于欧美标准的工厂标准,一贯重视产品的研发和品质控制,做到每个环节一丝不苟。
我们充分感受到企业精益求精、永不言败的工匠精神,推动工匠精 神成为中国制造的内在支撑,杨兆华表示,家纺行业尤其是布艺行业今年遇到了新的挑战和困难,企业更应回归企业本质,做强产品显得尤为关键,以工匠精神促进企业进行转型发展。
这也正好符合中央提出的以消费者为中心,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三品战略,为行业下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以品质促进消费工业升级,推动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我们的企业正全情投入其中,从他们精益求精地进行产品研发,全力以赴备战家纺展,就完全可以窥见一斑。相信他们一定会在展会上为我们奉献出*为丰盛的家居盛宴。
从*近几年的研究分析来看,布艺行业市场的两极化越来越严重。上层消费数量并没有增加,更多的是增加底层消费群体。因此,为市场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似乎成为众多参展企业共同的目标。
今年秋冬展会金佰利将继续以”专精深”的理念做好产品开发,面对行业低迷的状态以及消费者日趋的理性化,该公司除了在工艺创新和花型创新外,相应地开发了一些高性价比的绒布产品,并在绒布的产品上做更深入的配套服务。华辰股份用进口设备生产的遮光与装饰功能二合一的遮光布,其生产效率大幅提高,成本降低,已经成为刚需概念的销售冠军。相似的案例,在本届展会中比比皆是。
此外,我国布艺行业进入了一个新时代,面临新的挑战,现在是“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个性化布艺产品将是中国布艺新的增长点。市场对于花型及流行色的快速变化需求是需要个性化的产品,青年人对个性化要求越来越多,参展的家纺企业开始注重小批量,个性化,多品种,快时尚的定制生产和服务。
顺应市场需求,杭州艾可家纺有限公司、华尔泰国际纺织杭州有限公司将携带着时尚化、个性化产品参加展会,它们对于国内家纺产业未来的趋势保持着乐观积极的态度。浙江和心纺织有限公司电商总监丁毅谈到,本次展会,“和心家居”的亮相将让人眼前一亮,在渠道上采用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产品主要专注窗帘成品与床品的创新设计,通过床旗、靠包的搭配营造时尚简约的居家氛围。个性化的纺织装饰面料品牌“法兰克”此次展会尽显奢华风,诠释崭新的家居文化。杭州奥赛德布艺有限公司此次携中式品牌御珑阁参展,既符合现代人简洁舒适高科技的居住需求,又打造了富有传统韵味的中国风格,让传统艺术的脉络得以传承下去。金蝉布艺也将在展会展示新研发的全新的贴布绣花纱,新款百余种。花型丰富,产品结构层次合理。桐乡市逸美琦纺织有限公司过去以麻类布艺产品为主,今年在研发新品时受到羊毛西服面料和围巾面料的启发,创新研发了羊毛布艺产品,深受外 国客商的喜爱。
从当前布艺行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来看,必须弘扬工匠精神,提升中国布艺的品质和品牌效应。现在的中国布艺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春风中,布艺行业不但要对传统的产能升级换代,更要对设计、生产、销售的理念进行升级换代,增加布艺产品的品种设计,提升布艺产品的品质,创新销售模式、服务模式,创造品牌效应。从传统发展模式向精益求精转变,从以量求存转向以质求胜、以品牌求胜的转变。从“山寨”模仿向科技创新转变,让工厂里设计生产出的每一件产品都成为家纺的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