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行业面临四大深层次问题:一是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备,行业发展面临重大风险。二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关系到强国战略中科技、品牌、人才、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三是节能环保,尤其是环保面临巨大压力。四是区域结构调整、资源优化配置进度缓慢。《决定》的发布无疑对解决行业深层次重大问题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这个冬季吹来了一股强劲的暖风。正如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所言,《决定》深刻剖析了我国改革发展中面临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实现了改革理论和实践中一系列问题的重大突破,为解决纺织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所面临的深层次矛盾指明了方向,纺织业发展将迎来新一轮难得的发展机遇。“对纺织业是一个重大利好。”
在全行业上下认真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思索未来改革发展之路的形势下,王天凯接受了《纺织服装周刊》记者的专访,就学习全会精神的体会,以及对行业未来发展带来哪些机遇,有什么推动作用等问题做了分析和思考。
对于“改革”一词,王天凯并不陌生,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他在地方任职时,就负责国有企业的改革工作。全面深化改革是此次全会的主基调,“内容确实非常丰富。”王天凯在学习了《决定》16个部分、60条全部内容后感慨地说。实现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这是一个怎样的起点?在王天凯看来,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总量已经占到全世界第二位,经济、科技、社会、居民收入等各项事业都迈上了新台阶。然而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非常突出。靠传统增长方式确实难以为继,投资驱动、规模扩张、过度消耗能源、环境资源无力承受等传统发展模式弊端凸显。因此必须深化改革,破除传统发展模式中的体制机制和利益格局的束缚,摆脱经济发展中原有路径和格局,抓住机遇,使国家发展迈向新阶段。
改革的核心是处理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
王天凯分析说,把握市场和政府之间的关系重点要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样的历史现实,坚持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对于《决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王天凯认为,这是一个关键点。从这一轮改革看,单从一个方面或者一个领域“单兵突破”是无法解决深层次矛盾的,要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王天凯解读说,这段话*为重要,强调了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如果不能用市场配置资源,市场经济就无从谈起。“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政府管了许多不该管的、也管不好的事情。改革的核心不单是市场问题,也不仅是政府问题,而是二者之间的关系问题。无论是市场行为,还是政府行为,都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不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就会受到惩罚。
王天凯分析说,把握市场和政府之间的关系重点要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样的历史现实,坚持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得到发挥。
节能减排决心大不能有丝毫侥幸心理
对于如何破解节能减排的压力,王天凯指出,纺织行业要深入理解全会精神,进一步强化环保意识,任何企业不能抱有侥幸心理。
谈到节能环保问题,王天凯承认说,“形势非常严峻”,给行业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近年来,行业把节能环保,特别是印染行业的排放问题当成重点工作来抓。《决定》专门强调了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实行*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这样的表述既简练又严格,表明了中央的坚决态度。
对于行业如何破解这一压力,王天凯说,行业要深入理解全会精神,进一步强化环保意识,任何企业不能抱有侥幸心理,行业将重点抓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进一步把握好节能减排形势,认清形势才能明确任务,纺织“十二五”中期评估表明减排任务并不乐观。二是要加大成熟环保技术的推广力度,利用地方政府的力量,推广减排做得好的地方的成熟经验。三是要引导企业对高污染落后设备有序淘汰,争取国家环保专项的支持。
区域结构调整要注重市场作用
区域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是纺织“十二五”中的重要内容。王天凯说,在融入国际纺织调整中,要充分调查研究,了解当地政策,通过新建、并购、参股等多种形式,实现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积极稳妥走出去。
区域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是纺织“十二五”中的重要内容,然而随着“十二五”的时间过半,实际上东部向中西部转移这一区域结构调整的步伐在放缓。对这一现象,王天凯分析认为,纺织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大背景下,加快资源优化配置,东部向中西部转移,有序实现跨国资源配置是一个趋势,但是,近年来由于中西部地区土地、劳动力等因素影响,这一趋势在逐渐减缓。在跨国资源配置中,受周边国家政治、经济、法律、观念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并不具备大规模转移的条件。
《规定》中强调,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以开放促改革。王天凯解释说,区域结构调整,优化跨国资源配置是纺织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系中,一要把握以开放促改革,这体现了国家构建开放新体系的决心。二是优化资源配置要与市场深度融合,发挥市场的重要作用。纺织业在今后的区域结构调整中,要结合中西部环境资源条件的变化,特别是消费市场的变化,着力发展有特色的纺织服装产业,构建新型产业集群。三是在市场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政府也要营造市场配置资源的条件。
实际上,在融入国际纺织调整中,要充分调查研究,了解当地政策,通过新建、并购、参股等多种形式,在海外建立研究中心、营销网络、生产加工基地、原料基地,实现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积极稳妥走出去。
改革发展为协会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王天凯认为协会改革要注重四个方面:一是要深化与政府、企业沟通的机制,承担更多政府职能转移,发挥政府与企业的桥梁作用。二是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围绕行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以及市场配置资源中的突出问题开展调查研究。三是要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职能。四是要推进面向企业、产业集群的个性化服务。
《决定》中还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等针对行业协会的改革方向。王天凯认为,在我国经济社会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的浪潮中,行业协会作为重要的社会组织既是改革者也是参与者,在承担着行业治理责任的同时,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是改革的主体,肩负着改革的紧迫任务。积极推进行业协会改革,促进行业协会长远发展,不仅有利于提升社会组织的活力,也将对经济社会全局产生积极影响。
全面深化改革为行业协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政府职能转变将使行业协会承担更多职能。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改革将使行业协会长期缺少法律地位的现状得以改变,同时行业协会与行政机关脱钩使行业协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更加明晰。
在当前形势下,特别是市场在配置资源起决定作用的背景下,行业协会的服务职能会逐步扩大,这就要求协会要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真正做到满足政府、行业、企业多角度、多层次的需求。王天凯认为协会改革要注重四个方面:一是要深化与政府、企业沟通的机制,承担更多政府职能转移,发挥政府与企业的桥梁作用。二是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围绕行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以及市场配置资源中的突出问题开展调查研究,为企业、政府做好服务。三是要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职能,包括产业集群、展会服务、社会责任、节能减排、产品开发、品牌推进、标准检测、企业文化等多个方面,随着产业升级的需要,协会要提升服务质量。四是要推进面向企业、产业集群的个性化服务,个性化服务是行业协会深度融入市场经济发展、参与市场竞争的体现,特别要注重对于量大面广的中小微企业的服务。
提升协会的服务水平,还要加强协会的自身建设。王天凯提出了四点要求:首先要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组织结构,明晰内部决策程序,做到规范透明。其次要进一步改善内部管理,进行必要的资源整合,发挥好各部门各专业协会的作用,以适应改革形势的需要。再次推进人才队伍建设,造就一支既懂行业,又熟悉社会组织运行的专业队伍。*后要完善内部文化建设,培养员工的共同价值观,统一思想,优化管理,提高效率,以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纺织“十二五”规划已经完成过半,在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以建设纺织强国为目标的纺织业会进行怎样的目标调整?王天凯对此表示,行业正在完成对“十二五”的中期评估,当前要在认真学习领会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基础上,对纺织强国纲要进行修订,把《决定》精神融入到强国纲要中,并着手进行纺织“十三五”的前期调查。王天凯特别强调,现在离2020年已经不远,*后几年非常关键,十八届三中全会制定的深化体制改革的方针会给纺织强国建设带来巨大推动力,只要行业把握机遇,纺织强国目标一定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