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成衣产业易受自动化生产影响
  • 行情动态
  • 2016-08-12 17:42
  • 来源:中华纺织网
  • 标签:
  •   根据一项新研究显示,东南亚纺织、成衣及鞋类产业的工人,因为自动化的兴起而面临失业的高风险,尤其越南及柬埔寨的工人*容易受影响。

      国际劳工组织(ILO)的研究发现,横跨不同产业的所有工人裡,未来20年内,东南亚5个国家一半以上的工人将因为自动化生产而承受失业的高风险。

      该研究报告称,东协(ASEAN)地区有900万人从事纺织、成衣及鞋类产业,64%的印尼工人、86%越南工人及88%柬埔寨工人则属高风险群。

      研究报告《转型中的东协:科技如何改变工作与企业》(ASEAN in transformation: How technology is changing jobs and enterprises)指出,柬埔寨、寮国、菲律宾、泰国及越南的纺织、成衣及鞋类产业,雇用了超过70%的女性工人。

      报告指出:「对东协国家的纺织、成衣及鞋类产业来说,科技应用而导致剧变的影响是深远的,而且可能对目前是纺织、成衣及鞋类产业支柱的女性工人带来严重影响」。

      部分科技明显扰乱了纺织、成衣及鞋类产业,包括:3D列印、身体扫描科技、电脑辅助设计(CAD)、穿戴式科技、奈米科技、环保製造技术及机器自动化。

      身体扫描感应器与电脑辅助设计结合,不仅可提供消费者**适合的产品,也能保证非常快速的交货期,尤其是透过3D列印使速度加快。由于3D列印不需要投入太多人力,所以生产能与产品销售市场更为贴近。

      该研究甚至表示,早有迹象显示在东协国家大量生产鞋类工厂的需求正在消煺。研究指出,鞋类产业已在主要目标市场建立鞋类工厂并採用3D列印技术来生产,此外,如果这样的操作模式能使企业获利,那么自动生产鞋类工厂对于东协国家工人的需求就会减少。

      具缝製能力的机器人

      另一项挑战来自具有缝製能力的机器人「sewbots」。虽然sewbots不可能取代东协国家成衣厂的现有工人(sewbots很可能部署在中国大陆、欧洲及美国等目标市场),但对于东协国家产业的破坏性影响可是「非常大」,机器自动化对工人的工作机会构成显着威胁。

      国际劳工组织对东协纺织、成衣及鞋类产业的另一个担心是,中国大陆的生产量持续提升成长。「目前中国大陆以较少的人力生产更多的产品,而且因为自动化製程的塬故,这个生产缺口将会扩大」。

      智慧型服装,或是具电子与数位功能服装(例如可提供健康指标及测量行走距离的智慧鞋),代表着一种不一样的挑战:技术人才不足。

      因此联合国表示,东协地区纺织、成衣及鞋类产业对于人力的需求将「急遽」改变,因为该地区面临低技术工人被取代,以及为了迎合成衣利基生产商而对高阶技术人员与工程师需求增加的双重挑战。

    推荐文章
    相关资讯
    • 电子元器件兴起,未来的电子行业在哪里
      电子元器件行业定义是指电子元件和电小型的机器、仪器的组成部分,其本身常由若干零件构成,可以在同类产品中通用;常指电器、无线电、仪表等工业的某些零件,如电容、晶体管、游丝、发条等子器件的总称。[详细]
    • 有极性之分的元器件,你知道的有哪些?
      半导体元件—二极管:想要完成整流功能,会用到具有单向导电特性的半导体元件:(整流)二极管,会留意到其用银环(或黑色环)所标注的阴极所在[详细]
    • 贴片二极管-汽车电子的重要电子元件
      贴片二极管被广泛地使用于汽车操作系统以及软件安装系统等应用。这些应用具有信息处理、通讯、导航、防盗、和娱乐等功能,能够充分感知驾车者和乘客的状况。[详细]
    • 汽车音响电容器在电路中的作用
      滤波:滤除电源中的噪声。电容器具有电极两端电压不能突变的特性,因此电源供应装置的噪声波被电容器吸收,在电源电路进入汽车音响的主机和放大电路之前被抑制。[详细]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