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露环保、绿色江南、公众环境研究中心等7家环保组织在北京发布纺织业污染调研报告,指出大量印染企业违反新的废水排放标准,要求保罗、优衣库、雅戈尔等品牌正视其供应链造成的严重水污染问题。在这一报告中,中国环保组织还首次发布了48家中外纺织品牌绿色供应链方面的得分和排名。
中国是世界*主要的纺织生产国,浙江、江苏、广东、福建和山东5省的印染布产量超过全国的90%.近年来,在印染行业高度密集的杭州湾地区、太湖流域部分地区以及珠江口和珠三角部分地区,水污染形势非常严峻。为实现印染废水污染物减排,中国于今年1月1日开始实施《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该标准大幅收紧了COD(化学需氧量)、苯胺类等指标的排放限值,并首次设定了AOX(可吸附有机卤化物)等指标的排放标准。
环保组织在调研中发现,多个地区尚未全面执行新标准,仅有浙江省较全面披露了企业违反新标准的数据。在南方某省,印染企业出现大范围违规超标的情况,今年上半年,超标印染企业数量超过400家,占全省超标排放企业总数的90%以上。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高级项目经理李杰表示,环保组织在调研中发现,一些知名品牌的供应商违反了新的排放标准。其违规不但涉及COD、色度等一般性指标,也涉及苯胺类等特征性指标,显示相关企业的废水排放中含有有毒有害成分。
此外,朝露环保公益服务中心在调研中发现,随着印染企业污水处理要求的大幅提高,印染污泥量显著增加,在浙江绍兴等地,一些印染企业出现随意倾倒污泥的现象。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说:“中国的印染行业在全球纺织产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大批印染企业超标违规,在污染当地环境的同时,也意味着纺织品牌的供应链存在重大的环境违规风险。”
马军介绍,面对挑战,溢达、H&M、彪马、耐克、阿迪达斯等品牌已经开始利用公开数据,建立供应商检索机制,从而有可能主动识别供应链上的污染问题,并据此促使部分供应商作出整改。而多个品牌面对环保组织的供应链污染质疑,却仍在消极回应,甚至回避问题。
绿色江南负责人方应君表示:“纺织印染行业污染对沿海部分较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已经形成制约,在印染产业集中地区推动品牌产业链清洁生产,推动绿色选择尤为重要。”
鉴于纺织业的污染主要在上游印染环节,环保组织建议纺织品牌将环境管理向供应链纵深延伸。环保组织同时呼吁消费者关注纺织品牌供应链存在的严重污染问题,推动保罗、优衣库、雅戈尔等品牌改进采购行为,用自己的绿色选择“为时尚清污”,积极参与中国的水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