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业的“堰塞湖”危机怎么破?
  • 市场分析
  • 2016-09-01 21:47
  • 来源:中国针织网
  • 标签:
  •   /

      在丝绸行业一直有一种产业向欠发达国家或地区迁徙的说法。2014年,我国的真丝绸商品出口额难以置信地排在了欧盟、印度之后。如果我们把视线转向东南亚,东南亚各国似乎已在作承接丝绸产业向本地区迁徙的准备。2014年,印度的桑蚕丝产量为我国桑蚕丝产量的12.78%,但印度的真丝绸商品出口量已超过我国。2015年,越南出口日本的桑蚕加捻丝超过了我国。2016年3月,越南还在会安丝绸村举办了亚洲丝绸文化节。泰国的泰丝公司是由王后主导的项目,原本只是文化传承,近几年加强了与国际丝绸产业间的交流,大有在丝绸经贸方面发力的迹象。柬埔寨、缅甸、老挝等国的政府也都开始策划部署,发展丝绸产业以带动经济增长。  丝绸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迁徙真的是一条难以逆转的规律吗?或许我们应该从另一个角度进行思考。同样面对全球经济不景气,欧盟丝绸业为什么能保持稳定?2015年的世界真丝绸商品出口排名中,我国依然名列第三。今年1月~3月,我国真丝绸商品出口额同比又下降了15.72%。如果我国真丝绸商品出口额连续出现两位数下滑,那我们这一代丝绸人岂不愧对缧祖?

      在东南亚国家开始大力发展丝绸,我国真丝绸商品出口不断滑坡,世界丝绸产业面临新变局时,我国丝绸应该如何扭转局面,应对挑战?首先,应树立丝绸强国的坚定信念。我国有深厚的丝绸文化底蕴、健全成熟的产业链生产能力和广阔的国内市场,是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但要想真正建成丝绸强国,我国还有很多路要走。笔者认为有两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其一,我国要成为丝绸强国必须要有正确的行业方向和定位。近年来,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推动下,丝绸产业似乎有方向偏离之嫌。丝绸产业既是传统产业,长期以来又以外贸为主。在转型升级中,很多企业简单的弃外贸改内销,造成邯郸学步的窘迫。行业内对丝绸的消费群体究竟是谁、丝绸的主打产品究竟是什么这样的产业方向与定位也变得莫衷一是。意大利丝绸协会主席曾表示,丝绸就应该成为奢侈品。以此作为意大利丝绸的定位,应该不错。但如果把丝绸就应该成为奢侈品变成我国丝绸行业的产品定位,就会在我国丝绸人的潜意识中产生负面影响,结果会导致越来越多喜爱丝绸的平民百姓对价格较高的丝绸产品望而却步。

      桑蚕丝虽然贵为纤维皇后,但真丝绸商品出口的*主要类別始终是服装服饰,国内外的消费群体始终是普罗大众。我们千万不要被历史上丝绸专供皇亲贵族享用的传说迷了眼,今天,桑蚕丝也只是一种天然有机的纺织材料,虽然服用性好,但市场检验的标准主要还是性价比,如果价格超过大众的购买能力,其他纺织材料就会取而代之。如果丝绸产业只把极少数精英定位成自己的消费群体,把丝绸的主打产品定位为奢侈品和文化创意产品,这实际上是主动放弃了*大的消费群体和市场需求。

      瞄准*大消费群体的需求,研发出平价的新面料、新款式、新产品,主攻平价服装,细心挖掘传统国际市场,不遗余力地开拓新的国际市场,结合时尚潮流,吸引国内外年轻一代爱上丝绸,这应该是中国丝绸产业当下正确的方向和定位。当然,提高设计水平,打造自主品牌,跻身****,也都是中国丝绸应走之路,但是这也要依靠丝绸行业的厚积薄发,要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策略。

      其二,我国要成为丝绸强国必须进行产业链的供给侧改革。十三五期间,我国丝绸行业实行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就是要去缫丝产能,去茧丝绸库存。我国的缫丝企业常年有1/3亏损。究其原因,主要就是产能过剩。缫丝产能过剩导致缫丝企业抢购蚕茧,造成茧价高企,茧价高催生了丝价高,丝价高的结果造成了订单少,市场份额萎缩。我国丝绸产业正陷入了这样一种恶性循环,去缫丝产能已成行业的当务之急。国家茧丝绸主管部门应该研究如何组织落实丝绸产业的供给侧改革,如何做到统筹规划去缫丝产能。

      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银行贷款积压在茧丝绸仓库、以及丝绸产业链的三角债中,可以说,丝绸行业已累积形成了一个很大的堰塞湖。上游的蚕茧不断涌入,下游出口并不通,时间越久则危机越大,去茧丝库存,是为了尽快引流堰塞湖中的蓄水。当前去茧丝库存必须要发挥国家储备丝基金的作用,这可以*直接帮助企业去库存。笔者认为,在收储定价时应该引导丝价下行,目的是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引入生产订单。嘉兴、广西茧丝绸市场也应该在茧丝期货指数上顺应配合价格下行策略。现在茧丝绸市场基本是有价无市,成交寡淡,恢复交易量一定是市场经营活动的上上策。当然,去库存的关键主体是缫丝企业,没有在去产能中淘汰出局的缫丝企业一定要抓住瘦身机会,降价出货,恢复企业的健康肌体。无纾目前之虞,或兴意外之变,丝绸行业的堰塞湖危机正是目前之虞,是必须要抓紧解决的。

      丝绸之于中国,承载着历史,镌刻着文化,象征着荣耀和辉煌。这是祖先留下的宝贝,传承和发展是当代丝绸人的责任和使命。面对当前国际丝绸产业复杂多变的局面,是任其迁徙还是坚守祖业,这是我们必须作出的回答。

      作者:费建明(作者系杭州丝绸文化与品牌研究中心理事长、国际丝绸联盟秘书长)在丝绸行业一直有一种产业向欠发达国家或地区迁徙的说法。2014年,我国的真丝绸商品出口额难以置信地排在了欧盟、印度之后。如果我们把视线转向东南亚,东南亚各国似乎已在作承接丝绸产业向本地区迁徙的准备。2014年,印度的桑蚕丝产量为我国桑蚕丝产量的12.78%,但印度的真丝绸商品出口量已超过我国。2015年,越南出口日本的桑蚕加捻丝超过了我国。2016年3月,越南还在会安丝绸村举办了亚洲丝绸文化节。泰国的泰丝公司是由王后主导的项目,原本只是文化传承,近几年加强了与国际丝绸产业间的交流,大有在丝绸经贸方面发力的迹象。柬埔寨、缅甸、老挝等国的政府也都开始策划部署,发展丝绸产业以带动经济增长。

      丝绸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迁徙真的是一条难以逆转的规律吗?或许我们应该从另一个角度进行思考。同样面对全球经济不景气,欧盟丝绸业为什么能保持稳定?2015年的世界真丝绸商品出口排名中,我国依然名列第三。今年1月~3月,我国真丝绸商品出口额同比又下降了15.72%。如果我国真丝绸商品出口额连续出现两位数下滑,那我们这一代丝绸人岂不愧对缧祖?

      在东南亚国家开始大力发展丝绸,我国真丝绸商品出口不断滑坡,世界丝绸产业面临新变局时,我国丝绸应该如何扭转局面,应对挑战?首先,应树立丝绸强国的坚定信念。我国有深厚的丝绸文化底蕴、健全成熟的产业链生产能力和广阔的国内市场,是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但要想真正建成丝绸强国,我国还有很多路要走。笔者认为有两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其一,我国要成为丝绸强国必须要有正确的行业方向和定位。近年来,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推动下,丝绸产业似乎有方向偏离之嫌。丝绸产业既是传统产业,长期以来又以外贸为主。在转型升级中,很多企业简单的弃外贸改内销,造成邯郸学步的窘迫。行业内对丝绸的消费群体究竟是谁、丝绸的主打产品究竟是什么这样的产业方向与定位也变得莫衷一是。意大利丝绸协会主席曾表示,丝绸就应该成为奢侈品。以此作为意大利丝绸的定位,应该不错。但如果把丝绸就应该成为奢侈品变成我国丝绸行业的产品定位,就会在我国丝绸人的潜意识中产生负面影响,结果会导致越来越多喜爱丝绸的平民百姓对价格较高的丝绸产品望而却步。

      桑蚕丝虽然贵为纤维皇后,但真丝绸商品出口的*主要类別始终是服装服饰,国内外的消费群体始终是普罗大众。我们千万不要被历史上丝绸专供皇亲贵族享用的传说迷了眼,今天,桑蚕丝也只是一种天然有机的纺织材料,虽然服用性好,但市场检验的标准主要还是性价比,如果价格超过大众的购买能力,其他纺织材料就会取而代之。如果丝绸产业只把极少数精英定位成自己的消费群体,把丝绸的主打产品定位为奢侈品和文化创意产品,这实际上是主动放弃了*大的消费群体和市场需求。

      瞄准*大消费群体的需求,研发出平价的新面料、新款式、新产品,主攻平价服装,细心挖掘传统国际市场,不遗余力地开拓新的国际市场,结合时尚潮流,吸引国内外年轻一代爱上丝绸,这应该是中国丝绸产业当下正确的方向和定位。当然,提高设计水平,打造自主品牌,跻身****,也都是中国丝绸应走之路,但是这也要依靠丝绸行业的厚积薄发,要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策略。

      其二,我国要成为丝绸强国必须进行产业链的供给侧改革。十三五期间,我国丝绸行业实行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就是要去缫丝产能,去茧丝绸库存。我国的缫丝企业常年有1/3亏损。究其原因,主要就是产能过剩。缫丝产能过剩导致缫丝企业抢购蚕茧,造成茧价高企,茧价高催生了丝价高,丝价高的结果造成了订单少,市场份额萎缩。我国丝绸产业正陷入了这样一种恶性循环,去缫丝产能已成行业的当务之急。国家茧丝绸主管部门应该研究如何组织落实丝绸产业的供给侧改革,如何做到统筹规划去缫丝产能。

      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银行贷款积压在茧丝绸仓库、以及丝绸产业链的三角债中,可以说,丝绸行业已累积形成了一个很大的堰塞湖。上游的蚕茧不断涌入,下游出口并不通,时间越久则危机越大,去茧丝库存,是为了尽快引流堰塞湖中的蓄水。当前去茧丝库存必须要发挥国家储备丝基金的作用,这可以*直接帮助企业去库存。笔者认为,在收储定价时应该引导丝价下行,目的是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引入生产订单。嘉兴、广西茧丝绸市场也应该在茧丝期货指数上顺应配合价格下行策略。现在茧丝绸市场基本是有价无市,成交寡淡,恢复交易量一定是市场经营活动的上上策。当然,去库存的关键主体是缫丝企业,没有在去产能中淘汰出局的缫丝企业一定要抓住瘦身机会,降价出货,恢复企业的健康肌体。无纾目前之虞,或兴意外之变,丝绸行业的堰塞湖危机正是目前之虞,是必须要抓紧解决的。

      丝绸之于中国,承载着历史,镌刻着文化,象征着荣耀和辉煌。这是祖先留下的宝贝,传承和发展是当代丝绸人的责任和使命。面对当前国际丝绸产业复杂多变的局面,是任其迁徙还是坚守祖业,这是我们必须作出的回答。

      作者:费建明(作者系杭州丝绸文化与品牌研究中心理事长、国际丝绸联盟秘书长)

    推荐文章
    相关资讯
    • 我国化纤产业发展状况及发展方向分析
      目前纺织行业处于低迷中,而化纤行业却仍然保持逐年发展的状态下,这是什么原因?同时目前中国化纤前景一片乐观,那化纤行业者也应提高警惕,要努力想对策应对多变的市场环境[详细]
    • 我国化纤产业发展状况及发展方向分析
      目前纺织行业处于低迷中,而化纤行业却仍然保持逐年发展的状态下,这是什么原因?同时目前中国化纤前景一片乐观,那化纤行业者也应提高警惕,要努力想对策应对多变的市场环境[详细]
    • 我国纺机行业需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我国纺织行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短短几年时间大量新型机电一体化纺织设备不断涌现,受到用户欢迎。但也不可否认,纺织产业在经历了持续发展壮大的时期之后,总体形势[详细]
    • 我国纺机行业需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我国纺织行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短短几年时间大量新型机电一体化纺织设备不断涌现,受到用户欢迎。但也不可否认,纺织产业在经历了持续发展壮大的时期之后,总体形势[详细]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