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丝绸画缋与G20的美丽相遇
  • 行业资讯
  • 2016-09-06 15:56
  • 来源:中国纺织报
  • 标签:
  •   叶建明是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丝绸画缋的第四代传承人,他和妻子、女儿一家三口历时半年完成了长308厘米、宽56厘米的丝绸画缋作品《迎接G20龙喜迎客》。

      这幅作品以丝绸为画布,融合染、绘、绣、泥金等多种工艺手段,呈现出西湖十景、钱江涌潮等杭州标志性景观,配以五爪金龙、七彩祥云、如意锦鲤等中国元素,并巧妙嵌入G20峰会会标。

      叶建明说,当时设计这幅作品的时候,G20杭州峰会会标还没公布,他们就在画布中为会标留了一块空地。没想到会标公布出来,刚好是桥的元素。于是就用会标巧妙地替代了画布中西湖断桥的位置,成为这幅作品的点睛之笔。

      丝绸画缋是一种融合染、绘、绣、泥金银等多种工艺手段的传统技艺,起源于商周时期,丝绸画缋技艺流程十分繁复,全凭手工掌握火候。

      1960年出生的叶建明是土生土长的杭州人,从小就很喜欢丝绸画缋。在40岁那年,因单位出现困难,他带头下岗,开始把爱好变成职业。他四处观摩学习,专心做起丝绸画缋。

      女儿叶沣仪大学毕业后在浙江省纺织测试研究院工作,在父亲的坚持下,她辞了职,跟父亲学起了丝绸画缋。在父女俩的努力下,丝绸画缋在今年初被评为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70多道工序,全由手工操作完成。他们就在柔软的丝绸上一笔一笔,一针一线,一心一意地缋出花草树木、鸟兽鱼虫、大好河山……

      叶建明*担心的还是技艺传承问题。他有许多本厚厚的大册子,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颜色、配方等各种数据一万个以上。

      在他的工作室走廊上摆放着一幅幅作品。他说,想让一项民族传统工艺有持续的生命力,就该让它走进千家万户,出现在老百姓的生活里。挽救和继承传统技艺,创新因素也非常重要,古老技艺与现代工艺结合,才是焕发活力的出路。

    推荐文章
    相关资讯
    • 解决特种缝纫机常见问题的有效措施
      特种缝纫机在各个行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由于长时间使用或操作不当,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本文将介绍特种缝纫机常见问题,并[详细]
    • 工业用缝纫机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工业用缝纫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纺织行业的机械设备,它以其、的缝纫能力在服装制造、家居纺织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介绍工[详细]
    • 珠边机选型注意事项及技巧
      在珠宝加工行业中,珠边机是一种常用的工具,用于将珠宝饰品的边缘进行修整和打磨。在选购珠边机时,我们需要注意一些关键因素,[详细]
    • 埋夹机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埋夹机是一种常用于建筑施工中的重要设备,用于埋设电缆、管道等。由于使用环境复杂、工作强度大等原因,埋夹机常常会出现一些问[详细]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