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小平:五年,科技铸造化纤强国
  • 行情动态
  • 2016-09-22 18:23
  • 来源:中华纺织网
  • 标签:
  •   (根据**届化纤科技大会讲话录音整理)

      端小平

      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行业赖之以兴,企业赖之以赢。在当前国家科技创新的战略背景下,在“科技三会”***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讲话精神的指引下,在“两个五年”交汇的特殊转折点,中国化纤工业该怎样用好“十二五”期间化纤科技发展的优势基础?如何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走好科技创新发展之路,到2020年,使我国化纤产业科技水平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或国际一流。

      一、“十二五”夯实科技基础,助力化纤行业快速发展

      “十二五”期间,中国化纤行业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配套体系,包括相适应的科研、人才培养和装备制造部门;在常规纤维生产领域拥有**的设备和技术;生产的产品从常规化学纤维、高性能化学纤维到生物基化学纤维,成为产品覆盖面及应用范围*广的国家。这些成果为化纤行业未来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为行业实现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行业整体技术进步显著

      “超大容量高效柔性差别化聚酯长丝成套工程技术开发”、“高品质熔体直纺超细旦涤纶长丝关键技术开发”等6项关键核心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年产20万吨熔体直纺涤纶工业丝生产技术”、“千吨级聚酰亚胺纤维产业化成套技术及装备”等13项技术获“纺织之光”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化纤项目获奖率是纺织行业里*高的,也充分说明了化纤行业科技的含量。

      (二)高性能纤维产业化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2015年国内高性能纤维总产能达到15万吨,实现出口3.8万吨,出口量位居全球第二位。纤维能否出口是衡量其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过去我们的化纤依赖进口,现在我们是全球**,出口也是**,这说明我们的生产水平提高了,高性能纤维也是如此,表明目前我国高性能纤维行业总体技术水平已达到国际水平。还有一句话可以描述我们在这方面取得的成就,我们用5~10年的时间,弥补了高性能纤维与发达国家30~40年的水平差距,这对高性能纤维产业的进一步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三)生物基化学纤维及原料核心技术取得新进展

      2015年新型生物基纤维总产能达40万吨。充分利用农产品、农作物废弃物和竹、麻、速生林等资源,实现可再生、可降解、可循环。

      有一点很值得我们骄傲,几乎所有的高性能纤维和生物基化学纤维在中国都有生产,中国已成为全球高新技术纤维生产品种覆盖面*广泛的国家。

      (四)绿色制造技术推广和再生循环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化纤行业积极推进绿色制造,推广先进的绿色制造工艺技术、节能减排和循环再利用技术,加快推动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十二五”期间化纤行业推出了十大节能减排技术,顺利完成了“十二五”的节能减排指标,循环再生纤维的总产量接近500万吨,占我国化纤总产量的10%,占到全球化纤循环再利用总规模的80%。

      (五)科技创新支撑体系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化纤行业目前有化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化纤再生与循环经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5个创新联盟,其中,化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A级联盟、国家科技部试点联盟;拥有***企业技术中心12个、省级45个,在高校建有国家纤维材料重点实验室、科研院所建有公共检测服务平台,所占比例也是纺织行业里*多的;标准化体系建设快速推进,修订37项国家标准、182项行业标准和32项协会标准;在推进“两化融合”方面,优势企业积极建设现代化智能工厂、智能车间,机器换人;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恒逸基金”学术奖表彰论文356篇等。

      (六)行业需直面的三大问题

      虽然化纤行业在“十二五”期间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存在三大问题:

      1是原始创新能力不足,企业创新活力和动力不强,研发投入不足,尚未形成具有活力的技术创新体系,研发碎片化,对前沿技术和关键技术创新支撑不强。我们正视这些问题并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是从2011~2012年开始的,设立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恒逸基金优秀论文奖的初衷就是为此,我们已没有太多可拷贝的经验了,必须走自主研发创新之路推动技术进步,而没有基础理论的支撑不可能有跨越式的技术进步,实践证明,我们所倡导、所做的事情与国家政策是相契合的。

      2是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模式不够深入,下一步要增强企业在创新联盟中的参与度和话语权,让企业在联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是创新型科技领军人才短缺。特别是中小企业由于资金、人才的缺泛,创新能力更需加强。

      二、十三五:发动科技创新引擎,铸造化纤强国

      在经济新常态下,纺织行业发展面临两大任务:一是国际分工调整和海外布局,二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化纤行业而言,更重要的是专注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信部提出的“三品”战略实际上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工业领域的具体实践,“三品”战略离不开科技进步,科技开发品种,科技提升品质,科技铸造品牌。中国化纤纺织业暂时还走不了法国、意大利的时尚品牌之路,必须走德国、日本的科技品牌之路。

      科技进步是化纤行业“十三五”规划的重中之重,在“十三五”期间,化纤行业要坚持创新驱动,完善创新体系,突破瓶颈制约,坚持市场导向的四项基本原则;实现科技发展八大主要目标;完成科技发展十大重点任务。

      (一)科技发展八大主要目标:

      1.加快推进差别化功能化纤维的开发与专业化应用,强调多重技术融合,提升产品附加值,建立高效的新产品开发与推广平台,化纤差别化率达到65%;

      2.突破一批高性能纤维产业化关键技术瓶颈,全面提升高性能纤维品质稳定性和应用性能,实现高性能纤维及制品的低成本、高附加值,提升产品竞争力,高性能纤维有效产能达到26万吨;

      3.突破一批生物基纤维产业化关键技术以及装备,推进生物基纤维及其原料的开发,生物基纤维产能达到90万吨;

      4.支撑一批废旧聚酯纤维到纤维的循环再生高质化技术,废旧纺织品循环再利用化学法产业化关键技术,再利用纤维总量继续保持增长,循环再利用体系进一步完善;再生纤维占化纤的比重达12%,年均增长达到15%;

      5.支撑一批产业用纤维制造关键技术,扩大化纤在产业用领域的应用,产业用化纤的比例提高到33%;

      6.支撑一批化纤产业绿色低碳节能减排关键技术,单位增加值能耗、用水量、主要污染物排放等达到国家约束性指标和相关标准要求;

      7.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授权发明专利年增15%,大中型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超过1.2%,新产品产值比重提高到28%以上,产业创新平台建设进一步推进并发挥关键支撑作用。

      目前,大中型化纤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为1%。我们看看华为,2015年基础研究与研发投入是90亿美元,占全年总营收的15%,未来其投入比例将提升至20%甚至30%,华为在全球有26个研发中心,绝大部分位于欧洲。未来化纤企业朝哪个方向走也是由科技和研发投入决定的。

      8.拥有一批化纤安全评价、基础通用标准,进一步优化化纤标准体系结构,制定化纤团体标准,增强国际标准化能力,主导制定部分国际标准。

      (二)科技发展十大重点任务

      “十三五”期间化纤科技发展的十大重点任务是:(1)加强基础理论研究,(2)攻克行业重大关键共性技术,(3)推动通用纤维智能融合,(4)提升高性能纤维品质,(5)拓展生物基化学纤维应用,(6)强化循环再生纤维自主创新综合利用(7)发展绿色制造技术,(8)提高信息化技术应用水平,(9)健全标准体系和清洁生产评价体系,(10)建设专业人才队伍。

      其中,攻克行业重大关键共性技术、提升高性能纤维品质、发展绿色制造技术、提高信息化技术应用水平又是我们重点关注的部分。

      1、攻克行业五大关键共性技术

      一是攻克高性能纤维,着力于低成本、高稳定性制造关键技术及装备工程化技术。二是攻克通用纤维高效柔性化与一体化制造关键技术,新型涤纶工业长丝低成本制备关键技术,新型功能与智能纤维、纳米纤维高效可控规模化制备及应用技术。三是攻克替代石油资源的生物基原料和生物基纤维绿色加工工艺、装备集成化技术;PLA、PDT、PTT等生物基合成聚酯的高效连续聚合技术;生物法多元醇工程化、产业化关键技术;生物医用纤维及制品、生物降解纤维及制品、生物基纤维新资源、高效清洁化及高附加值制品关键技术。四是攻克循环再生纤维高质化利用关键技术。五是攻克数字化、智能化、化纤成套装备及制造等关键技术;大容量多批号产品信息自动化及产品可追溯性。

      五大关键共性技术关系到行业整体技术水平,解决得好,我们就向化纤强国迈进了一步;全部解决了,我们就成为化纤强国。

      (1)绿色制造技术:8+3

      绿色制造技术:8+3,即8项节能减排技术和3项绿色纤维制造技术,8是指过程,3是指结果。

      8项节能减排技术包括:绿色制浆技术,再生纤维素纤维一步提硝技术,聚酯酯化废水中有机物提取技术,聚酯无锑催化剂聚合技术,高性能纤维及制品回收再利用技术,废旧纺织品化学法回收技术,再生丙纶直纺技术,空调系统节能集成技术。

      这8项中,聚酯无锑催化剂聚合技术非常重要,因为聚酯4000万吨的产量占化纤总产量的80%。一年多前吴江地区有个重金属超标事件,虽然没有直接的证据表明跟我们的催化剂有关,但是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所以这项技术要在行业里大力推广。其次是高性能纤维及制品回收再利用技术,“十三五”期间高性能纤维将迎来大发展,而高性能纤维耐酸耐碱、耐高温,在自然环境下更不易自然降解,不易回收,废弃后对环境危害更大,所以它的回收再利用非常重要。

      3项绿色纤维制造技术包括:原液着色纤维,重点是完善色系与注重流行趋势;生物基化学纤维,其中*重要的是聚乳酸,它*有可能成为常规纤维的替代品,目前要突破聚乳酸纤维耐热和面料染色技术;循环再利用化学纤维,重点是走高品质之路,并扩大应用领域。

      “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面临多重压力,就化纤行业而言,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压力*大,我们只有主动改进和提升,才能避免被逼关停。

      (2)重大技术突破:3+1

      重大技术突破:3+1,即3项突破目标技术和1项可能突破目标技术。

      3项突破目标技术是指在新溶剂法纤维素纤维、生物基合成纤维、高性能纤维高端生产与应用方面取得重大技术突破。

      新溶剂法纤维素纤维是3项技术中*重要的,因为未来它很有可能替代现在粘胶纤维的市场空间,粘胶纤维现在年产350万吨。目前已经有企业成功开发出了这种纤维,并基本实现了稳定生产,现在价格是1.8万元/每吨,常规粘胶纤维为1.4万元/每吨,不久的将来当3万吨生产线投产的时候,成本就很可能降到1.4万元/每吨,到时它的替代作用就十分明显。该纤维中目前需要突破的是Lyocell纤维低成本产业化技术、溶剂国产化及回收浓缩提纯技术;生物基合成纤维要重点解决 PLA、PTT、PDT、PA56等纤维的生产技术;高性能纤维高端生产与应用要以汽车轻量化和大飞机制造等国家重大工程为契机,重点攻克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生产技术。

      1项可能突破目标技术是指锦纶熔体直纺技术。随着技术进步,这项本来看起来不大可能的技术突破,现在有了可能,该技术一旦突破,锦纶行业的发展速度可能会超过其他常规合成纤维。

      2、提高信息化技术应用水平

      研究信息化技术包括四方面内容:务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务联网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化纤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其他三方面化纤行业涉足较少。

      从价值链的角度来分析,目前化纤行业主要应用于生产、制造环节,处于价值链的低端,在高端的研发设计、销售方面涉及较少;从应用阶段来看,现在化纤行业正处于从改造生产环节向改造销售环节的转变过程中,距离产业协同的信息化技术应用尚远。

      未来要从以下三方面提升信息化技术应用水平:

      一是将信息技术和先进测控技术应用于化纤制造的全过程管理。开发面向生产的制造执行系统(MES),面向企业管理的ERP信息系统,面向供应链和下游的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和营销管理的物联网系统。加强在线检测、远程诊断及运行维护等功能的开发应用。研究大数据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鼓励支持开发和推广数字化工艺设计、数字化全流程制造技术、数字化生产管理技术。例如,我们设想建立一套数据库和一套工艺模型,能够通过原料指标和工艺参数设定,结合大数据,模拟计算出产品的各项性能指标,反之亦然,我们希望这样的信息化加快新产品研发进程,降低新产品研发成本。

      二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企业服务水平。引导化纤企业将服务嵌入制造和营销的各个环节,鼓励企业向研发设计、物流、融资租赁、信息技术服务、节能环保服务、检测认证、电子商务、售后服务、人力资源、品牌建设等服务领域业务延伸,为客户提供系统和增值服务。

      三是利用“互联网+”思维创新经营模式,整合资源,构建全方位的供应链管理服务模式,建设高水平的服务型旗舰企业。

      “十三五”期间,化纤科技总体发展方向是建立五个先进模式和体系:基础理论创新体系,产学研用创新体系,“绿色纤维”认证、清洁生产认证、行业准入认证体系,国标、行标、协标三位一体及标准国际化的标准体系,以全国纺织复合人才培养工程高级培训班为抓手的人才培养体系。在此框架下,中国化纤要坚定科技创新自信,攻克科技创新难题,加强科技供给,在重要科技领域实现跨越发展,到2020年,力争使我国化纤产业科技水平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或国际一流,为铸造化纤强国全力以赴。

    推荐文章
    相关资讯
    • 电子元器件兴起,未来的电子行业在哪里
      电子元器件行业定义是指电子元件和电小型的机器、仪器的组成部分,其本身常由若干零件构成,可以在同类产品中通用;常指电器、无线电、仪表等工业的某些零件,如电容、晶体管、游丝、发条等子器件的总称。[详细]
    • 有极性之分的元器件,你知道的有哪些?
      半导体元件—二极管:想要完成整流功能,会用到具有单向导电特性的半导体元件:(整流)二极管,会留意到其用银环(或黑色环)所标注的阴极所在[详细]
    • 贴片二极管-汽车电子的重要电子元件
      贴片二极管被广泛地使用于汽车操作系统以及软件安装系统等应用。这些应用具有信息处理、通讯、导航、防盗、和娱乐等功能,能够充分感知驾车者和乘客的状况。[详细]
    • 汽车音响电容器在电路中的作用
      滤波:滤除电源中的噪声。电容器具有电极两端电压不能突变的特性,因此电源供应装置的噪声波被电容器吸收,在电源电路进入汽车音响的主机和放大电路之前被抑制。[详细]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