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化纤产量为423.5万吨,较上月增加34.5万吨,环比增长8.87%,同比下降3.2%,1-10月化纤产量为4082.4万吨,同比增长4.9%。10月聚酯产量99.2万吨,较上月增长8.29%,同比增长2.1%,1-10月聚酯累计产量994.3万吨,较去年同比增长0.7%;截止11月25日,聚酯切片装置的平均开工率在65%附近,涤纶长丝装置的平均开工率在78.5%左右,涤纶短纤装置的平均开工率在71%左右,江浙地区织机综合开机率为81%左右,其中盛泽喷水整体开工90%左右;长兴喷水开工率80%左右;萧绍圆机整体开工率65%-70%左右,常熟经编开工率80%-90%,海宁经编开工率90%。
截至2016年二季度,国内PTA产能共计4880万吨,长期停车或偶尔开车的闲置产能约有1255万吨,实际有效产能为3625万吨,产能利用率约75%左右。今年仅汉邦石化220万装置投产,产能投产增速明显放缓。根据国内各PTA厂家装置运行负荷计算,11月PTA装置平均负荷处于71%左右,较10月份的66%增加5个百分点,前期检修装置陆续重启。当前PTA厂家库存维持在1-6天左右;截止11月28日交易所仓单为134270张,有效预报为7501张,总共约有70万吨左右,期现套利盘使得交易所仓单逐步回升,仓单对期价的压力增加。
PTA合同货方面,中石化、恒力石化11月PTA结算价格执行5000元/吨,较10月份上调100元/吨。恒力石化12月PTA挂牌价格执行5100元。国内PTA现货市场呈现震荡的走势。截止到11月25日PTA华东市场报价在4900元/吨,较上月上涨约180元/吨;外盘现货价格报至606美元/吨,较上月上涨约1美元/吨。11月份亚洲PX价格处于767-810美元/吨区间,按500元/吨的加工费计算,11月份PTA动态生产情况处于盈利50至盈利200元/吨区间,PTA生产商盈利状况出现改善。
江浙主流涤纶长丝工厂的库存天数在5-14天,其中POY在7天附近的水平、FDY在7天附近,DTY在9天附近。11月份涤丝行业库存维持在偏低水平。四季度以来,国内聚酯市场表现较好,聚酯产品库存持续下滑,维持在年内较低水平。在库存压力不大的情况下,聚酯产品价格持续处于偏暖趋势,甚至涨幅高于聚酯原料涨幅。而聚酯开工率维持在80%以上水平,产销相对平衡。由于春节假期在1月,下游行业放假提前,12月需求面临触顶回落。
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为214.60亿美元,环比下降5.73%,同比下降9.28%。其中,纺织品(包括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额为85.98亿美元,同比下降6.64%;服装(包括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额为128.62亿美元,同比下降10.96%。1-10月,我国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额为2225.61亿美元,同比下降5.31%,其中纺织品累计出口额为881.32亿美元,同比下降3.25%;服装累计出口额为1344.29亿美元,同比下降6.62%。
内销方面,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119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3508亿元,增长7.5%。其中服装鞋帽、针纺织品零售额1302亿元,同比上涨7.5%。1-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9601亿元,同比增长10.3%,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22312亿元,增长7.8%。其中服装鞋帽、针纺织品零售总额为11310亿元,同比上涨7.2%。
根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的统计,10月份全国百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服装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5.8%,快于上年同期3.9个百分点,快于上月3.4个百分点。10月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环比同比均继续下滑,出口表现较为疲弱,人民币汇率创六年新低,预计人民币贬值有助于改善纺织服装企业出口竞争力;10月份服装零售数据表现较好主要受益于今年冬季提前,冷冬利好初显。
综上所述,国内经济数据喜忧参半,投资累计增速回升、房地产投资增速上行、工业增加值持平,但社会零售增速、制造业投资当月增速回落,房地产调控使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人民币贬值、降低金融杠杆、美联储12月面临加息都使得流动性趋紧;上游原料价格趋于震荡,亚洲PX的加工价差小幅回升。供需方面,国内PTA装置开工率上行至70%左右,大型生产商利润改善,整体供应趋于回升,交易所仓单增至70万吨上方;下游需求方面,江浙地区织造企业开工率冲高回落,涤丝行业库存处于低位,秋冬纺织消费旺季对整体产销有所提振,由于春节假期在1月,12月需求面临触顶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