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4个茧丝绸产品有了特殊“保护伞”
  • 行业资讯
  • 2017-02-03 10:33
  • 来源:中国面料网
  • 标签:
  •   近日,广西象州、宜州、环江、横县4家企业生产的蚕丝及其制品通过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评定组现场评定,广西成为我国**拥有生丝及蚕丝绸生态原产地产品的省份,这标志着广西蚕丝产业正逐渐向生态健康化发展。

      本次通过生态原产地保护评定的产品有象州尚尚、宜州南方丝巢、环江江缘以及横县桂华的生丝、丝棉、蚕丝被、蚕丝服装(纯白)。本次蚕丝及其制品的生态原产地保护由广西工信委国家茧丝绸发展专项资金与广西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共同支助,旨在以国家生态原产地品牌引领广西蚕丝产业生态化发展。据项目负责人介绍,广西蚕丝的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启动于2016年初,广西局与有关单位的专家和学者,先后多次深入实地进行产品保护、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方面的培训,结合了广西的精准扶贫和生态文明建设,重点扶持在生态健康、出口创汇、精准扶贫中具有标杆作用企业。通过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积累制订国家蚕丝及其系列标准体系的经验,争取广西生态蚕丝在国际上的话语权。

      生态原产地是标识性工业产权,也是以国家公信力为背书的现代国家品牌。目前,我国已有268项产品获得了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并创建了16个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生态原产地保护也得到了法国、意大利、美国等发达国家及亚太经合组织等的认可和关注。

      目前,广西拥有丝绸加工企业96家,缫丝生产总规模37万绪,桑蚕丝产量4.65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27.49%,连续6年保持全国**,全区丝绸工业总产值180亿元人民币,支撑了广西纺织工业产值的48%,自动缫丝机普及率达100%,生丝质量普遍达到4A级,部分达到5A、6A级。广西南宁、河池、来宾、柳州、钦州5市的缫丝生产规模占全区的85%,丝绸产业链正逐步向蚕丝被、绢纺、织绸、家纺、蚕桑综合利用等深加工方向延伸,已有11家织绸企业投产,初步形成了3000多万米的中高档坯绸的生产能力,2家丝绸印染企业正在筹备建设中,蚕丝被加工厂(作坊)约150家。本次广西通过生态原产地保护现场评定的产品,将进一步夯实广西蚕丝产业生态化的基础。

      据悉,2017年,广西还将结合外向型经济发展,应用外贸及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资金,帮助广西宜州建设***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

    推荐文章
    相关资讯
    • 解决特种缝纫机常见问题的有效措施
      特种缝纫机在各个行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由于长时间使用或操作不当,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本文将介绍特种缝纫机常见问题,并[详细]
    • 工业用缝纫机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工业用缝纫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纺织行业的机械设备,它以其、的缝纫能力在服装制造、家居纺织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介绍工[详细]
    • 珠边机选型注意事项及技巧
      在珠宝加工行业中,珠边机是一种常用的工具,用于将珠宝饰品的边缘进行修整和打磨。在选购珠边机时,我们需要注意一些关键因素,[详细]
    • 埋夹机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埋夹机是一种常用于建筑施工中的重要设备,用于埋设电缆、管道等。由于使用环境复杂、工作强度大等原因,埋夹机常常会出现一些问[详细]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