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产业链大腕讲述中国纤维流行趋势的故事
  • 2017-03-21 11:50
  • 来源:中国纺织机械网(中国纺机网)
  • 标签:
  •   /

      听产业链大腕讲述、大数据等技术手段研究终端消费趋势,将信息快速反馈给上游,从而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未来,相信在产业链协同创新的机制下,纺织强国梦想一定会早日实现。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

      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

      李陵申

      产品开发要集成全产业链

      近几年来,中国纤维流行趋势发布形式越来越时尚,发布的产品种类不断完善,且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紧密结合。绿色纤维标志认证自去年启动以来,已有一大批企业通过了认证。它们为产业用纺织品行业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原料,助推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加快创新步伐。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推进,化纤行业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进行结构调整,研发出众多高精尖产品,实现了高端突破,不仅为产业用纺织品行业提供了新颖的原料,更有效遏制了国际同类纤维在中国市场高价位的垄断,降低了高端纺织品的生产成本,使得应用领域更加广泛。建议中国纤维流行趋势发布活动在突出时尚的同时,进一步加大高精尖纤维的推广,提升其在下游领域的知名度。

      但是,中国纤维流行趋势发布作为新产品的推广平台,也仍然需要成长。一是引导企业全产业链系统开发产品,满足应用和工程技术的要求。比如聚酰亚胺和芳纶的染色性,要在作战服领域实现符合国际标准的蓝黑色系,否则纤维性能再好也依然存在局限。再比如壳聚糖纤维,现在作为二类医疗产品已经实现了广泛应用,但作为三类医疗产品就遇到问题,植入体内会引起炎症,而且降解时间过长,限制了该纤维进一步的高端应用。二是要加大成果转化的对接。要建立全产业链协同机制,建立基于全产业链的应用开发系统,建立有效的成果转化平台,否则整个行业会陷于高端产品低端化的尴尬局面。

      绿色纤维也是同样。纤维的绿色是生产绿色产品的基本保障,绿色纤维标志认证工作是纺织行业培育绿色品牌、打造绿色供应链的重要一环,对于整个纺织行业实现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绿色纤维所包含的品种,比如原液着色纤维、循环再利用纤维、生物基纤维之间区别很大,建议可以针对不同品种提出一系列应用整体解决方案。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席

      张庆辉

      趋势引领

      纤入为主

      产业链上游的纤维产业持续关注终端消费领域,关注*终消费者,是引领产业发展,提升行业服务的战略性创新。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一直在关注中国纤维流行趋势发布活动,不论是从民用纤维价值提升的角度,还是建设纤维强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角度,抑或是通过趋势引导进而影响整个产业生态的角度来看,中国纤维流行趋势发布活动都堪称一大创举。

      一直以来,中国纺织业的上游产业都给人以实力雄厚的印象,这源于上游企业对制造能力、技术工艺与标准的持续发力和深厚基础。特别是近年来在科技纤维方面,做了很多有战略意义的工作,并且在军工、航天等特殊领域得到了很好的印证。高科技的工业纤维和特种纤维是王冠上的珍珠,而我国民用纤维占纤维总量的75%,如何通过流行趋势的引领,提升民用纤维的价值,其重要意义并不亚于在高精尖领域的突破。

      五年时间里,中国纤维流行趋势发布活动从内容、形式到组织方式,每年都在向前迈进一步,并在行业内形成相当的影响力。展望未来五年,随着消费引领产业发展作用的持续提升,纤维流行趋势应该加强对终端消费的关注度,利用一切能够影响终端消费者的平台提升影响力。同时,继续加大企业的参与度,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氛围,形成共识。

      产业链中的各环节从来不是孤立的,设计师也不可能置身事外,面对新时代的新机遇、新挑战,设计师要加强与上游的互动与合作,通过这样的链接、融合,碰撞出更多火花。

      譬如绿色纤维标志认证工作,就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绿色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和社会责任的承担,是一个健康可持续的行业必须要关注的内容,它的实现路径不仅是自上而下的,也应是自下而上的。

      着眼未来,唯有凝聚行业的共识,促进上游纤维企业与服装设计师的融合,才能实现传统产业向时尚产业、绿色产业转变,实现纺织强国建设的宏伟目标。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副会长

      郑洁雯

      合力营造绿色消费氛围创造绿色需求

      随着化纤工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新型纤维不断涌现,棉纺织业应用非棉的比重也不断提升。据估算,2015年我国棉纺织行业使用非棉纤维量达到1260万吨,占比超过55%,根据棉纺织十三五发展规划目标,到2020年,行业将使用1400万吨非棉纤维,绝大多数来源于化学纤维。

      在由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主导的中国纤维流行趋势发布活动上,涌现出多种新型差别化纤维,在指导和引领棉纺织行业纱线产品开发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在《中国制造2025》中,绿色是全文的主色调,把绿色制造作为主要方向之一,也是中国纺织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几年来,很多国际终端品牌已经有意识地要求纺织品服装生产的各道工序都要符合环保要求,比如采用原料、加工工艺等要绿色环保。化纤行业开展的绿色纤维标志认证活动,可谓从原料端实现了绿色环保,对于后道加工生产绿色纺织品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棉纺织行业也一直非常重视绿色环保产品的开发和应用,特别是部分龙头企业,完全具备生产绿色纤维类纱线和织物的技术能力,从近几年棉纺协会举办的优质纱线评比样本来看,化纤混纺纱线的参评比例逐年上升,其中就包括大比例的原液染色纤维纱线、多种纤维混纺的功能性纱线等。

      棉纺织行业所用的化学纤维主要是各类短纤,少量使用长丝纤维作为芯纤维。目前大部分的绿色纤维都可以应用于棉纺织产品的生产,技术上没有难度。下一步,无论是棉纺织行业还是化纤行业,关键是要引导消费者绿色消费,创造绿色需求。

      此外,近年来,包括化学纤维在内的大宗原料产品价格起伏波动,后市难以预料,内外市场需求不旺等因素,给棉纺织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了困扰,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使用绿色纤维的积极性。未来,希望棉纺织行业和化纤行业能加强合作,有效对接上下游,让棉纺织企业更多地了解国产绿色纤维及其生产企业,推动我国绿色纺织品的发展。

      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

      总设计师

      王易

      绿色纤维助力家纺产品提升竞争力

      中国纤维流行趋势发布活动自举办以来,以敏锐的判断力确保自身产品更加符合市场的需要,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消费者对流行产品的预期,其中包括对预期产品流行文化、审美意识的认同。作为纤维应用行业,该活动的举办不仅让家纺行业捕捉到下一季或未来流行的大致方向,还让企业能够有效地控制产品的研发成本。未来,在产业链联动发展的背景下,中国纤维流行趋势发布活动更应加大与终端产业结合,真正将上下游串起来,增强流行纤维的实用性。

      在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的今天,绿色发展对于纺织工业的发展来说愈发重要,家纺行业也不例外。近年来,在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家纺流行趋势中,每一季都会涉及到绿色、环保,特别是在面料和芯被类产品的开发上,企业越来越追求天然、绿色、环保的理念;在比较常用的化纤类产品中,企业更青睐生物基化学纤维、玉米纤维、大豆纤维、牛奶纤维等绿色纤维,这类纤维不仅质量优于天然纤维产品,在价格上也有较大优势,为家纺产品提升市场竞争力起到了巨大的支撑作用。

      正在进行的绿色纤维标志认证,既是一项品质认证工作,也是一项品牌活动。它一方面促使企业在绿色转型升级中实现新的跨越,进而推动品牌的发展意识,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和履行社会责任的长远目标;另一方面设立了绿色品牌标准,带动了整个行业提高产品品质,给下游原料采购提供了更深层次的保障,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实现产业升级,推进我国纺织工业的绿色设计、绿色制造和循环发展。

    推荐文章
    相关资讯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