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热闹喧嚣的春季纱线展闭幕了,笔者身临其境不仅深切感受到了本届纱线展的热闹和宏大,而且也了解到下游纺织企业生产开工形势良好,然而良好的棉纱订单并未提振郑棉,两者反而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本届春季纱线展会刚好和储备棉轮出时间发生重叠,虽然眼下储备棉轮出按部就班的进行,但是成交量和成交价格连续走低。除了在3月6-7号轮出时达到100%成交外,其余时间里并未全部成交,似乎纺企和贸易商对储备棉的兴趣在下降。
据中国棉花网公布的轮出周报显示,上周(3月13-17日),储备棉计划出库销售15.73万吨,实际成交11.66万吨,成交率74.12%;从成交价格看,成交平均价格14783元/吨,较前周下降362元/吨,下调幅度不小。
参展的纺织企业表示,现在企业的棉纱库存为零,有很多订单都已经收了预付款却要延迟发货时间。尽管企业已经开足马力,全力生产,依旧无法满足所有客户需求,如此忙碌的现象可谓近年少有。
虽然需求形势喜人,但目前纺企对储备棉的兴趣确实较低。
展会上纺织企业表示,现在市场棉价并未出现大幅下调,基本保持平稳,尤其是一些优质棉价格较高。今年储备棉竞拍较往年热度下降,主因就是市场商品棉库存过剩,明显高于去年同期。在市场资源丰富的前提下,纺企可选择性增多,自然对储备棉的兴趣有所减少,并且储备棉在经过竞价销售、出库、运输等成本后,与商品棉价格差异不是很大,这也导致纺企竞拍的积极性在下降。
据了解,参展的纺企一致认为现在郑棉价格持续疲软,均是由于储备棉成交价格和成交量走低所致,并不能真正反映市场真实需求,随着棉花商品和工业库存得不断消化,轮出后期棉价或将触底反弹。
(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