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力打造纺织服装产业集群
  • 行业资讯
  • 2018-02-27 13:53
  • 来源:中国纺织机械网(中国纺机网)
  • 标签:
  •   纺织工业是河南邓州的传统优势产业、重要民生产业和产业集聚区的主导产业。加快纺织工业发展,对于繁荣市场、增加就业、促进增收、扩大出口和实现工业强市目标,意义重大。当前,邓州纺织服装业集群效应初步显现,质量效益明显提升,对全市经济的支撑带动作用不断增强。

      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经过近年来的不断努力,邓州产业集聚区纺织工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区内共有纺织服装企业(项目)26个,占区内企业总数的32%。纺纱规模65万纱锭,可年产纱线10万吨;织机450余台,可年产坯布、服装面料约4000万米;无纺布生产线两条,年产能达2万吨;工业缝纫机、针织机、绣花机等制衣设备近5000台(套),可年产各类服装、鞋、帽9000万件。纺织工业年产总规模超过100亿元,从业人员8000余人,占据了产业集聚区经济的半壁江山。

      26个企业(项目)中,纺纱织布制衣全产业链企业1家,纺纱织布企业1家,纺纱企业6家,织布企业2家,制衣企业9家,制鞋企业(项目)3家,制帽企业1家,箱包及车用纺织用品和装备企业(项目)3家,已经具备了从棉花种植、加工到纺纱、织布、成衣制造、鞋帽加工等全产业链特点。区内纺织工业主导产品已涵盖棉纱、坯布、针织、服装、鞋、帽、卫生间纺织品、车用纺织品和家用纺织品等9个重要纺织领域,各类产品的花色品种已达400多个,仅圣新源纺织品公司就贴牌生产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著名品牌6个,各类花色品种、规格型号产品近80个,更好地满足了不同领域、不同消费群体的多样化消费需求。

      在技术装备上,企业通过淘汰落后产能、设备更新、技术改造,以及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引进采用,有效提高了产业集聚区纺织工业的整体装备技术水平。永泰的5万锭粗细络联生产线、圣新源的绣花和缝合智能化设备、雪阳的“舒肤纺”专利技术、申港的棉花下脚料回收利用生产工艺等,都在各自不同领域处于国内、省内**地位。在品牌创建上,现有“中国驰名商标”1个、“中国著名品牌”1个、“河南省名牌产品”“河南省著名商标”5个。纺织工业总体实现了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由低端向高端的过渡和由无牌代工到贴牌生产、品牌创建的跨越。

      要素瓶颈制约问题突出

      邓州市纺织工业在发展过程中,也积累了结构性矛盾,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严重的瓶颈制约,主要表现在产业综合竞争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等方面。

      一方面,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经营管理水平不高。全行业仅有雪阳的***驰名商标1个,省级名牌产品、著名商标5个,没有一个中国名牌;多数中小企业是无牌制造、贴牌加工、代工生产,品牌建设相对滞后;设计、研发、制造市场适销对路新产品、新品种的能力水平不足;相当一部分企业缺乏现代化企业管理理念,不会运用现代企业制度和方法进行成本分析、经营核算、生产组织和市场预测,导致生产效率较低,制造成本偏高,市场竞争力不强。

      另一方面,产品趋同化现象严重,上下游产品关联性不强。棉纺产品80%外销,织布用纱30%外购,申港纺织、华纺企业的坯布全部为外销或代工;服装用原料除雪阳公司自供外,其他企业均为外购。特别是缺乏产业链条中串联上下游*关键的染整环节,导致上下游脱节,很难形成产业竞争优势。

      同时,资金、用工、成本等都严重制约着产业的发展。融资难、融资贵已成为制约纺织产业发展的首要问题;用工缺口大,流动频繁,熟手太少,致使企业生产不稳,数量大、交期短的订单往往不敢接;缺少产成品、原材料及辅料等专业市场,网络、电商平台起步晚、不完善,专业物流体系欠发达,企业物流配送效率较低、成本较高。

      多举措破解发展难题

      随着“去产能、去库存”政策效果的显现和历经近5年的低谷运行,国内纺织工业将迎来又一轮复苏、发展新周期。邓州纺织工业有基础、有优势、有潜力,应以构建现代纺织产业体系为主线,依托内需消费,拓展国际市场,改造提升棉纺织产业,启动发展化纤、混纺产业,突出发展服装服饰、家用和产业用纺织品等终端产业,高水平承接产业转移,形成产业链条完整、市场体系完善、区域空间布局合理的产业发展格局。

      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化纺、混纺要“启动发展”,争取年产能达到8万吨左右;印染产业要“借力发展”,加强与南阳、襄阳、荆州等近域印染企业协商实施互惠互利合作方式,补齐产业链条“断档”环节;服装服饰产业要“延链扩规”,在重点扩大服装产能的基础上,着力发展家纺、产业用纺织品。

      要培育壮大龙头骨干企业。实行资金、技术、人才、资源、服务等政策扶持,重点支持永泰、雪阳、圣新源、申港等骨干企业,培育壮大行业龙头,促其更好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要提升创建质量品牌。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引导、鼓励、扶持纺织企业开发新产品,提升高品质,创建新品牌;改变无牌、贴牌为主的状况,做到“贴创结合、先贴后创、边贴边创”,争取3-5年内创建1个以上***名牌产品、10个以上的省级名牌产品。

      要破解资源要素瓶颈。一方面,增加担保机构担保资金、过桥资金池资本金规模,降低担保条件和门槛,提高担保资金放大倍数,加强风险管控;另一方面,通过盘活存量资产,开发建设闲置土地来整合利用产业资源,通过搞好技术引进和服务,为企业培养输送高技能的产业人才。

    推荐文章
    相关资讯
    • 解决特种缝纫机常见问题的有效措施
      特种缝纫机在各个行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由于长时间使用或操作不当,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本文将介绍特种缝纫机常见问题,并[详细]
    • 工业用缝纫机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工业用缝纫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纺织行业的机械设备,它以其、的缝纫能力在服装制造、家居纺织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介绍工[详细]
    • 珠边机选型注意事项及技巧
      在珠宝加工行业中,珠边机是一种常用的工具,用于将珠宝饰品的边缘进行修整和打磨。在选购珠边机时,我们需要注意一些关键因素,[详细]
    • 埋夹机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埋夹机是一种常用于建筑施工中的重要设备,用于埋设电缆、管道等。由于使用环境复杂、工作强度大等原因,埋夹机常常会出现一些问[详细]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