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年底,一部名叫《私人订制》的电影在全国热映。一时之间“私人定制”成为人们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在整个纺织行业经济运行不佳的情况下,纺机企业为下游客户量身定做的业务却在逐渐增多。各种迹象表明纺机设备“私人定制”模式正在徐徐开启。
下游需求悄然变化 个性设备前景看好
去年,由于纺织行业整体经济效益不尽如人意,不少纺织企业出现了亏损,关停并转现象也时有发生。在这种情况下,纺织行业对设备的需求总量明显减少,也使得纺机行业之前以量取胜的时代就此结束。
正是基于这种判断,不少纺机生产企业纷纷开始与用户企业签订个性化定制订单,之前被人们普遍不看好的毛麻丝等小行业,也逐渐引起纺机企业的关注。
山东鲁银集团禹城羊绒纺织有限公司生产负责人王世利就有这样的感受。他告诉,之前公司生产半精纺产品使用的设备都是从国内纺机企业购买的棉纺标准配置的设备。这些设备纺制一般的半精纺品种品也基本够用了,但对于一些具有特殊要求的用户订单则需要自己动手对原有设备进行一些改进。这种改进一般比较麻烦,往往要经过几次甚至几十次的实验。之前公司在购买设备时,也曾要求纺机企业对标准配置设备进行一些改进,但由于当时纺机企业设备不愁卖,大多设备生产企业都找出各种理由给予拒绝了。然而,从去年开始,一些生产规模较小的纺机企业开始主动要求和我们洽谈合作开发适用于半精纺生产需要的专用设备的有关事宜。
市场需求的变化,使不少企业对纺机设备的需求也发生了改变。江苏新申亚麻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谈道,当前行业不景气给新申公司的发展带来了一定影响,但是从去年开始,新申亚麻在设计、研发亚麻面料时,结合了流行趋势元素,取得了一定成效。去年,不少麻纺公司通过旧设备改造及引进高技术设备等措施满足面料市场的需求。新申亚麻有限公司也在去年引进了多台先进的亚麻面料宽幅设备。
除了毛麻丝这些小众产品需求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外,一些常规棉纺设备的个性化需求现象也在逐渐增多,江阴市开元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廷衍便有这样的体会。他告诉,近一两年,纺机市场个性化定制现象正在逐渐增多。公司近期接到的整经机订单大多数属于这种私人定制的情况。虽然这样的私人定制过程在国内是一个新鲜事,但是也有望成为今后市场的一个主流趋势。
以量取胜优势不再 发展模式有待改变
进入2013年,纺机市场自动化、智能化、个性化的趋势更加明显。
不少纺机生产企业负责人普遍认为,目前纺机行业面临着许多困难。比如,在产品定位方面也有一些问题值得思考:一方面,棉纺设备的销售量出现了骤减,另一方面毛麻丝小众设备虽然有需求但是需求量并不大,即使研发成功、能够投产上市,利润总额也不会有大幅增长。倒是一些中小纺机企业可以借目前这个机会转变一下思路。但由于这些小众行业的工艺、技术等与传统棉纺行业存在不小差距,因此具有一定的门槛,并不是哪个企业想进就能进得去的。在行业不景气的大背景下,大多数纺机企业还是要等到下游纺织企业真正好转起来,除此之外,没有更好的办法。而在行业复苏真正来临之前,纺机企业做私人定制式的订单或许会是一个方向和办法。
其实,去年不少纺机企业也加入到了对旧的棉纺设备改造的行列中,并获得了不错的利润。这些设备有些是那些关停并转纺织企业转卖的生产设备,它们被一些优势企业收购以后,在局部上进行了改造升级,能以较少的技改投入撬动了较大的利润空间,这在目前行情下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