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昔日的激进扩张后,体育品牌公司近年来一直笼罩在高库存阴影之下。近日,国内六大体育品牌先后发布年报,大部分公司业绩依旧为负增长。其中,中国动向净利润实现19%的增长,其余五大品牌营收与净利润仍继续下滑,361度净利润降幅*为显著,达70.1%.
记者注意到,相较于2012年动辄关店上千家的态势,2013年体育品牌整体关店节奏放缓,尤其是下半年关店数量持续下降。与此同时,为应对行业难关,各大品牌的多元化转型正在加速,效果初步显现。
关店步伐放缓
上述六大品牌年报数据显示,业绩降幅整体放缓。其中,安踏体育2013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分别下降4.5%、3.2%.李宁净利润虽亏损3.92亿元,与上年同期亏损19.79亿元相比,幅度已经收窄。
对于体育品牌而言,业绩疲软的直观表现便是大量关店。与2012年的关店潮相比,2013年各大品牌关店数量普遍控制在千家以内,其中中国动向关店826家居首,特步国际关店相对较少,为150家。
据记者统计,大部分体育品牌2013年下半年关店情况得到遏制,与上半年相比节奏放缓。中国动向2013上半年关店611家,下半年关店215家。李宁、匹克、安踏体育下半年关店数也大幅下降。上述品牌之中,仅有361度2013年下半年加速关店,数量达到527家,远高于上半年的256家。
对此,鞋服行业观察员马岗表示,体育行业高库存的情况逐步好转,调整步伐较快的公司关店数逐步下降,总体来看,行业快速下滑的情况得到遏制,降幅放缓。
但行业复苏言之尚早,各品牌年报皆表示,关店潮仍将继续。特步首席财务官何睿博近日表示,今年拟再关店100家~200家,主要集中在湖南及安徽等门市较多地区,公司将持续在运营效率较低的地区整合渠道,并把握其他同行关店的机会,将特步店铺置于若干城市的黄金地段。
数据披露显示,特步2014年上半年订货会金额出现15%~20%跌幅,预计下半年或会持续。何睿博说,特步主动控制订货数目,有助于防止零售层面的存货继续恶化,预计中国内地体育用品市场将在今年底完成调整,并预计公司销售将于今年第四季度转跌为升,但全年仍会出现负增长。
李宁执行副主席兼代理行政总裁金珍君在业绩会上表示,销售渠道较弱的合作伙伴对公司今年扭亏仍有轻微影响,仍有约10%的库存较难清理。
转型效果初现
安踏体育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丁世忠则表示,虽然行业的库存过剩与大幅减价问题仍未解决,但安踏体育实施以零售为导向的转型,未来订单持续正增长并步入复苏环节。公司数据显示,2014年前三个季度订货会数据呈高单位数增长。
据介绍,体育行业以往中间环节臃肿,使得库存高企。安踏去年启动业务模式转型,实现品类负责人从产品企划到终端销售的全线垂直负责制,提高管理效率和工作效率。
马岗认为,安踏已实现订单正增长,通过调整实现渠道复兴,提高了运营效率,下一步的重点则是尽快实现业绩正增长。
与安踏相似,李宁也着重于渠道调整与效率提升。金珍君强调:李宁现在*重要的是建立品牌,而非收入的增长,因为企业处于转型期。金珍君介绍,李宁聚焦于篮球、跑步、羽毛球、训练以及运动生活五个核心体育品类,非核心品牌或被剥离。
在调整渠道的同时,各品牌纷纷加快多元化步伐。自去年以来,多个运动品牌加速发力儿童市场。截至去年底,特步约有300个零售店出售特步儿童产品,比2012年增加150家。安踏2013年儿童门店达到881家,比2012年增加48家。
从统计数据来看,儿童产品已经增厚了相关公司业绩。2013年,特步营业收入和毛利率下降种类主要为运动产品,儿童系列等其他产品2013年收入同比增长114.9%,毛利率同比提升1.4%.361度数据显示,2013年童装产品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同比提升至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