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为纺织业带来新增长点
  • 行情动态
  • 2014-04-21 17:19
  • 来源:中国服装机械网
  • 标签:
  •   2013年年底中央首次召开城镇化工作会议,城镇化工作被提上更高层级的议事日程。应该说城镇化既不是高楼的鳞次栉比,也不是农村户籍的简单转化,实质之一是要实现农村人口的就业转移,让大量的农民真正成为产业工人,享有完全的工人身份和相应的福利待遇,并通过城镇化逐步推进农村土地和农业的集约化、规模化经营。

      纺织工业是城镇化的重要推动力。我国人口多,底子薄,需要转移的农村就业人口数量庞大,这就决定了纺织工业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出口。长期以来,纺织工业解决了我国大量的人员就业问题。相关统计数字显示,我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从业人员在1100万人左右,加上规模以下企业,全行业的就业人员超过2000万人。未来的城镇化,仍然需要纺织工业作为吸纳就业的产业之一,这既符合我国城镇化的国情,也符合纺织工业吸纳就业的特点,30年纺织工业发展证明了纺织服装业适合接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城镇化为纺织工业的发展带来契机。首先,城镇化将为纺织工业带来数额可观的市场红利。据统计,2012年(目前*新数据)我国城镇居民衣着类支出1823.4元,农村居民家庭生活消费现金支出396.1元,二者相差1427.3元。2012年我国的城镇化水平是52.57%,如果我国的城镇化水平达到70%,按当前的消费水平计算,不考虑经济增长因素,城镇化将为服装市场增加3200多亿元的市场容量,占我国2012年限额以上衣着类零售的1/3.可见,城镇化为纺织工业带来的市场机会不可小觑。

      其次,城镇化对于降低棉花原料成本也是一个利好。长期以来,我国的棉花种植成本高于国际平均水平,主要原因是我国棉花种植不成规模,种植技术和水平相对落后。城镇化的目的之一是实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进而降低农产品成本,提升农产品质量。对纺织工业来说,城镇化有助于降低棉花种植成本,提高棉花产品质量。

      城镇化有利于稳定职工就业,降低企业员工流动性。当前纺织工业面临招工难问题,原因之一是企业职工缺乏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无法真正成为当地的城镇职工。相当一部分职工在一个地方工作几年,还是希望回老家。城镇化政策的推行,有利于职工融入当地社会,稳定职工在当地就业。

      纺织工业是城镇化的重要推动力,城镇化也为纺织工业的发展带来重要契机。就目前来看,不妨先让纺织企业的职工城镇化,让他们融入当地城镇,这既是我国城镇化的发展方向,也符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的城镇化要“因势利导”的原则。 

    相关资讯
    • 电子元器件兴起,未来的电子行业在哪里
      电子元器件行业定义是指电子元件和电小型的机器、仪器的组成部分,其本身常由若干零件构成,可以在同类产品中通用;常指电器、无线电、仪表等工业的某些零件,如电容、晶体管、游丝、发条等子器件的总称。[详细]
    • 有极性之分的元器件,你知道的有哪些?
      半导体元件—二极管:想要完成整流功能,会用到具有单向导电特性的半导体元件:(整流)二极管,会留意到其用银环(或黑色环)所标注的阴极所在[详细]
    • 贴片二极管-汽车电子的重要电子元件
      贴片二极管被广泛地使用于汽车操作系统以及软件安装系统等应用。这些应用具有信息处理、通讯、导航、防盗、和娱乐等功能,能够充分感知驾车者和乘客的状况。[详细]
    • 汽车音响电容器在电路中的作用
      滤波:滤除电源中的噪声。电容器具有电极两端电压不能突变的特性,因此电源供应装置的噪声波被电容器吸收,在电源电路进入汽车音响的主机和放大电路之前被抑制。[详细]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