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卢会长,尊敬的大会主席,尊敬的各位与会代表,我受大会委托向大会汇报在棉花收储政策执行几年以后,我们中国棉纺行业面临的变化,有四个方面的变化:
一个是政策之变,市场之变,企业之变和产品之变。回顾一下,我们现在的棉花收储政策以及今年即将开始的棉花试点直补,三年的收储我们盘点一下,结论是,我们终于有了在棉花方面的国际话语权。我们很多人想了很多年,然后也做了很多事,但是之前好像从来没有如此重视中国的棉花产业,三年的收储政策使得我们棉花产业受到了国际上的高度关注,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得不考虑中国的棉花和我们的库存。这个话语权的取得是有很大的成本的。
另外,2014年,我们将取消收储,新疆试点棉花直补,总体预计是棉价会出现下跌,我们和国际上棉花的价差在缩小。*近,价差已经缩小到历史上*低的水平,但是给纺织企业带来的是价格的下跌。我们讲四个方面,**个棉花消费市场的变化。刚才从几位演讲嘉宾的讲话和上午的发言当中涉及,中国到底用了多少棉花?有两个数字,这两个数字是完全不同意义上的,一个是中国的纺织工业用了多少棉花,另外是中国的棉花厂买了多少棉花。我们看中国的纺织工业这么多年来纤维加工量当中棉花的使用一直是稳定的数量。这个数量大概折棉花量一直在1000万吨到1100万吨。受政策的影响,中国的纺织企业用棉花的数量有了比较大的变化。我们2011到2013年棉花的产量和进口量,以及统计局公布的棉纱的全社会的产量,以及我们棉纱的进口量。这里面值得关注的是中国棉纱的进口量从原来的90万吨(2011年),差不多是每年增加60万吨。中国一直是棉纱的主要出口国,*近这几年,我们变成了进口国。应该说,如果我们进口了110万吨的棉纱,就意味着可能会有1000到1200万的棉纺锭会淘汰,这个增长是迅速的。在今年的一季度我们看到这个数量还处于增长态势,虽然幅度有小幅的回落。我们判断,总的对棉花的需求,这个是我们讨论所有问题的前提和基础,这个基础就是我们中国纺织行业在棉花纤维的用量当中没有大的变动,但是我们的棉纺产业用棉量有很大的减少。
第二,判断今年的形势。今年的机构在预测当中都有一个论调,判断发达经济体将在2014年出现一个明显走强的态势。他们将成为一个新的增长动力,这里面给出美国、欧洲、日本三个地区GDP的预计增长数,在这当中,可以看到,美国会恢复到2.8%的增速,这个是比较高的。日本和欧盟都是在1.2%到1.4%,尤其是欧盟从负的增长转到正的,差不多1.2%的增长,这个是比较高的速度。在这当中,我们看到我们国家由于受到外部环境相对走好的影响,我们现在整个出口的情况,其中出口规模持续扩大,我们现在调研了很多企业,国际订单的指数虽然有小幅回落,但是仍然有接近54%在指数水平上。从海关统计的绝对数字来讲,我们给出了2000年一直到2013年,以及2014年一季度的统计数据,从这些数据来看,基本上从2000年到2013年中国的纺织品服装的平均出口率达到了43%,这个是非常高的数据。现在来讲,我们的贸易水平已经占到了全球接近36%或者是36%左右的数字上。
在看到发达经济体的同时,我们也会看到新兴经济体,在2013年还在讲新兴经济体对整个世界经济的拉动。但是间隔不久就下滑了,我们的服装出口仅仅同比增长了1.77%,较去年全年(28.34%)下降了26.57个百分点。到中午还接到电话,说我们有一些投资越南的工厂他们受到了很多的冲击,他们的工厂有不明身份的人员冲进来打砸他们的电脑和工厂,包括日本的企业、台湾的企业、韩国的企业都受到了这样的打砸。一个国家的稳定和它的汇率稳定是有很大的关系,在这样的环境,他们的增长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从内需市场来讲,我们很多人会觉得内销压力巨大,以前统计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是以前的统计方法,这几年,我们感觉内销的数据当中一定要把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大型商场企业统计的数字)包括在内,还要加上网络销售数据。我们看到第三行是限额以上的服装,这个增长率只有11%,今年一季度也只有9%,但是你看到上面,网络购物和网络服装的增幅都是在40%以上,B2C的增长到了72%,新的消费方式的变化让我们内需市场有了重大的改变,这是非常深刻的变化。我们要仔细研究这些数据和思考。
在市场之变当中的第四个变化,我们讲一个更加关键的,我们之前讲棉花的总用量和国际市场、内销市场,我们还要看未来市场。什么会左右未来市场?就是投资。投资在中国去年以前的几年当中,中西部的投资快速增长,投资吸引要比东部大,而且额度也大,但是今年出现了一个深刻的变化,东部的投资大于中西部的投资。我们看到目前东部投资占比从59%变成了64%,在我们国家的版图上可以看到,现在西部的投资增长9.8%,东部地区13%,在东部的企业致力于产品的更新和创新,我们投资的目标不能是数字的增长,而是质效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