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都男装的“救赎”:模式及定位的创新
  • 业界视点
  • 2014-07-28 10:55
  • 来源:中国服装机械网
  • 标签:
  •   近日,中国男装品牌虎都在港交所挂牌上市。近几年,虎都已逐渐被曾在同一起跑线上的男装企业赶超,一直沿用大规模批发代理的运营模式及产品定位不清都成为其业绩受到影响的主要原因。

      服装行业整体下滑的背景下,上市与否对虎都来说或许是两难的抉择。上市不一定会改写命运,但不上市*终的结果可能更糟。

      “滞后”的上市

      “终于上市了,虽然有些滞后了,但上比不上好。”王永利(化名)这样对新金融记者说,语气中无奈与庆幸并存。

      王永利是福建本地人,他并不愿意透露自己在虎都工作的具体年限,“总之我是老人了,看着它一步一步发展到今天”。

      在他看来,如果虎都能早几年上市,“情况可能会比现在好”。他也坚定地认为,虎都之所以被省内其他男装企业赶超,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上市早,在行业好的时候扩张发展更有利。”

      作为虎都的老员工,王永利提到虎都曾经的辉煌仍然感到骄傲。

      “我们福建这边做衣服的厂子很多,几百家有余,有些就是小作坊。”据他回忆,“大概十年前,虎都能在众多厂子里打出自己的品牌,与九牧王、七匹成为全国知名品牌已经很不容易了。”

      资料显示,2005年虎都曾以总中标额行业**的位次摘得当年央视广告服装类标王,2008年又以2.717亿元在所有参加央视黄金广告资源招标的企业中排名第四。

      除此之外,以西裤起家的虎都早在2003年就成为首家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评为西裤行业**的“国家质量免检产品”。

      “当时虎都在西裤行业还是有比较大的**优势的。”王永利说,大概从2004-2007年是虎都*辉煌的时期。

      让王永利一直耿耿于怀的是,2008年他曾听到过有关虎都上市的传闻,“但后来官方没有给出说法,也没有上市”。他承认:“*开始虎都和某品牌的差距也是有的,但是远没有现在这么明显,人家上市后又发展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而虎都的发展很一般。”

      在资深服装品牌专家程伟雄看来,福建的男装很大程度上在品牌定位、经营模式、产品调性上相差不大,这样的情况下“谁上市早,战略方向正确,谁就会发展得快一些”。

      数据显示,2013年虎都销售收入为14.5亿元,与同期同省内其他两家知名男装企业销售收入相差10亿-12亿元,门店数量也不到二者的一半。

      “如果在2008年左右能上市,我们(虎都)也可能大规模开店,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也许在今天行业整体下滑的情况下,我们能更积极地应对。”王永利说。在他看来,“这一切似乎来得晚了一些,现在即使融到了资金,但由于市场整体情况不好,再做什么改变也不容易显现出效果”。

      对于这个观点,一位长期从事服装企业战略投资的人士表示赞同。在2008年之前,“整个资本市场对服装企业的估值都挺高的,后来经过了一段平滑期,再之后开始下滑。”他认为,虎都选择现在上市的确“有些亏”。

      当然,虎都自身也不会不了解目前的行情,尽管虎都方面拒绝了有关上市及公司发展情况的采访要求,但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虎都现在上市也许错过了*好的机会,但如今它只能这么做。对虎都来说,上市或许是“刚需”。

      鞋服行业独立评论人马岗表示,虎都在这个点上市说明它资金需求很紧,“这个时间可能不好,但也可能它没有更好的选择”。在他看来,行情不好的情况下,充裕的资金显得更加重要。

      “有更多的资金才可能做到更大的盘面,综合实力就比别人强一些。”他进一步对新金融记者表示,“如果现在不上市,可能没有比较直接的融资方式来改变和竞争。”

      程伟雄也认为:“这么低迷的时候,如果还没有资金支持会更难,可能被逐步边缘化。”

      归根到底,已经落后的虎都到了必须改变的时候。

      模式、定位之困

      对于近些年虎都落后的原因,多位接受采访的业内人士均对新金融记者表示,长期以来虎都一直沿用着传统大规模批发的经营模式,这一点对其发展产生掣肘作用。

      据了解,目前虎都主要通过向分销商批发产品的形式取得收益。即“将产品以批发的方式销售于第三方分销商,然后第三方分销商通过自身经营的零售店铺将产品销售给终端客户或转售给二级分销商,二级分销商继而通过其经营的零售店铺将产品销售给终端客户”。

      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4月30日,虎都的分销网络包括52家分销商和178家二级分销商及他们经营的1319家零售店铺。

      此外,虎都本身的自营零售店铺仅有在泉州的两家,主要用于“向分销商和二级分销商展示店铺环境标准”。2011年、2012年、2013年度,虎都分销商的销售额分别占总营业额的99.4%、99.5%和99.6%.

      其实,中国的服装企业多是从大规模的批发开始的,“经过一定时间,直营店的比例会越来越高,大家都在从批发商向品牌零售商转变。”一位业内人士对新金融记者说,“尤其是这几年,分销代理经营的难度越来越大,直营店能够增加对消费终端的控制,同时保住主要市场的覆盖度,所以大家都在逐渐收回代理,加大直营比例。” 

    相关资讯
    • 中国高温熔体压力传感器的诞生公司
      湖北五岳传感器有限公司创建于1993年,是中国高温熔体压力传感器的诞生公司,致力于高温熔体压力传感器、高温熔体压力变送器、数[详细]
    • 国内知名鞋服企奥康国际发布定增预案
      继男装品牌卡奴迪路在广州太古汇开出多品牌高端精品买手店01MEN后,日前,国内知名鞋企奥康国际发布定增预案,拟募集资金4亿元,在未来3年计划新建150家奥康国际馆。种种迹象[详细]
    • 国内知名鞋服企奥康国际发布定增预案
      继男装品牌卡奴迪路在广州太古汇开出多品牌高端精品买手店01MEN后,日前,国内知名鞋企奥康国际发布定增预案,拟募集资金4亿元,在未来3年计划新建150家奥康国际馆。种种迹象[详细]
    • 鲁泰打破纺织业魔咒 利润率攀新高
      据报道,近20的利润率,这不是1家金融公司,而是1家纺企,这真的有点颠覆人们对传统纺织产业的认知,在2013年创造这样业绩的正是位于山东淄博的鲁泰纺织公司。纺织一直是劳动密[详细]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