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30多年的发展,新疆目前已成为全国乃至世界*大的棉花种植基地。棉花种植面积、总产量、单产、调出量连续20年全国**。
棉花是新疆的名片、是新疆的支柱产业。然而,新疆人从棉花产业中收益多少呢?
众所周知,一条完整棉花产业链是:种植—籽棉—皮棉—纺纱—织布—印染—服装。每个环节按不同的标准派生出不同的产品。新疆下大力气延伸棉花产业链,为了解新疆棉纺产业现状,记者踏上了寻访南北疆三大棉纺基地之路。
石河子棉纺业:逆势扩张突破棉纺产业规模瓶颈
“2015年,石河子开发区力争拥有环锭纺250万锭,气流纺2.8万头,织机8000台,形成年产中高档纱线14万吨、毛巾6万吨、服装面料1亿米、家用纺织品1.2亿米、针织服装3000万套的生产能力。”石河子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郑明建说。
近两年,受国际经济环境、国内棉花价格变动较大等因素影响,全国棉纺织行业整体上并不景气。落户石河子的各大棉纺织企业虽然受到一定影响,但对未来发展的良性预期让这些企业并未放缓前进脚步。
石河子市是新疆重要的优质棉花产区,年产皮棉35万吨左右,占新疆的10%左右,占全国的5%左右,资源优势突出。经过10多年的发展和积累,石河子棉纺织产业发展基础日益成熟。早在2010年9月,石河子市就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列为纺织产业集群试点地区,并被授予“中国棉纺织名城”称号。
唐成棉业是一家拥有15万锭环锭纺的棉纺织企业,虽然原料棉花在企业的生产成本中占很大比重,但通过技术改造和提高附加值,该企业产品利润仍有保障。从2013年起,唐成棉业就着手投资20亿元,新增30万锭环锭纺、1000台织机,改变单纯纺纱的产业结构。另外,天盛实业有限公司、弘生家纺有限公司等企业在家纺面料、服装面料甚至服装生产等方面也有进展或计划,使石河子棉纺织工业向产业链下游的延伸愈加深远。
目前,石河子市共有17家棉纺企业,其中11家集中在石河子开发区,产能和产值均占据石河子市的80%以上。
郑明建说:“目前,石河子开发区拥有环锭155万锭,比2008年增长了1.3倍;气流纺2.1万头,比2008年增长了2.43倍;宽幅无梭提花织机从无到有,达到148台,也填补了新疆宽幅无梭提花织机的空白。石河子棉纺基地已成为新疆棉纺织行业规模*大、装备水平*高、经济和社会效益*好、发展速度*快的区域。”
郑明建介绍,除了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石河子棉纺织工业的产业链也日趋完善。虽然纺纱仍是主要环节,但纤维染色、筒子纱染色、织布、坯布印染及后整理等下游延伸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部分企业实现了上下游产业链协调发展的格局。
新疆纺织行业协会会长、新疆纺织工业行办副主任滕浩智称赞石河子从棉花到家纺服装产业链是新疆棉花等资源优势转换*具代表性的区域。